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水準測量如何讀取塔尺讀數應由上向下讀
1、塔尺一般用於等外水準測量,塔尺上一般都有直接的數字,底部為0刻度.
2、讀數前必須轉動微傾螺旋,使符合水準管氣泡居中,此時視線水平,然後立即利用十字絲中橫絲讀取尺上讀數,讀數時應讀出米、分米、厘米、毫米(估讀)四位數並以毫米或米為單位書寫。
3、因為水準儀的望遠鏡一般是倒像,所以水準尺倒寫的數字從望遠鏡中看到的是正寫的數字,同時看到尺上刻劃的注記是從上向下遞增的,因此讀數應由上向下讀(對於呈正像的水準儀來說,則相反。),讀完後視讀數,轉望遠鏡瞄準前視尺,仍要使用微傾螺旋調整符合水準管氣泡居中後,讀出前視讀數。至此完成了一個測站上的高差測量工作。
⑵ 在水準測量中,為什麼要把尺子讀四個數,有什麼作用
讀四位數是為了尺寸准確到毫米級。1 米,2 分米,3 厘米,4 毫米。如:1.365。
水準測量是會有誤差的,其中就有水準儀的I角誤差、水準尺的誤差,三四等水準測量規范,要求測段必須是偶數站,這個可以減少上述誤差的影響。
轉點在水準測量中起到傳遞高程的作用。如所需的測量工作路程較遠,儀器不能一次到位的去讀取高差,就需要用到轉點。
(2)水準測量要讀哪些數據擴展閱讀:
在水準實驗前雖然儀器經過了嚴格的檢驗校正,但仍然存在殘余的角殘差。理論上水準管軸應與視准軸平行,若兩者不平等,雖經校正但仍然殘存誤差。即兩軸線不平行形成角,這種誤差的影響與儀器至水準尺的距離成正比,屬於系統誤差。可以在測量中採取一定的方法加以減弱或消除。若觀測時使前、後視距相等,可消除或減弱此項誤差的影響。
⑶ 水準儀怎麼讀數 水準儀讀數方法介紹
1、水準儀讀數是水準儀整平後對准5米的塔尺或3米木質雙面標尺,水準儀調焦後可以清楚地看清標尺三條橫線時,精確地讀出三條橫線的讀數。
2、標准儀是根據標准測量原理,創建標准視線測量路面二點間高差的儀器設備。關鍵部件有望用眼鏡、管道標准器、垂直軸、底座和腳螺旋。
3、厘米是精讀的,mm是估讀的。上絲和下絲之間的讀數差乘以100是從標准儀到標尺的間距,中絲是設計標高,3米標尺的載入方式與上述相同。
4、按結構分為微傾水準儀、自動文安水準儀、激光水準儀和數據水準儀,按精度分為高精度水準儀和一般水準儀。
⑷ 四等水準測量中觀測員需要測量的哪八個數據,他們分別表示那個水準尺的那個讀,在記錄表中填寫的位置怎樣
四等水準的觀測員的話,需要測量八個數據。
⑸ 四等水準測量一個測站需要記錄哪些數據什麼情況下才能進行下一站測量
1.後視水準尺黑面,讀取上、中、下絲讀數……3個
2.前視水準尺黑面,讀取上、中、下絲讀數……3個
3.前視水準尺紅面,讀取中絲讀數……1個
4.後視水準尺紅面,讀取中絲讀數……1個
共8個數
然後通過視距計算,同尺紅黑面中絲檢核,高差計算及檢核,沒有問題之後,就可以進行下一站了。
如果不做這些工作,一旦出現問題,是要全線返工的。
⑹ 水準儀應記錄哪些數據
水準儀應記錄後視讀數和前視讀數
塔尺立於已知高程點(HA)上讀數a,在未知點(HB)處立尺,讀數b,即得HB=HA+a-b
⑺ 水準尺讀數步驟
一:什麼是水準測量?
水準測量又被稱作「幾何水準測量」,是運用水準儀和水準尺去測量地面兩點之間的高差,從而推算出未知點的高程。
二:水準儀的操作步驟。
1:儀器的安置。
首先打開三腳架手動使高度適中,再檢查腳架以及伸縮螺旋是否穩固,而後將水準儀置放在三腳架頭上,用連接螺旋將其固定。
2:粗略整平。
粗平是藉助圓水準器的氣泡居中,使儀器豎軸大致鉛錘,就可以視准軸粗略水平(註:在整平的過程中,氣泡所移動的方向與左手大拇指移動的方向一致)
3:瞄準水準尺。
先將望遠鏡對著明亮的背景,轉動目鏡對光螺旋從而使十字絲清晰,而後松開制動螺旋,轉動望遠鏡,用望遠鏡筒上的照門和準星瞄準水準尺,擰緊制動螺旋。然後從望遠鏡中觀察,轉動物鏡對光螺旋進行對光,使目標清晰,再轉動微動螺旋,使豎絲對准水平尺。
注(視差會影響到讀數的准確性,這種情況是因為目標成像的平面與十字絲平面不重合,這時我們就需要重新且仔細的開始物鏡對光,直到眼睛上下移動,讀數不變為止,才算成功)
4:精平和讀數。
精平與讀數是兩種不同的操作步驟,但往往我們在水準測量的過程中,卻將二者視為了一個整體,需要精平後再進行讀數,讀數完還需要檢查管水準氣泡是否完全符合。
三:需要注意的事項。
1:設水準管分劃值為「X」,居中誤差一般為±0.15X,採用符合式水準器時,氣泡居中精度可提高一倍左右。
2:由於作業時,儀器可能存在下沉的問題,會引起高低誤差,所以可以採用後,前,前,後的觀察方法,可以減弱其影響。
3:如遇尺墊下沉的情況,使下一站後視讀數增大。我們採用往返觀測的方式,再取其平均值可以減弱誤差。
⑻ 四等水準測量數據都要進行哪幾方面的檢核
一般進行五方面檢核:
①視距:水準尺黑面上下絲讀數之差即視距,限差≤100m
②前後視距差:即後尺視距-前尺視距,限差≤3m
③前後視距累計差:指多個站點累計的前後視距差,等於每個站點前後視距差之和,限差≤10m
④黑紅面讀數差:即 後尺黑面中絲讀數-紅面中絲讀數、前尺黑面中絲讀數-紅面中絲讀數,限差≤3mm
⑤黑紅面所測高差之差:即(後尺黑面中絲讀數-前尺黑面中絲讀數)-(後尺紅面中絲讀數-前尺紅面中絲讀數),限差≤5mm
一般就記住3、3、5、10、100這五個數就好
以上
⑼ 水準儀怎麼讀數
針對儀器的不同,這個問題的回答要分選項的,下面給你個流程吧!
1、看是電子水準儀還是光學水準儀。電子水準儀對著水準尺直接按動輕觸鍵,顯示屏上有讀數,直接讀;光學水準儀就要看是什麼精度等級的水準儀了——
2、S1及以上的光學水準儀(比如N3水準儀),需要在水準尺上讀出三位整數(讀到整厘米),然後在水準儀上讀出另外三位讀數(毫米到0.01毫米)。如果是S3水準儀——
3、再次看是什麼樣的水準儀,自動安平和非自動安平的操作步驟稍有差異:
如果是S3自動安平水準儀,只需要進行水準儀整平後,直接對著水準尺讀數。
如果是非自動安平水準儀,那就調整好了水準儀,瞄準水準尺又調整完符合氣泡後,才開始讀數。
4、讀水準尺的方法:
(1)正像水準儀(水準儀型號S3後面跟著「E」),讀數時候從尺的下端往上端讀;倒像水準儀,讀數時候從尺的上端往下端讀。
(2)讀數時,先看水準尺上的大個「E」字的「尖」,那是每一個10厘米的起點。然後就像讀直尺一樣讀尺,估讀到毫米。
⑽ 簡述四等水準測量在一個測站上的讀數據的觀測程序
三四等水準測量在一測站照準水準尺順序
安置水準儀的測站至前、後視立尺點的距離,應該用步測使其相等。在每一測站,按下列順序進行觀測:
後視水準尺黑色面,讀上、下絲讀數,精平,讀中絲讀數;
前視水準尺黑色面,讀上、下絲讀數,精平,讀中絲讀數;
前視水準尺紅色面,精平,讀中絲讀數;
後視水準尺紅色面,精平,讀中絲讀數
這樣順序簡稱 「後前前後」 (黑黑紅紅)
四等水準測量也可以為「後後前前」(黑紅黑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