導航:首頁 > 數據處理 > 三調耕地數據怎麼來的

三調耕地數據怎麼來的

發布時間:2022-11-29 18:37:46

❶ 怎麼申請國土三調數據

三調數據是涉密數據,需要在當地政務服務網上申請,選擇自然資源主管部門,上面有詳細的流程和所需材料。
公告稱,縣(市)級土地調查資料庫及管理系統建設是第三次全國土地調查(以下簡稱「三次調查」)的一項重要內容。為統一土地調查數據成果標准,規范土地調查資料庫成果質量,確保三次調查各級資料庫的順利匯交和管理系統的正常運行,決定開展縣(市)級土地調查資料庫管理系統軟體測評工作。

❷ 第三次全國土地調查的內容是什麼

第三次全國土地調查內容:土地利用現狀及變化情況,包括地類、位置、面積、分布等狀況;土地權屬及變化情況,包括土地的所有權和使用權狀況。

調查對象是我國陸地國土。

土地條件,包括土地的自然條件、社會經濟條件等狀況。

進行土地利用現狀及變化情況調查時,應當重點調查永久基本農田現狀及變化情況,包括永久基本農田的數量、分布和保護狀況。

(2)三調耕地數據怎麼來的擴展閱讀:

第三次全國土地調查目的和意義:

地盤考察是一項要害的國情國力考察,是查實查清地盤資材的要害手法。

展開第三次全面地盤考察,手段是周到查清目前全部地盤應用情景,把握實在正確的地盤前提數據,健康地盤考察、監測和統計軌制,加強地盤資材信息社會化效勞,經濟社會展啟動和領土資材管制處事須要。

第三次全面領地盤考察處事,把握實在正確的地盤前提數據,是促成國度處置體系和處置本領新穎化、增進經濟社會周到協作可繼續展的客觀因素;是加速促成生態文化修造、夯實天然資材考察前提和促成一致確權備案的要害辦法。

地盤考察是編制人民經濟和社會展的全面籌備、增強宏瞅調控、促成科學計劃的要害根據;是實行改革創新啟動戰略的戰術、支持新財產新業態展啟、普及當局照章行政本領和領土資材管制效勞程度的急迫須要。

地盤考察是最莊重的耕地保護軌制和最莊重的儉朴用地軌制、保證國度食糧平安和社會寧靜、保護農夫正當權力的要害實質;是科學籌備、合理應用、靈驗保護領土資材的基原條件。

❸ 國土三調,,,是什麼意思,給解釋一下

國土三調的意思是:全國第三次土地調查。

❹ 國土三調地類劃分

「三調」和「二調」之間也有很大的差異,三調劃分更為精細,在計算土地利用數據的時候,怎麼把二調和三調地類數據相結合,也是一個比較麻煩的問題。也有一些人把二調和三調地類進行了對比。下面的表格是從(三調的地類編碼與二調的對比-第三次全國土地調查-地信網論壇-)這個網址下載的,地類的對比還是比較准確。三調和二調的地類分類差異還是比較明顯:
1.林地分類更加精細,原來是3類,現在是7類;
2.草地多了沼澤草地;
3.商服用地、公共管理與公共服務用地和特殊用地對一些地類進行了合並;
4.工礦用地用地中增加了鹽田;
5.交通運輸用地增加交通服務站用地;
6.沼澤地從原來的其他用地劃入到水域及水利設施用地;
7.其他用地增加了裸岩石礫地。
三調土地三大類:
1、一級類土地共設3個。這三個分別是土地管理法規定的農用地、建設用地和未利用地。
2、二級類土地共設15個。原來土地利用現狀分類8個一級類土地中的耕地、林地、園地、牧草地和後面新設的「其它農用地」等5個地類共同來構成農用地。
拓展資料:國土空間規劃是各類開發、保護、建設活動的基本依據。已經編制國土空間規劃的,不再編制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城鄉規劃。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第十八條國家建立國土空間規劃體系。編制國土空間規劃應當堅持生態優先,綠色、可持續發展,科學有序統籌安排生態、農業、城鎮等功能空間,優化國土空間結構和布局,提升國土空間開發、保護的質量和效率。

❺ 三調數據是按從上到下的順序公布的嗎

2021.8.26國家公布了國土三調數據成果,9.1號又實施了《新土地管理法》。農村建房以前在紅線外,但是現在國土三調劃成了住宅用地。
「三調」結果顯示,2019年末全國耕地19.18億畝。過去10年間,全國耕地地類減少了1.13億畝。在非農建設佔用耕地嚴格落實了占補平衡的情況下,耕地地類減少的主要原因是農業結構調整和國土綠化。其中,耕地凈流向林地1.12億畝,凈流向園地0.63億畝。
在「三調」中,對「二調」時是耕地、「三調」時已不是耕地的農用地進行了專門標注。其中,全國共有8700多萬畝即可恢復為耕地的農用地,以及1.66億畝可以通過工程措施恢復為耕地的農用地。如果需要,這兩類農用地可通過相應措施恢復為耕地,但要付出必要的成本。

❻ 二調是建設用地三調為什麼會變成一般耕地

在第二次全國土地調查成果基礎上,全面細化和完善全國土地利用基礎數據,國家直接掌握翔實准確的全國土地利用現狀和土地資源變化情況,進一步完善土地調查、監測和統計制度,實現成果信息化管理與共享,滿足生態文明建設、空間規劃編制、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宏觀調控、自然資源管理體制改革和統一確權登記、國土空間用途管制等各項工作的需要。
第二次全國土地調查實際上是在基礎數據十分匱乏的情況下進行的,結果顯示:截至2009年底,全國耕地是20.31億畝,而到2012年,耕地數據是20.27億畝,這和過去傳統掌握的數據比,從數據上看多出來2億畝,但實有耕地還是那麼多,主要是由於調查標准、技術方法的制約使得數據不太准確,為了查清全國每一塊土地的地類、面積、權屬、分布等利用現狀,第三次全國土地調查正式啟動。

❼ 三調數據為什麼分為七種類型

以「三調」成果為基礎,結合國土空間規劃用途分類與「三調」數據的差異之處,分類對「三調」數據進行歸並或細分形成國土空間規劃分類。國土空間規劃基數轉換可通過直接對應、核實歸並、補充調查等方式,在「三調」成果的基礎上,轉換為國土空間規劃分類。

三調」工作分類與國土空間規劃用途分類存在差異。其中——「三調」用地分類:13個一級地類與73個二級地類。國土空間規劃用地分類:28個一級地類、102個二級地類、39個三級地類。統一用地分類基數,形成「一張底圖」,為國土空間規劃提供「規劃基礎」。

三調數據與國土空間規劃的用地分類的基數轉換可分為七種類型:

A類——標注城鎮等用地屬性(包括201城市、202建制鎮、204采礦用地和205特殊用地)的非建設用地(耕地、即可恢復的耕地除外)轉換為公園綠地。

B類——標注村用地屬性(203村莊)的非建設用地(耕地、即可恢復的耕地除外)轉換為農村住宅用地等建設用地。

C類——規劃底圖備案以前已驗收的拆舊復墾、城鄉增減掛鉤等地塊在「三調」中土地利用現狀為驗收前地類,按驗收文件中新增地類進行轉換。

D類——規劃底圖備案以前已辦理農轉用或擁有土地使用權證,但農轉用批文或土地使用權證上所載地類與「三調」不一致的,按農轉用新紅線或經認定土地使用權證對應范圍紅線,轉換為該農轉用或土地使用權證對應的規劃用途分類。

E類——規劃底圖備案以前批而未用的土地,土地已徵用,有完善合法用地手續,但「三調」中將其調查為農用地或未利用地的,可以轉換為批地文件對應的規劃用途分類。

F類——針對原為存量建設用地,近兩年因低效用地二次開發、原拆原建或集體土地預征等原因已先行拆除,「三調」將其調查為耕地或其他非建設用地的地塊,依據縣級自然資源主管部門出具的情況說明轉換為對應的規劃用途分類。

G類——規劃底圖備案以前已取得用海批文或海域使用權證,但未納入「三調」調查范圍的,按用海批文或海域使用權證對應范圍紅線轉換為海洋利用對應規劃用途分類。

❽ 全國土地三調安排

法律分析:土地三調指的就是第三次全國土地調查,很多家在農村的朋友們肯定都有所耳聞,但是既然就是第三次調查了,這肯定是由一定的調查時間期限的。

一、2021年土地三調何時完成

截至2019年11月,第三次全國國土調查數據成果進入全面核查階段。以下是第三次全國土地調查時間表:

2017年下半年,部署開展第三次土地調查的有關准備工作,完成總體方案編制、技術規范制定、經費預算編報、試點驗收總結、全國工作部署、技術政策培訓和動員宣傳等工作,同步啟動遙感數據採集。

2018年,全面啟動第三次土地調查,完成遙感數據採集、處理和全地類內業初步預判工作,完成土地調查統一底圖製作並陸續下發各地開展調查。

2019年,完成地方調查任務和國家級核查,各地對調查成果進行整理,並以2019年12月31日為調查標准時點,統一進行調查數據更新。2018年度土地變更調查工作,充分利用第三次土地調查採集的遙感數據和工作底圖,做好兩項工作的統籌和銜接。國家統計局組織實施全國土地調查成果事後質量抽查工作。

2020年,完成統一時點數據匯總,形成第三次土地調查數據成果,經國務院審查同意後發布。開展第三次土地調查數據分析、成果集成、工作總結以及地方調查成果驗收等工作。2019年度土地變更調查工作,全面利用第三次土地調查統一試點更新採集的遙感數據和工作底圖,做好工作統籌和數據對接。

自2020年起,逐年開展新一輪年度土地變更調查工作;年度土地變更調查,以上年度12月31日統一時點的第三次土地調查數據為基礎,查清年度內重點區域和重點地類的土地利用變化情況,維持好第三次土地調查數據現勢性。

二、為什麼要進行土地三調

土地調查是一項重大的國情國力調查,是查實查清土地資源的重要手段。開展第三次全國土地調查,目的是全面查清當前全國土地利用狀況,掌握真實准確的土地基礎數據,健全土地調查、監測和統計制度,強化土地資源信息社會化服務,滿足經濟社會發展和國土資源管理工作需要。

做好第三次全國土地調查工作,掌握真實准確的土地基礎數據,是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促進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客觀要求;是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夯實自然資源調查基礎和推進統一確權登記的重要舉措。

土地調查是編制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加強宏觀調控、推進科學決策的重要依據;是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支撐新產業新業態發展、提高政府依法行政能力和國土資源管理服務水平的迫切需要。

土地調查是落實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和最嚴格的節約用地制度、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和社會穩定、維護農民合法權益的重要內容;是科學規劃、合理利用、有效保護國土資源的基本前提。

土地調查是我國法定的一項重要制度,對其有一定的了解才能更好的實現鄉村振興,以上就是農交網整理的關於「2021年土地三調何時完成」以及「為什麼要進行土地三調」的全部內容,希望能幫到大家。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 第三條 國家依法實行土地登記發證制度。

依法登記的土地所有權和土地使用權受法律保護,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侵犯。

❾ 農村三調什麼意思

法律分析:「三調」也就是第三次全國國土調查,是重大基礎國情國力調查,是「兩個一百年」重大戰略目標實現的基礎決策依據,也直接影響下一步土地管理等一系列自然資源管理決策的調整和出台,數據真實性是評價「三調」工作的唯一標准。

簡單來講,「三調」重點在於全面查清全國城鄉范圍內的每塊土地的利用現狀和權屬狀況,獲取國土資源管理專題數據,專題分析自然生態狀況、建設用地等,調查評價耕地質量等別。

1、土地利用現狀調查

2、不動產權籍調查

3、基本農田調查

4、專項調查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 第四條 國家實行土地用途管制制度。國家編制土地利用總體規劃,規定土地用途,將土地分為農用地、建設用地和未利用地。嚴格限制農用地轉為建設用地,控制建設用地總量,對耕地實行特殊保護。前款所稱農用地是指直接用於農業生產的土地,包括耕地、林地、草地、農田水利用地、養殖水面等;建設用地是指建造建築物、構築物的土地,包括城鄉住宅和公共設施用地、工礦用地、交通水利設施用地、旅遊用地、軍事設施用地等;未利用地是指農用地和建設用地以外的土地。使用土地的單位和個人必須嚴格按照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確定的用途使用土地。

❿ 國土三調怎麼解釋

國土三調指的是第三次全國國土調查(原稱為第三次全國土地調查),也稱第三次全國性的國土調查(土地調查)。

該項調查自2017年起開展,2019年3月,第三次全國國土調查工作取得階段性進展,基礎數據採集和基礎圖件製作已經完成,全國范圍的實地調查開始全面啟動。

活動背景:

2017年10月16日,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土地調查條例》有關規定,國務院決定自2017年起開展第三次全國土地調查。

2018年8月29日,根據機構設置、人員變動情況和工作需要,國務院決定,第三次全國土地調查調整為第三次全國國土調查。國土調查是一項重大的國情國力調查,是全面查實查清國土資源的重要手段。



(10)三調耕地數據怎麼來的擴展閱讀:

活動意義:

土地調查是查實查清土地資源的重要手段。

開展第三次全國土地調查,目的是全面查清當前全國土地利用狀況,掌握真實准確的土地基礎數據,健全土地調查、監測和統計制度,強化土地資源信息社會化服務,滿足經濟社會發展和國土資源管理工作需要。

開展第三次全國土地調查,對落實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和最嚴格的節約用地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促進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等具有重要意義。

網路-第三次國土調查

中國政府網-國務院關於第三次土地調查的通知

與三調耕地數據怎麼來的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聚多生活如何分享商品到小程序 瀏覽:302
新工資系統如何錄數據 瀏覽:20
如何調出電腦主程序界面 瀏覽:254
微波遙感採用什麼技術 瀏覽:516
三菱plc改程序怎麼寫 瀏覽:107
交易貓蘋果區如何填寫 瀏覽:887
武昌東湖技術開發區在哪裡 瀏覽:142
spss年級屬於什麼類型的數據 瀏覽:37
如何看好市場龍頭 瀏覽:296
如何申請水果交易平台 瀏覽:359
如何在釘釘上用小閑小程序查成績 瀏覽:767
柳州鐵道職業技術學院哪些專業可以專升本 瀏覽:140
ajax不返回數據怎麼辦 瀏覽:793
抖音小程序怎麼放在視頻下方 瀏覽:630
壞道硬碟的數據怎麼導出 瀏覽:933
昆明西山區玩具批發市場在哪裡 瀏覽:679
程序員發布會是什麼 瀏覽:629
如何讓小程序有黏性 瀏覽:983
碧水源屬於哪個交易所 瀏覽:312
二手房交易哪些證 瀏覽:3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