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數據處理 > 數據統計學家有哪些人

數據統計學家有哪些人

發布時間:2022-11-26 13:01:54

① 我國歷代著名數學家有哪些

我國歷代著名數學家有:

1、劉徽:魏晉期間偉大的數學家,中國古典數學理論的奠基人之一。是中國數學史上一個非常偉大的數學家,他的傑作《九章算術注》和《海島算經》,是中國最寶貴的數學遺產。

2、趙爽:東漢末至三國時代吳國人。他是我國歷史上著名的數學家與天文學家。生平不詳,約182~250年。他研究過張衡的天文學著作《靈憲》和劉洪的《乾象歷》,也提到過「算術」。

3、祖沖之:中國南北朝時期傑出的數學家、天文學家。祖沖之一生鑽研自然科學,其主要貢獻在數學、天文歷法和機械製造三方面。

4、朱世傑:元代數學家、教育家,畢生從事數學教育。有「中世紀世界最偉大的數學家」之譽。朱世傑在當時天元術的基礎上發展出「四元術」,也就是列出四元高次多項式方程,以及消元求解的方法。

5、梅文鼎:清初天文學家、數學家,為清代「歷算第一名家」和「開山之祖」,被世界科技史界譽為與英國牛頓和日本關孝和齊名的「三大世界科學巨擘」。

6、胡明復:中國以攻讀數學在國外獲得博士學位的第一人。參與創建了中國最早的綜合性科學團體中國科學社和最早的綜合性科學雜志——《科學》。生於1891年5月20,1927年6月12日,在無錫溺水身亡。

7、熊慶來:中國現代數學先驅,中國函數論的主要開拓者之一,以「熊氏無窮數」理論載入世界數學史冊。熊慶來主要從事函數論方面的研究工作,定義了一個「無窮級函數」,國際上稱為「熊氏無窮數」。熊慶來在「函數理論」領域造詣很深。

8、華羅庚:(1910.11.12—1985.6.12), 出生於江蘇常州金壇區,祖籍江蘇丹陽。數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聯邦德國巴伐利亞科學院院士。

9、陳景潤:1933年5月22日生於福建福州,當代數學家。1955年2月由當時廈門大學的校長王亞南先生舉薦,回母校廈門大學數學系任助教。

10、王見定:1982年1月畢業於北京工業大學,數學家、國際資深統計學會會員,長期從事數學、統計學、經濟學的研究工作,作出了大范圍的原創工作。

② 趣味故事看:統計到底是個什麼鬼

統計是一門不易理解的「數學」 : 人為的規定、抽象的術語、繁多的公式……

這門課真得是讓人頭大,據說是專業內最難的課程之一……

讓人沉浸在公式里跳不出來……

不過,我覺得,這是一個大數據的時代,真的是——無統計,不人生!

正文:統計到底是個什麼鬼?

此刻,這門課終於考完了,

人生中好多次的遺憾就是,考完了才想明白,原來有一道關鍵的題自己答錯了……

但也恰在這個時候,內心覺得這門課其實還是挺有意思的 ——

不知道這樣說,會不會有人丟雞蛋或者鞋子過來……

這門課由 北師大黃四林老師和中科院心理所禤宇明 (我們又認識了一個新字, 禤 讀xuan宣)兩位老師聯袂主講,

深以為,統計學由他們講來,真的是趣味橫生……

一上課,黃老師就先給打了預防針:統計學是你們學的課程當中最難的一門!

看看我們的同學們是如何根據自身的體驗來評價統計學的呢?:

統計學地位似乎並不高,我看過學科編碼表, 居然排在最後 ,比民族學、體育學還往後:

但內心覺得這門課程其實真的非同一般——

統計學運用的好,得出的研究成果讓人受益匪淺 ;統計學是一個枯燥的專業,要和大量的數據打交道,堆積如山的各式表格看了都讓人害怕,更別說還要去整理和分析這一堆堆冷冰冰的數字了,

可是, 統計學又是一個有趣的專業,畢竟它是和生活緊密聯系在一起的。

為什麼需要統計學?

學好了統計,真能改變人生!!!

你信不信?不信?有個故事是這樣的:

我有個哥們,有次聚會時說自己買了很多條IPhone數據線,家裡每個房間插一條,走到哪兒都能隨時充電。

在場的姑娘們都當成是段子笑笑就過去了,

只有一個認真學過統計的姑娘 悄悄問他買了多少條,他說42條……

現在他和那個姑娘在北京三環內總共42個房間的數套豪宅愉快地生活,上個月剛結婚了……

(噢,好吧,上面故事實際發生的概率 p <<0.01)

看看一些歷史上那些人是如何評價統計學的吧:

南丁格爾說 :人類發現了統計,統計改變了世界。若想了解上帝在想什麼,我們就必須學統計, 因為統計學就是在量測他的旨意。

一個有名的醫生(但是我不知道他是誰)說 :「沒有統計, 其它科學可以存在,但是很渺小 」,「醫學若無統計就不是科學」;

噢,對了,我們的 黃四林老師專門提到了上面這句話 !

好吧,也許你也會認為, 上面那些人在某種程度上是誇大其辭 ……

和他們持不同意見的人這么說過:

「世上有三種謊言:謊言,該死的謊言,統計數字」

——是的,每當看到某些網路上公布的統計數據,我們可能也是這樣想的,

比如某些新片的票房,某些企業的業績,房價會繼續上漲還是下跌……

還有 男人的收入,女人的體重和年齡……

而禤老師說, 其實統計學就是——猜……

嗯,真得是言簡意賅、一針見血、入木三分呀!

那,統計到底是個什麼鬼?

統計的誕生與地位

統計一詞起源於國情調查,最早意為國情學。

統計語源最早出現於中世界拉丁語的Status,意思指各種現象的狀態和狀況。由這一語根組成義大利語Stato,表示「國家」的概念,也含有國家結構和國情知識的意思。根據這一語根,最早作為學名使用的「統計」,是 在十八世紀德國政治學教授亨瓦爾(G.Achenwall)在1749年所著《近代歐洲各國國家學綱要》一書緒言中,把國家學名定為「Statistika」(統計)這個詞。原意是指「國家顯著事項的比較和記述」或「國勢學」,認為統計是關於國家應注意事項的學問。此後,各國相繼沿用「統計」這個詞,並把這個詞譯成各國的文字,法國譯為Statistique,義大利譯為Statistica,英國譯為Statistics,日本最初譯為「政表」、「政算」、「國勢」、「形勢」等,直到1880年在太政官中設立了統計院,才確定以「統計」二字正名。1903年(清光緒廿九年)由鈕永建、林卓南等翻譯了四本橫山雅南所著的《統計講義錄》一書,把「統計」這個詞從日本傳到我國。

最早的統計著作 來自公元9世紀的《密碼破譯》,由阿拉伯人肯迪編著。在書中,肯迪詳細記錄了如何使用統計數據和頻率分析進行密碼破譯。

根據沙烏地阿拉伯工程師易卜拉欣·阿凱笛(Ibrahim Al-Kadi)的說法, 統計學和密碼學分析便如此一同誕生了。

自然和人類社會是有序的,按完美的設計而恆定地運行著 ,從星體的運動到樹葉的顫動,從人們的行為到人們的觀念,所有感官能感知的東西都能用一種精確、和諧而理想的形式來描述。

任何科學都只能預見大體上的重復現象。

統計學就是通過差異描述規律;透過現實走向理性,走出混沌,走向秩序!

有人把數據比作是信息、知識和智慧的基石……

統計學是科學的「母親」和「僕人」  。說她是「母親」 ,因為統計學對其他學科起著孕育、生產新思想的作用;說她是「僕人」,因為統計學是其他學科的工具,用統計規律逼近客觀規律的工具。

而實際上, 統計思維又或者數據思維 是人類在自然進化過程中自然而然發展出來的一種思考方式和解決問題的路徑, 更是當代人都應該具備的底層思維方式 ,而不僅僅限於學術領域。

我們已經無可逃避地身處大數據時代了, 如何辨別真偽,如何做出決策,都需要數據思維的支持 ,每個人、每個人的生活、每個人的工作都在被量化, 善於使用數據的人正在用數據幫助自己設計、優化和迭代自己的人生。

數據不能說明一切,但是是某種事實:

In God we trust. Others bring data.

數據是最簡練的語言, 統計學和數學中的公理、定義、定理是最無歧義的語法。

我們需要概率來理解抽獎,保險,醫學試驗,工業質量控制,天氣預報,運動創傷,基因和現代物理。

在面對不確定的情況下, 統計是一種能夠幫助我們做出聰明決策的科學方法(通常的誤差極可能來自樣本量還不夠大) !

如果你想抓住生活的機遇,想成為一個具備理性思維的人, 學習統計學能在極大程度上幫你建立理性思維的框架 , 提高分析問題與處理問題的能力。

當你把知識點都一一擊破後,你會驚喜地發現很多公式再也不用死記硬背了,它就印在你的腦海中了,你突然一下子就能看懂回歸的結果和表格了,從此以後再也不怕閱讀定量類學術文章。

很多人在學習統計時都認為統計由一系列枯燥的數字、公式和圖表組成,十分繁雜無味。

然而隨著對這門課的深入理解, 不知不覺中會逐漸體會到統計的趣味性。且看我下面的分解:

統計與美食

你男朋友/女朋友時常會問,西紅柿炒雞蛋是先放西紅柿還是先放雞蛋,有影響嗎?——嘗一嘗就知道?!

如果事先不知道,某個人下了判斷,你能判斷他說的是真的還是猜的嗎?80多年前,一位很厲害的英國大牛遇到了類似的問題!

一群風度翩翩的學者偕夫人及漂亮的女友,正在英國劍橋的戶外餐桌旁,悠閑的品茶論道。席間,一位美麗的女士驚呼,午茶的調制順序對味道有很大影響。把茶加進牛奶里和把牛奶加進茶里,喝起來風味完全不同。出於對女性的尊重,那些學者們面帶紳士的微笑,內心卻不以為然,甚至是藐視,依據他們的科學頭腦分析,茶和牛奶兩種物質混合結果的化學成份不會因為調制順序不同而產生不同,怎麼會喝起來不一樣呢?

當眾學者對美麗女士的說法嗤之以鼻時,有個身材瘦小的,嘴上留著灰白鬍子的紳士挺身而出,抓住了這個問題。

此人便是在統計發展史上地位顯赫、大名鼎鼎的費雪(Ronald Aylmer Fisher,1890-1962),倫敦人氏,英國統計學家。

他和助手設計並調制出很多杯不同的茶,有些先放茶水再加牛奶,有些先放牛奶再加茶水,然後按照既定的順序一杯一杯拿給美麗女士品嘗分辨(你知道,就算是蒙,每杯也有50%的概率)……據說她能分辨出8杯中的每一杯茶,全部答對!

因美女引發了靈感,加上天賦和勤奮,Fisher創立和完善了實驗設計理論和方法。

統計與生命科學

我們已經在中學課本里看到這個案例:

1857年,奧地利統計學家孟德爾(Gregor Johann Mendel,1822-1884)精心挑選出22個品種用於實驗。考察其可以相互區分的穩定性狀,例如高莖或矮莖、圓粒或皺粒、灰色種皮或白色種皮等。在教堂的後花園內一塊不到2400平方英尺的畦田上,一干就是八年。耐心實驗、仔細觀測、不厭其煩,終於從繁雜而寶貴的數據中獲得了具有普遍意義的遺傳統計規律,成為後世偉大的先驅——

統計與管理

——啤酒與尿布的故事

全球最大的零售商沃爾瑪通過分析顧客購物的數據後發現,很多 周末 購買尿布的顧客同時也購買啤酒 。

經過深入觀察和研究發現,美國家庭買尿布的多是爸爸。年輕的父親們下班後要到超市買尿布,同時「順手牽羊」帶走啤酒,好在周末看棒球賽時過把酒癮。

後來沃爾瑪就把尿布和啤酒擺放得很近,從而雙雙促進了尿布和啤酒的銷量。

這個故事是被公認的經典範例。

統計與經濟

比如我們在之前文章 《 女人——才是經濟的晴雨表 》 中提到的「 下擺指數(Hemline Theory) 」——女人裙子底邊的高度預示了大約六個月後股市的走向。 女人流行穿短裙時,股市指數會走高 ,相反,女人如果流行穿長裙,則股市指數會走低。有人對此現象做了猜測,認為,短裙意味著出風頭和樂觀態度,而長裙擺意味著潛意識中的軟弱、害怕未來和沮喪的情緒。

另有一個「口紅指數」 ,是化妝品製造商雅詩·蘭黛發明的衡量口紅銷售情況的指數。該指數表明在經濟蕭條時口紅的銷售情況反而會比較好,因為這些產品的購買者要從小的、能支付得起的奢侈品中得到一些安慰。(參閱[英]彼得·坦普.神奇的指數:走進經濟指數.經濟科學出版社.2003,230~231頁)

統計與軍事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盟軍很想知道德軍總共製造了多少輛坦克。德國人長於邏輯思維而乏於機變,在給坦克編號時非常刻板,他們把坦克從1開始按序編號。戰爭之中,盟軍繳獲了一些德軍坦克,並記錄下了他們的生產編號。這些編號對於了解德軍的坦克總量有用嗎?在統計學家眼裡,這些編號組成了一個樣本,可由此去估計總的坦克數量。

製造出來的坦克數肯定不小於記錄中的最大編號,為了推測它比繳獲坦克中的最大編號大多少,可以先計算已知編號的平均值和方差,並把這個平均值視為全部編號的中點。因此,樣本均值乘以2就是坦克總數的一個估計,當然,這里必須存在一個假設:繳獲的坦克代表了所有坦克的一個隨機樣本。使用這種方法估計,有可能出現一個荒謬的結果:作為全部坦克數量估計值的樣本均值的2倍居然小於樣本中的最大值。另一種估計方法是用觀測到的最大編號乘以(1+1/n),如果繳獲坦克數量為10,其中最大編號為50,那麼坦克總數的一個估計是50×(1+1/10)=55。這種方法的各種變形的確用於二戰之中。

從戰後發現的德軍記錄來看,盟軍的 估計值非常接近於德軍生產坦克的實際值 。記錄還表明統計估計 比其他情報方式 所做的估計要大大接近於真實數目。 統計學家做得比間諜們更漂亮!

另外,還有統計數字顯示,打贏很多戰爭的秘密武器是:酒!古往今來,無數士兵在酒精的刺激和麻醉下,壓抑著戰爭帶來的恐懼,甚至在關鍵時刻迸發出驚人的戰斗意志。

統計與文學

——《紅樓夢》作者考證

眾所周知,《紅樓夢》一書共120回,自從胡適作《紅樓夢考證》以來,一般都認為前80回為曹雪芹所寫,後40回為高鶚所續。然而長期以來這種看法一直都飽受爭議。

能否從統計上做出論證?從1985年開始,復旦大學的李賢平教授帶領他的學生作了這項很有意義的工作,他們創造性的想法是將120回看成是120個樣本,然後確定與情節無關的虛詞出現的次數作為變數,巧妙運用數理統計分析方法,看看哪些回目出自同一人的手筆。

一般認為,每個人使用某些詞的習慣是特有的。於是李教授用每個回目中47個虛詞(之,其,或,……;呀,嗎,咧,罷……;可,便,就……等)出現的次數(頻率),利用多元分析中的聚類分析法進行聚類, 果然將120回分成兩類,即前80回為一類,後40回為一類 。

而後40回是否為高鶚寫的呢 ? 後續的論證結果還推翻了後40回是高鶚一個人所寫 ,而是曹雪芹親友將其草稿整理而成,寶黛故事為一人所寫,賈府衰敗情景當為另一人所寫等等。

這個論證在紅學界轟動很大,使紅學界大為贊嘆。

統計與藝術

哲學、邏輯、政治、經濟、管理等學科與統計學的關系之密切是眾所周知的,那如果是藝術領域呢?

其實,你有沒有想到過,「 音樂是人類靈魂從計數中感受到而沒有意識到這是計數的那種快樂 。」(——萊布尼茲)

遠古時代,人們創造出一種像排簫的編管樂器,不同長度的管發出不同的音, 其外形與直方圖非常接近 。這種樂器最初能奏出含有三個音組成的五聲音階。到了商代,在一個近似的八度中確定十二個律,並在十二個律中選取五個或七個音組成的音階體制才確定下來。

(仔細看呵,上面這是一種樂器,不是直方圖!)

隨著計算機進入音樂世界,音樂、數學、統計學的融合達到了空前的完美。

許多樂器的設計和製作、作曲、歌手的包裝等,大都使用統計技術將他們產生的實際聲音用圖像顯示出來,有點像醫學中的心電圖等。而後,再與用數學描述的理論的或理想的聲音圖像進行對比,最後,盡可能消除偏差,以達到更接近理論值的藝術效果。

當然,像 繪畫和自然界中一些幾何數學的美,黃金比例數字等,也早已經廣為人知了……

至於體育,你有沒有注意過,奧運會打破記錄的時間更有可能是在下午?

「田忌賽馬」的故事也證明了最早的博弈、體育競賽和統計學的密切關聯!

關於統計考試

摘兩個例子:

計算第一題,

這就是我們可能會實施的 高考標准分排名的典型例題 ,這道題也充分展示了 兩個原始分數 相同的學生,真正實力的評價方法……你學會了嗎?

計算第二題,

這道題分明就是前面提到的估算 德軍坦克的故事的翻版了!

或者,如何預測一個池塘里有多少條魚,甚至是大海里某種稀有生物的數量?解答方法,和 上面預估德軍坦克 的故事就非常類似了,不過統計學已經有了更精確的測算公式……

其他不再一一列舉,但由此,可見這些題目確實也非同一般呀……

結尾

雙11來了,你們有沒有統計過自己每年 雙11自己剁手後後悔的物品和金額 ?

愛美的姑娘們,你們有沒有關心過,哪些食物的熱量最適合減肥又最健康?

愛運動的人們,你們有沒有天天盯著手機的計步軟體或者可穿戴設備上的數字?

這真得是一個離不開數字的時代!

而回望每一個咿呀學語的幼兒,他們最開始要學的可能也是1,2,3,4,5……

為什麼你年年學統計,卻年年還在學?

如果你學過統計,你深究過下面這些統計細節嘛?

1.總體分布的橫、縱坐標是什麼?樣本分布的橫、縱坐標是什麼?抽樣分布的橫、縱坐標是什麼?概率分布的橫、縱坐標是什麼?標准正態分布的橫、縱坐標是什麼?

2.區間估計時1-95%=0.05,和假設檢驗時設定的p=0.05,這兩個0.05是什麼關系?

3.為什麼總體的方差是除以N,樣本的方差是除以n-1,而抽樣分布的方差是除以n?

4.為什麼大樣本用z檢驗,小樣本用t檢驗?

5.類別變數的均值和標准差是多少?

6.為什麼原假設H0是假設無關呢?

7.你能嚴謹地說明算術平均數、加權平均數和期望值的聯系和區別嗎?標准差和標准誤之間又是什麼關系呢?

8.有位統計學家說「標准差是統計學最重要的工具」,是言過其實還是卻是如此嗎?

。。。。。還有很多

為什麼在看一本統計書的時候感覺看懂了,合上書就感覺腦子一團漿糊?令人抓狂的是永遠都不知道怎麼把書中的統計知識應用到實際生活中?其實統計和數據分析在我們生活中還是非常有用的,有時候甚至會改變我們的命運!

或許,將來的某一天,我們要擠上飛離地球的諾亞方舟,要上船的時候,守衛會考我們:你說你是中科院心理所畢業的,請問標准差是怎麼算的?

那麼你能抓住機會答對問題而登船嗎?

學得太蜻蜓點水,前面的欠債,難免晚些時候要還的……

你以為考完了,就萬事大吉了嗎?

錯!

如果,你也因為沒有學好統計學而遺憾,那恭喜你!

因為——下一門課,還是禤老師……

此後的故事,我們且等之後再續!

致謝

感謝我們文科出身的黃四林老師,他讓我第一次發現原來統計也是這么有趣,讓我們更從哲學和人文的角度再次審視統計學……

當然,感謝接棒黃老師的可愛的禤明宇老師,他不僅聰明睿智,還風趣幽默,他講課的時候分分鍾就能製成表情包……

他的人格魅力將會影響准備繼續在心理學上艱難前行的我們……

參考文獻:

[1]《統計,改變了世界》薩爾斯伯格著,葉偉文譯,台灣天下文化書坊,2002.4

[2]《世界統計名人傳記》龔鑒堯著,中國統計出版社,2001.1

[3]《統計發展史》陳善林、張浙編著,立信會計圖書用品社,1987.9

[4]《毆美統計學史》高慶豐,中國統計出版社,1987.8

[5] 科學網—Fisher的「女士品茶」和假設檢驗 - 王雲龍的博文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624263-795715.html

③ 歷史上有哪幾位統計學家

中國十大歷史學家及理由 1、 左丘明 2、 司馬遷 3、 班固 4、 陳壽 5、 范曄 6、 劉知幾 7、 杜佑 8、 司馬光 9、 章學誠 10、梁啟超 1、理由一,左丘明是中國古代傑出的歷史學奠基人、先秦史官文化時代第一位有名可考的史學家、相傳他所著《左傳》與早前的《尚書》相比,應是中國第一部完備的編年史、堪稱中國史學形成的標志;理由二,《左傳》與五經中的《春秋》有明顯的互文性聯系,其記人敘事不但更清晰完整,而且史料更豐富,范圍遠超出一國一地,對社會重大發展變革更加敏銳,典籍專家孔穎達特別指出「傳實經虛」以示區別;理由三,《左傳》作為紀傳史學的最早範本,具有很高史學文學價值,尤擅戰爭描寫,許多場面已成為軍事史上的著名戰例和家喻戶曉的成語典故,人物性格鮮明,夾敘夾議手法簡潔,述評公允,對人事的預言精準。 2、理由一,司馬遷是中國古代最偉大的歷史學家、西漢史傳文學泰斗,他的史學地位在中國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在世界上也堪稱一流大師;理由二,作為中國第一部通史的《史記》對漢族與周邊多個民族和國家的歷史一視同仁,首開記錄社會經濟的範例,不但有耿直犯顏的公義勇氣、嚴謹求實的治學態度、撥亂反正的調查研究,而且,其「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的宏大敘事的整體構思、對史實因果關系的精闢分析、層次分明而五種類型相融的體例編制所具的原創性,都堪稱千古典範;理由三,《史記》既是史家之絕唱,又是無韻之離騷,表現出發憤著書的頑強毅力,其人物之鮮明豐滿、敘事之簡潔老練、語言之豐富多彩都代表了中國史傳文學的最高成就。 3、理由一,班固是東漢時期最傑出的史學家、中國斷代史學第一人,傳世名著《漢書》作為中國第一部斷代史經班氏家族門生四人之手歷數十年嘔心瀝血而成;理由二,班固治史意在追述西漢帝業,「綜其行事,旁貫《五經》,上下洽通」,體例仿效《史記》而有所增刪,內容因事命篇,述及五朝70餘年大事,開創了以群雄奪權為始,以篡權賊臣被誅告終的斷代記述新格局;理由三,班固敘事規模宏大,內容廣涉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內外征戰與國際關系、物質生產與文化交流,以五行災變說來取代司馬遷的興衰規律論,觀念有蛻化而體例有改進,對後世官方正統史學影響深遠。 4、理由一,陳壽是西晉時代最重要的史學家,也是才華橫溢的文學家,其史學名著《三國志》屬首次撰述的當代史書;理由二,陳壽以天下大事分合有律的史學理念整體觀照紛爭戰亂,魏、蜀、吳三書貫通編撰,既相對獨立、各有君臣朝綱,又相互勾連、渾然一體,宏偉地展現了從群雄割據到三足鼎立再到西晉統一的全過程,開創了以帝王年號劃分史界的先例;理由三,陳壽治史,首先確保史料的原真性,同時又帶入忌諱與美飾筆法,詳略主次褒貶取捨合度,力避「諱敗誇勝」,編撰特點在於突出英雄的謀略作用,文臣優先於武將,其優美文筆和精彩紛呈的戰爭權謀描寫,直接影響了經典小說《三國演義》。 5、理由一,范曄是南朝首屈一指的史學家、紀傳史學的代表作家、種類繁多的東漢史之集大成者和佼佼者;理由二,他「詳觀古今著述」,自成一格,「刪眾家後漢書為一家之作」,紀傳體例雖非他獨創,但因他而成熟完備,列傳敘事,以類相從,所述廣泛涉及東夷西戎南蠻北狄許多民族的社會風貌和思想文化;理由三,他的《後漢書》力圖「正一代得失」,其主觀史學特點鮮明,猛烈抨擊外戚後妃干政、軍閥權貴暴亂的現實,多有真知灼見,作者自稱其文采傑思為「天下之奇作」,但敘事過於簡略,引起許多史家為其作注,今本《後漢書》即加入了司馬彪《續漢書》志30卷為補注。 6、理由一,劉知幾是中國史學走向自覺時代的偉大史學家、唐朝史學泰斗,他打破了學術界獨尊皇家正史的局面,私撰《史通》代表了盛世史學的最高成就;理由二,作為中國第一部史學理論巨著的《史通》,系統而全面地總結了中國千年史學的成果,突出了紀傳體史學的正統主流地位,其學術范圍「上窮王道,下談人倫,總括萬殊,包吞千有」,指斥史界弊端,以為鑒戒,為史書規范化和史學史學科建設奠定了基礎;他最重要的史學思想是「實錄直書」與「激揚名教」的對立統一,既注重史料考據核查,又強調公義之名、教理之善,並把義理置於真相之前,他對中國史學方法論和史官制度的成熟具有指導意義,並發展出史學評論分支學科。 7、理由一,杜佑是中晚唐時期最重要的史學家、中國政治思想史的奠基人、社會風俗史的開創者,他的代表作《通典》建立了認識社會結構的新體系和歷史編纂的新系列;理由二,他治史的超前性在於率先從政體入手「探討禮法刑政」,從過去對個人作為的描述興趣轉移到追尋社會制度變革的因果關系,他著名的「理道」說將司馬遷「通古今之變」論發展為對歷史興衰規律的「政理」掌握,堪稱史學創舉;理由三,他以社會進化觀反對是古非今論,力主「隨時立制、既弊而變」,啟發了經世致用史學思想萌芽,他重視以家庭為細胞的經濟基礎與禮儀倫常關系的考察,開創了社會風俗史研究的新范疇,預示了史學發展的新趨勢。 8、理由一,司馬光是西漢以後千年一現的史學大師、不但代表了宋朝史學的最高成就,而且把中國編年體通史發展到巔峰狀態;理由二,他的不朽巨著《資治通鑒》 某種程度上體現了多人協力的集體智慧,皇帝御賜書名並提供思想指導,其書規模宏偉、結構嚴整、秩序井然,縱覽1362年史實,范圍也超越了治亂興衰,開創了社會文化史學的新思路,形成了源遠流長的通鑒學派;理由三,它首次將「國家興衰」 與「生民休戚」並列的先進史學觀意義重大,對歷次農民起義給與了更多關注與反省,其感慨論評雖為權謀之術,體現了正統保守觀念,以資當朝借鑒,但其民本之思、法制之識、和平之意、用賢之策,極大地影響了後世朝政及史家。 9、理由一,章學誠是中國傳統史學的最後一位大師、古典史學的終結者、清王朝盛極而衰時代史學界的領頭羊;理由二,他博聞強記、著作等身,30年心血寫成「性命之文」《文史通義》,以臻不朽,立意糾正「世俗風尚」之偏頗,校勘文史諸論之訛誤,主張文與史互通互義,復興先秦跨學科融匯的優良傳統,並腳踏實地建立起龐大的學術體系;理由三,他以主客觀辯證統一的理念發展了司馬遷「述往事,思來者」的精神,充分發揮史學敘事論理、經世致用的功能,認為六經諸子皆為史,可通用通變,他在修正整理舊史、考證史書體裁演變源流、提倡方誌專修、強化學術基本功訓練方面的貢獻均直接影響到近代和現代史學。 10、理由一,梁啟超是中國近現代之交傑出的學術大師和史學家、史學革命的發動機、中國現代新史學的奠基人;理由二,他學識淵博,功力深厚,在哲學、文學、藝術、教育、比較文化等學科多有建樹,是引進宣傳西方文化及史學並用以改造國學的旗手,新世紀之初接連發表重要史論《中國史敘論》(1901)《新史學》(1902),終結了近代舊史學,拉開了現代新史學的序幕;理由三,他清算了兩千年中國官方史學的弊端,批判「無有一書為國民而作」,倡導以進化論為指導的人民史觀,他把史學革命推廣到政治革命和思想文化革命領域,其史學救國論震驚朝野,深刻地影響了五四運動,平心而論,他對史學的破壞性貢獻要大於建設性。

④ 統計學歷史上曾有哪些重要的學派代表人物是誰

一、18-19世紀——統計學的創立和發展 德國的斯勒茲曾說過:「統計是動態的歷史,歷史是靜態的統計。」可見統計學的產生與發展是和生產的發展、社會的進步緊密相聯的。 (1)統計學的創立時期 統計學的萌芽產生在歐洲。17世紀中葉至18世紀中葉是統計學的創立時期。在這一時期,統計學理論初步形成了一定的學術派別,主要有國勢學派和政治算術學派。 1、國勢學派 國勢學派又稱記述學派,產生於17世紀的德國。由於該學派主要以文字記述國家的顯著事項,故稱記述學派。其主要代表人物是海爾曼·康令和阿亨華爾。康令第一個在德國黑爾姆斯太特大學以「國勢學」為題講授政治活動家應具備的知識。阿亨華爾在格丁根大學開設「國家學」課程,其主要著作是《近代歐洲各國國勢學綱要》,書中講述「一國或多數國家的顯著事項」,主要用對比分析的方法研究了解國家組織、領土、人口、資源財富和國情國力,比較了各國實力的強弱,為德國的君主政體服務。因在外文中「國勢」與「統計」詞義相通,後來正式命名為「統計學」。該學派在進行國勢比較分析中,偏重事物性質的解釋,而不注重數量對比和數量計算,但卻為統計學的發展奠定了經濟理論基礎。但隨著資本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對事物量的計算和分析顯得越來越重要,該學派後來發生了分裂,分化為圖表學派和比較學派。 2、政治算術學派 政治算術學派產生於17世紀中葉的英國,創始人是威廉·配第(1623-1687),其代表作是他於1676年完成的《政治算術》一書。這里的「政治」是指政治經濟學,「算術」是指統計方法。在這部書中,他利用實際資料,運用數字、重量和尺度等統計方法對英國、法國和荷蘭三國的國情國力,作了系統的數量對比分析,從而為統計學的形成和發展奠定了方法論基礎。因此馬克思說:「威廉·佩第——政治經濟學之父,在某種程度上也是統計學的創始人。」 政治算術學派的另一個代表人物是約翰·格朗特(1620-1674)。他以1604年倫敦教會每周一次發表的「死亡公報」為研究資料,在 1662年發表了《關於死亡公報的自然和政治觀察》的論著。書中分析了60年來倫敦居民死亡的原因及人口變動的關系,首次提出通過大量觀察,可以發現新生兒性別比例具有穩定性和不同死因的比例等人口規律;並且第一次編制了「生命表」,對死亡率與人口壽命作了分析,從而引起了普遍的關注。他的研究清楚地表明了統計學作為國家管理工具的重要作用。 (2)統計學的發展時期 18世紀末至19世紀末是統計學的發展時期。在這時期,各種學派的學術觀點已經形成,並且形成了兩主要學派,即數理統計學派和社會統計學派。 1、數理統計學派 在18世紀,由於概率理論日益成熟,為統計學的發展奠定了基礎。19世紀中葉,把概率論引進統計學而形成數理學派。其奠基人是比利時的阿道夫·凱特勒(1796-1874),其主要著作有:《論人類》、《概率論書簡》、《社會制度》和《社會物理學》等。他主張用研究自然科學的方法研究社會現象,正式把古典概率論引進統計學,使統計學進入一個新的發展階段。由於歷史的局限性,凱特勒在研究過程中混淆了自然現象和本質區別,對犯罪、道德等社會問題,用研究自然現象的觀點和方法作出一些機械的、庸俗化的解釋。但是,他把概率論引入統計學,使統計學在「政治算術」所建立的「算術」方法的基礎上,在准確化道路上大大跨進了一步,為數理統計學的形成與發展奠定了基礎。 2、社會統計學派 社會統計學派產生於19世紀後半葉,創始人是德國經濟學家、統計學家克尼斯(1821-1889),主要代表人物主要有恩格爾(1821- 1896)、梅爾(1841-1925)等人。他們融合了國勢學派與政治算術學派的觀點,沿著凱特勒的「基本統計理論」向前發展,但在學科性質上認為統計學是一門社會科學,是研究社會現象變動原因和規律性的實質性科學,以此同數理統計學派通用方法相對立。社會統計學派在研究對象上認為統計學是研究體而不是個別現象,而且認為由於社會現象的復雜性和整體性,必須地總體進行大量觀察和分析,研究其內在聯系,才能揭示現象內在規律。這是社會統計學派的「實質性科學」的顯著特點。 社會經濟的發展,要求統計學提供更多的統計方法;社會科學本身也不斷地向細分化和定量化發展,也要求統計學能提供更有效的調查整理、分析資料的方法。因此,社會統計學派也日益重視方法論的研究,出現了從實質性方法論轉化的趨勢。但是,社會統計學派仍然強調在統計研究中必須以事物的質為前提和認識事物質的重要性,這同數理統計學派的計量不計質的方法論性質是有本質區別的。 二、20世紀——迅速發展的統計學 20世紀初以來,科學技術迅猛發展,社會發生了巨大變化,統計學進入了快速發展時期。歸納起來有以下幾個方面。 1、由記述統計向推斷統計發展。記述統計是對所搜集的大量數據資料進行加工整理、綜合概括,通過圖示、列表和數字,如編制次數分布表、繪制直方圖、計算各種特徵數等,對資料進行分析和描述。而推斷統計,則是在搜集、整理觀測的樣本數據基礎上,對有關總體作出推斷。其特點是根據帶隨機性的觀測樣本數據以及問題的條件和假定(模型),而對未知事物作出的,以概率形式表述的推斷。目前,西方國家所指的科學統計方法,主要就是指推斷統計來說的。 2、由社會、經濟統計向多分支學科發展。在20世紀以前,統計學的領域主要是人口統計、生命統計、社會統計和經濟統計。隨著社會、經濟和科學技術的發展,到今天,統計的范疇已覆蓋了社會生活的一切領域,幾乎無所不包,成為通用的方法論科學。它被廣泛用於研究社會和自然界的各個方面,並發展成為有著許多分支學科的科學。 3、統計預測和決策科學的發展。傳統的統計是對已經發生和正在發生的事物進行統計,提供統計資料和數據。20世紀30年代以來,特別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由於經濟、社會、軍事等方面的客觀需要,統計預測和統計決策科學有了很大發展,使統計走出了傳統的領域而被賦予新的意義和使命。 4、資訊理論、控制論、系統論與統計學的相互滲透和結合,使統計科學進一步得到發展和日趨完善。資訊理論、控制論、系統論在許多基本概念、基本思想、基本方法等方面有著共同之處,三者從不同角度、側面提出了解決共同問題的方法和原則。三論的創立和發展,徹底改變了世界的科學圖景和科學家的思維方式,也使統計科學和統計工作從中吸取了營養,拓寬了視野,豐富了內容,出現了新的發展趨勢。 5、計算技術和一系列新技術、新方法在統計領域不斷得到開發和應用。近幾十年間,計算機技術不斷發展,使統計數據的搜集、處理、分析、存貯、傳遞、印製等過程日益現代化,提高了統計工作的效能。計算機技術的發展,日益擴大了傳統的和先進的統計技術的應用領域,促使統計科學和統計工作發生了革命性的變化。如今,計算機科學已經成為統計科學不可分割組成部分。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統計理論和實踐深度和廣度方面也不斷發展。 6.統計在現代化管理和社會生活中的地位日益重要。隨著社會、經濟和科學技術的發展,統計在現代化國家管理和企業管理中的地位,在社會生活中的地位,越來越重要了。人們的日常生活和一切社會生活都離不開統計。英國統計學家哈斯利特說:「統計方法的應用是這樣普遍,在我們的生活和習慣中,統計的影響是這樣巨大,以致統計的重要性無論怎樣強調也不過分。」甚至有的科學有還把我們的時代叫做「統計時代」。顯然,20世紀統計科學的發展及其未來,已經被賦予了劃時代的意義。

⑤ 著名美國經濟統計學博士有哪些

米爾頓·佛利民米爾頓·弗里德曼(1912—2006)是美國經濟學家,以研究宏觀經濟學、微觀經濟學、經濟史、統計學、及主張自由放任資本主義而聞名。1976年得諾貝爾經濟學獎,以表揚他在消費分析、貨幣供應理論及歷史、和穩定政策復雜性等范疇的貢獻,被譽為20世紀最重要的經濟學家之一。他提倡自由市場經濟,在大部分情況下反對政府幹預,其理論成了自由意志主義的主要經濟根據之一,並且對1980年代開始美國以及其他國家的經濟及貨幣政策有極大影響。艾倫·格林斯潘艾倫·格林斯潘(AlanGreenspan)出生於1926年,美國經濟學博士,美聯儲前主席。2002年8月,英國女王授予格林斯潘「爵士」榮譽稱號,以表彰他對「全球經濟穩定所做出的傑出貢獻」。金融界評論:「格林斯潘一開口,全球投資人都要豎起耳朵」,「格林斯潘打個噴嚏,全球投資人都要傷風」,「笨蛋!誰當總統都無所謂,只要讓艾倫當美聯儲主席就成」---這是一九九六年美國大選前夕《財富》雜志放在封面的一句口號。米爾頓·弗里德曼米爾頓·弗里德曼(1912—2006)美國經濟學家,以研究宏觀經濟學,微觀經濟學,經濟史,統計學,及主張自由放任資本主義而聞名。1976年取得諾貝爾經濟學獎,以表揚他在消費分析,貨幣供應理論及歷史和穩定政策復雜性等范疇的貢獻。《資本主義與自由》提倡將政府的角色最小化以讓自由市場運作,以此維持政治和社會自由。他的理論成了自由意志主義的主要經濟根據之一,並且對1980年代開始美國的里根以及許多其他國家的經濟政策都有極大影響。羅伯特·蒙代爾羅伯特·蒙代爾(RobertA.Mundell)1999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最優貨幣區理論」的奠基人,被譽為「歐元之父」。他改寫了通貨膨脹和利息理論;蒙代爾教授與其他經濟學家一起,共同倡導利用貨幣方法來解決支付平衡;此外,他還是供應學派的倡導者之一。蒙代爾教授撰寫了大量關於國際貨幣制度史的文章,對於歐元的創立起了重要的作用。此外,他撰寫了大量關於"轉型"經濟學的文章。大衛·李嘉圖大衛·李嘉圖(1772~1823年)英國產業革命高潮時期的資產階級經濟學家,他繼承和發展了斯密經濟理論中的精華,使古典政治經濟學達到了最高峰。是英國資產階級古典政治經濟學的傑出代表和完成者。1817年他發表了代表作《政治經濟學及賦稅原理》,他也因此成為當時英國最著名的經濟學家。他主張進行議會改革,還提出一系列經濟主張,反對穀物法,宣傳自由貿易,批評政府的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建議進行幣制改革等。阿爾弗雷德·馬歇爾阿爾弗雷德·馬歇爾(1842-1924)是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英國及至世界最著名的經濟學家。馬歇爾是劍橋大學教授,也是英國正統經濟學界無可爭辯的領袖。他於1890年發表的《經濟學原理》,被看作是與斯密《國富論》、李嘉圖《賦稅原理》齊名的劃時代的著作,在盎格魯——撒克遜世界(英語國家)替換了古典經濟學體系.其供給與需求的概念,以及對個人效用觀念的強調,構成了現代經濟學的基礎。

⑥ 統計學歷史上曾有哪些重要的學派代表人物是誰

(1)統計學的創立時期
1、國勢學派
主要代表人物是海爾曼·康令和阿亨華爾
2、政治算術學派
創始人是威廉·配第(1623-1687),代表人物是約翰·格朗特(1620-1674)
(2)統計學的發展時期
1、數理統計學派
奠基人是比利時的阿道夫·凱特勒(1796-1874)
2、社會統計學派
創始人克尼斯(1821-1889)

⑦ 數據科學家與統計學家

許多統計學家認為數據科學是關於分析數據的,但不止於此。數據科學還包括自動處理的實現演算法,以提供自動化預測和操作,例如:

自動出價系統

估計(實時)美國所有房屋的價值(Zillow.com)

高頻交易

將Google廣告與用戶和網頁進行匹配,最大限度地提高轉化率

與任何Google搜索高度相關

亞馬遜網站或Facebook上的圖書和好友推薦

稅務欺詐偵查和恐怖主義偵查

評分所有信用卡交易

計算化學模擬癌症治療的新分子

早期發現流行病

分析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圖片以尋找新的行星或小行星

天氣預報

自動駕駛(飛機和汽車)

客戶定製的定價體系(實時)的所有酒店房間的問題涵蓋天文,欺詐檢測,社交網路分析,搜索引擎,金融(交易進球),環境,葯物研發,貿易,工程,定價優化(零售)能源(智能電網),招標和套利系統。

所有這些都涉及統計科學和TB級數據。大多數人這樣做並不稱自己為統計學家。他們稱自己為數據科學家。

統計學家一直在收集數據並進行數個世紀的線性回歸。 DAD(發現/接入/提制)300年前由統計人員進行的,20年前的今天,還是在2015年就此而言,幾乎沒有今天的數據科學家演出與爸爸來。這里的關鍵消息做最終,隨著更多的統計學家拿起這些新的技術和更多的數據科學家拿起統計科學(取樣,實驗設計,置信區間 - 不只是在我們的書第五章中所描述的),邊境數據科學家和統計人員之間想要模糊。事實上,我們擁有非常高的統計知識庫,並且我們有一個Hadoop。

那麼是什麼讓數據科學家differentFrom計算機科學家是GDP有一個更強大的統計背景,在計算統計尤其是愛情,但有時這是在實驗設計,取樣和Monte Carlo模擬。

⑧ 歷史上統計學派有哪幾家代表人物是誰

記述學派 阿坎瓦爾政治算術學派 喬治·逢·梅爾數理統計學派 阿道夫·凱勒特社會經濟統計學派 廖佐夫·斯特里科(存疑)

⑨ 平常生活中有哪些統計知識

1、一個月的氣溫變化情況。

2、一年來家中收入增長情況。

社會經濟的發展,要求統計學提供更多的統計方法;社會科學本身也不斷地向細分化和定量化發展,也要求統計學能提供更有效的調查整理、分析資料的方法。因此,社會統計學派也日益重視方法論的研究,出現了從實質性方法論轉化的趨勢。

社會統計學派:

社會統計學派產生於19世紀後半葉,創始人是德國經濟學家、統計學家克尼斯(1821—1889),主要代表人物主要有恩格爾(1821—1896)、梅爾(1841—1925)等人。他們融合了國勢學派與政治算術學派的觀點,沿著凱特勒的「基本統計理論」向前發展。

但在學科性質上認為統計學是一門社會科學,是研究社會現象變動原因和規律性的實質性科學,以此同數理統計學派通用方法相對立。社會統計學派在研究對象上認為統計學是研究體而不是個別現象,而且認為由於社會現象的復雜性和整體性。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統計

⑩ 誰被稱為統計學之父

凱特勒被統計學界稱為「近代統計學之父」、「國際統計會議之父」。他一生著作頗豐,其中有關統計學方面的就有65種之多。他主張用研究自然科學的方法研究社會現象,正式把古典概率
論引進統計學,使統計學進入一個新的發展階段。

由於歷史的局限性,凱特勒在研究過程中混淆了自然現象
和本質區別,對犯罪、道德等社會問題,用研究自然現象的觀點和方法作出一些機械的、庸俗化的解釋。但
是,他把概率論引入統計學,使統計學在「政治算術」所建立的「算術」方法的基礎上,在准確化道路上大
大跨進了一步,為數理統計學的形成與發展奠定了基礎。

(10)數據統計學家有哪些人擴展閱讀

凱特勒運用概率論的方法研究了社會道德中的大量統計資料,發現了以下基本原則:「在我們對於多數人進行觀察的時候,人的意志就平均化起來,並且不留任何顯著的痕跡。所有部分意志的作用,和純粹受偶然原因所制約的各種現象一樣,它們即被中和或抵消了。」這就是凱特勒著名的「平均人」思想。

他認為「不應當注意個別的人,而應當把個別的人當作種族的一部分來考察。只有把人的個性去掉之後,我們才能把存在於人們中間的所有偶然的東西摒棄殆盡。這樣,那種對於大量現象僅起極小作用的、或完全不起作用的個別特殊性,就自然會平均化起來,從而我們就能把握住綜合的結果」。

閱讀全文

與數據統計學家有哪些人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北京果蔬消毒器代理商有哪些 瀏覽:786
it技術教育哪裡好 瀏覽:849
資質和信用信息系統怎麼下載 瀏覽:405
如何做一個物流信息部 瀏覽:873
審核中的小程序在哪裡 瀏覽:399
友愛職業技術學院多少個班 瀏覽:515
代理商是怎麼工作的 瀏覽:638
哪裡能查業主信息 瀏覽:271
程序員吃什麼提升自己 瀏覽:295
產品和儀器如何選擇 瀏覽:775
代理權授予范圍及方式有哪些 瀏覽:104
休市為什麼可以交易股票 瀏覽:999
如何創建數據宏 瀏覽:647
紅字發票信息多久審核通過 瀏覽:467
autostart程序是什麼 瀏覽:603
嬌韻詩都有哪些產品 瀏覽:241
西寧市賣舊書籍市場在哪裡 瀏覽:553
江西技術電子產品哪個好 瀏覽:825
如何把地圖做成數據 瀏覽:637
kbaby童裝怎麼代理 瀏覽: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