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數據處理 > 尿液檢查數據怎麼看

尿液檢查數據怎麼看

發布時間:2022-11-26 11:30:47

『壹』 怎樣看尿液分析報告單

尿液常規分析是我們經常做的一項檢查。大多數醫院都用尿液分析儀檢測,檢測項目目前有10項、11項或12項,並且報告的格式不統一,既有「+」(陽性)、「-」(陰性),又有數字,檢驗項目的單位也不一樣,尿常規項目大致可分為四大類:腎病類、糖尿病類、泌尿感染類以及其他疾病類。1.尿蛋白(PR0)正常尿常規檢查一般無蛋白,或僅有微量。尿蛋白增多並持續出現多見於腎臟疾病。但發熱、劇烈運動、妊娠期也會偶然出現尿蛋白。故尿中有蛋白時需追蹤觀察明確原因。2.尿糖(GLU)尿糖陽性要結合臨床分析,可能是糖尿病,也可能是因腎糖閾降低所致的腎性糖尿,應結合血糖檢測及相關檢查結果明確診斷。由於尿中維生素C和阿斯匹林能影響尿糖結果,故查尿糖前24小時要停服維生素C和阿斯匹林。3.尿紅細胞(RBC)每個高倍顯微鏡視野下,尿液紅細胞超過5個以上,稱為鏡下血尿;大量紅細胞時,稱「肉眼血尿」,可見於泌尿系統炎症、感染、結石、腫瘤等,應加重視,並立即到泌尿專科進一步檢查,以明確血尿的部位和原因。4.尿白細胞(WBC)每個高倍顯微鏡視野下,尿液白細胞超過5個以上,稱白細胞尿,大量白細胞時,稱膿尿,它表示尿路感染,如腎盂腎炎、膀胱炎、尿道炎等。5.尿上皮細胞(SPC)尿液中有少量上皮細胞臨床意義不大;大量出現時,如能排除陰道分泌物污染,就要考慮泌尿系統炎症存在。此時,如加做尿上皮細胞形態檢查,可確定上皮細胞的來源。6.尿管型(KLG)尿中出現管型,特別是顆粒管型、細胞管型都是腎臟實質性病變的標志。7.尿潛血(ERY)正常情況尿潛血試驗陰性。尿潛血陽性同時有蛋白者,首先考慮腎臟疾病和出血性疾病,可進一步做腎功能檢查;如尿蛋白陰性應到有關專科查明出血部位和性質。一般認為,下尿道出血因紅細胞未被破壞,潛血可不明顯。8.尿膽原(UBG)、尿膽紅素(BIL)尿膽原和尿膽紅素陽性,多提示有黃疸存在,有助於黃疸的診斷和鑒別診斷。9.尿亞硝酸鹽(NIT)尿亞硝酸鹽主要用於尿路感染的過篩試驗。新鮮尿時亞硝酸鹽呈陰性,如標本放置時間過久或有細菌生長繁殖可呈假陽性。為何兩家醫院化驗結果不一樣有些人總希望通過對多個醫療單位的化驗結果進行綜合判斷,以確定自己是否健康。但是,有時會出現在一家醫院化驗正常,可在另一個醫院卻不正常的情況。那麼,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也是最常見的原因,是體檢者未仔細閱讀「體檢須知」,留取標本不當,以致使同一個人兩次檢測的標本實際上並不相同。例如,抽血前是否禁食,空腹對測定結果影響很大(如血糖、血脂等);抽血前是否處於安靜狀態,因有些項目,如轉氨酶等在劇烈運動後會升高;留取的尿液是否是晨尿,因清晨第一次尿與平時的隨機尿檢查結果相差較大。其次,體檢者兩次體檢時的身體狀況不一致。如體檢者是否服用了葯物,有些葯物會影響測定項目(如轉氨酶、肌酐等),或女性體檢者是否處於月經期等。

『貳』 懷孕尿液檢查結果分析怎麼看孕婦為什麼要做尿檢

孕婦在懷孕期間需要進行大量的檢查,其中尿檢是最基本也是最常見的檢查。尿檢可以判斷准媽媽是否有妊娠糖尿病、子癇前期、尿路或腎臟感染的跡象。早發現可以早治療,以免引起並發症,影響寶寶健康。那麼妊娠尿檢結果分析呢?孕婦為什麼要驗尿?

妊娠尿檢結果分析


懷孕期間,孕婦通常要做尿常規檢查來監測孕期身體狀況,主要有幾個原因;

1.尿檢作為必檢項目之一,可以盡早反映孕婦的身體機能。如果有什麼異常,可以早發現早治療,不會耽誤病情。

2.在懷孕期間,孕婦的尿常規檢查可以首先發現類似子癇前期的疾病前兆,從而達到早期預防和治療,主要是因為尿檢時可能會發現蛋白尿,這是一個非常有力的預兆。一旦發現,需要進一步檢查排除或確認這種可能性的存在。

3.懷孕是糖尿病的一個常見階段。這時候要檢測尿糖,確定孕婦血糖,預防糖尿病。

『叄』 尿常規化驗單怎麼看_尿常規正常參考值

不少公司都是有入職 體檢 一項,而入職體檢中都會有 尿常規 一項,但是尿常規化驗單你會看嗎?你知道怎麼看尿常規化驗單嗎?下面就是我給大家整理的尿常規的相關知識,希望對你有用!

怎麼看尿常規化驗單
1、尿色

正常尿液呈淡黃色的,異常的尿色有以下幾種:

1)深茶色尿膽紅素尿,多見於肝細胞性黃疸、阻塞性黃疸等;

2)紅色尿血尿,多見於 泌尿 系統 結石 、 腫瘤 、感染(包括結核)等;

3)啤酒樣至醬油色尿血紅蛋白尿,見於蠶豆病等;

4)乳白色尿乳糜尿、膿尿,常見於絲蟲病,或尿內含有大量無機鹽類結晶。

2、透明度

正常新鮮尿液,多數是清晰透明的,除放置過久和女性的尿可稍混濁外,尿液混濁多見於尿酸鹽結晶、乳糜尿、膿尿、血尿。

3、管型

正常尿液中僅含有極微量的白蛋白,沒有管型,或偶見少數透明管型。尿中出現管型,特別是顆粒管型、細胞管型都是腎臟實質 性病 變的標志,對診斷具有重要意義。

1)透明管型見於腎臟有輕度或暫時 性功能 改變時,如劇烈運動、高熱和心功能不全時,尿中可見少量透明管型;腎臟有實質性病變時,可見多量透明管型;

2)紅細胞管型見於急性腎小球 腎炎 、急性腎小管壞死、腎出血及腎移植急性排異反應;

3)白細胞管型見於腎臟有化膿性炎症,如急性腎盂腎炎、間質性腎炎等;

4)顆粒管型見於腎器質性病變,如慢性腎炎、葯物中毒引起的腎小管損傷;

5)蠟樣管型見於重症腎小球腎炎、慢性腎炎晚期,它的出現提示腎臟有長期而嚴重的病變;

6)脂肪管型是腎上皮細胞脂肪變性的產物,見於慢性腎炎及類脂性腎病等。

4、尿比重

正常范圍1.005~1.030。

尿比重受年齡、飲水量和出汗的影響,嬰幼兒的尿比重偏低。尿比重的高低,主要取決於腎臟的濃縮功能,故可作為 腎功能 試驗之一。

1)增高尿少時見於急性腎炎、高熱、心功能不全;尿增多時見於 糖尿病 ;

2)降低見於慢性腎小球腎炎、腎功能不全、尿崩症、大量飲水。

5、酸鹼度

正常范圍是4.6~8.0 。

尿的酸鹼度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飲食種類、服用的葯物及 疾病 類型。同尿比重一樣,該值只有在某些疾病中才有意義。

病理性酸性尿見於糖尿病性酸中毒、飢餓、嚴重 腹瀉 、 呼吸 性酸中毒、發熱等;而病理性鹼性尿多見於劇烈嘔吐、持續性呼氣過度、尿路感染等
尿 常規檢查 的意義
12小時尿沉渣計數介紹:

12小時尿沉渣計數是檢查夜間12小時尿內排出的紅細胞、白細胞和管型的數目,用以了解腎臟損害及尿路疾患的程度和病情的演變情況的一種檢驗方法。常用於尿沉渣鏡檢可疑而又不典型的病人,對診斷和鑒別診斷有重要作用。

12小時尿沉渣計數正常值:

紅細胞:0-50萬/12h。

白細胞及上皮細胞總數:100萬/12h。

透明管型:5000萬/12h。

12小時尿沉渣計數臨床意義:

異常結果:尿中細胞和管型可不同程度地增高,紅細胞可達1500萬~4000萬個,管型可達5萬~1000萬個,白細胞可達200萬~5000萬個。紅細胞或管型增加明顯,多見於腎炎。腎盂腎炎及其他尿路感染以白細胞增多為主。需檢查人群:各種腎炎病人、泌尿系統感染者, 前列腺炎 患者。

12小時尿沉渣計數 注意事項 :

不適宜人群:月經期的女性。檢查前禁忌:受試前的24小時內要少飲水,試驗日晚餐攝入的液體量應小於200毫升,留取從晚間8點鍾(先排空膀胱中的尿液)至次日晨8點鍾的全部尿液。控制患者受試時入水量主要是為了使尿液保持較高比重和滲透壓,在尿比重1.018以上的尿液標本內,細胞和管型能較好地保持其形態,否則,細胞和管型會在短時間內被破壞或變型,從而影響檢查的准確性。青春期後的女孩,在每次驗尿前應清洗外陰,防止陰道分泌物混入尿液。檢查時要求:驗尿容器要清潔,應預先加入防腐劑。

12小時尿沉渣計數檢查過程:

准確測量記錄12小時尿量,然後將全部尿混勻,再取20~50毫升送檢。
尿常規正常參考值
尿常規檢查單上的指標包括,白細胞、酮體、亞硝酸鹽、尿膽原、膽紅素、蛋白質、葡萄糖、尿比重、隱血、PH、維C這十一種。具體臨床意義如下:

1、尿白細胞(U—LEU)

正常人尿中有少數白細胞存在,離心尿每高倍鏡視野不超過5個。異常時,尿中含有大量白細胞,表示泌尿道有化膿性病變,如腎盂腎炎、 膀胱炎 及 尿道炎 等。

正常參考值:《5個/HP。

2、尿酮體(U-Ket)

正常參考值:陰性(-)。

3、尿亞硝酸鹽(NIT)

正常參考值:陰性(-)。

4、尿膽原(URO或UBG)

正常參考值:弱陽性。

5、尿膽紅素(U-BIL)

正常參考值:陰性(-)。

6、尿蛋白(R-PRO)

正常參考值:陰性(-)。

7、葡萄糖(U—Glu)

正常參考值:陰性(-),正常人尿內可有微量葡萄糖,每日尿內含糖量為0.1~0.3克,最高不超過0.9克,定性試驗為陰性。

8、尿比重(SG)

正常參考值:1-5歲1.010-1.014;5-8歲,1.010-1.019;8-14歲1.010-1.025;14歲以上至成人1.002-1.030。

9、尿酸鹼度(U—pH)

正常參考值:尿pH值(酸鹼度)在5.5~7.4之間,一般情況下在6.5左右。正常尿為弱酸性,也可為中性或弱鹼性,尿的酸鹼度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飲食種類、服用的葯物及疾病類型。

10、隱血(U—BLO)

正常人尿中可偶見紅細胞,離心沉澱後每高倍鏡視野不超過3個。

正常參考值:陰性(-)。

11、維C

正常參考值:陰性(-)。
尿常規檢查注意事項
尿常規檢查是常規體檢中很重要的一項。少 腎臟病 變早期就可以出現蛋白尿或者尿沉渣中有形成。做尿常規檢查它可直接、迅速地反映泌尿系統的情況,對及時發現泌尿系統疾病具有重要意義。在做尿常規檢查時,一般要注意以下幾點:

1、 收集 尿液的時間:任何時間排出尿都可以做常規化驗檢查。一般腎病病人為觀察前後結果則規定一律採用清晨起床第一次尿液送檢。

2、送檢尿量:做尿常規檢查送檢尿量一般為5~10ml至少達到一半尿杯的量。如要測尿比重則不能少於50ml。

3、尿標本必須清潔:女性應避開經期,因為經期體檢會影響尿常規檢查結果的准確性,同時,還應清洗外陰,勿混進白帶和 血液 。男性患者做尿常規檢查注意事項不要混入前列腺液等。

4、按排尿的先後次序,可將尿液分為前段、中段、後段。因前段尿和後段尿容易被污染,因此,做尿常規和尿細菌學檢查時,一般都留取中段尿。應使用清潔容器裝取尿液,如醫院提供的清潔尿杯。若尿液被白帶等污染,必須留取清潔尿標本重檢。

5、尿標本必須新鮮:尿液停放幾小時後,白細胞即可破壞而膿尿消失,葡萄糖被細菌分解,管型破壞,細胞溶解等問題出現,會影響檢查結果的准確性。

6、多次檢查。如果尿路感染者膿尿常呈間歇性,需要做多次尿常規檢查。

7、留尿標本應先排出一部分尿液棄去,以沖掉留在尿道口及前尿道的細菌,然後將中段尿留取送檢。

尿常規檢查作為腎臟病人最常做的 檢查項目 ,正確收集尿常規標本,對於保證檢查結果的可靠性十分重要。如果收集不正確,會直接影響到檢查結果,繼而影響診斷,後果很嚴重。尿常規正常參考值是多少呢?下面一起來了解下。

『肆』 教你如何看尿常規化驗單

腎臟內科最重要的幾個檢查,一個是驗尿看尿常規,一個是抽血看腎功能,還有就是特殊檢查。

今天先和大家聊一聊尿常規報告怎麼看?


『伍』 尿常規化驗單怎麼看

在我們的體檢項目中,有一項必檢的項目就是——尿檢,尿常規就是尿檢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尿常規的檢查能夠及時反映出我們的身體狀況,尤其是腎臟方面的問題,都能通過尿常規化驗單看出端倪。但是這個呢? 由於尿液系統與我們的神經系統、消化系統以及內分泌系統都密切相關,因此通過尿常規檢查,能夠提前了解到我們身體的哪個器官有出現問題的預兆。所以無論你現在覺得自己多麼健康,或者自我感覺多麼良好。定期檢查尿常規是非常有必要的。 不過許多人做完尿常規檢查,手裡拿著尿常規化驗單時,卻有些無措。很多英文,很多數字,還有一些符號都不明白是什麼意思,下面我們就來介紹一下怎麼看尿常規單: 尿常規化驗單中的英文代表什麼? 當我們拿到尿常規化驗單時,首先注意到的,就是一項項英文,這尿常規化驗單中的英文都代表什麼意思呢? ①SG--尿比重 ②pH--尿酸鹼度 ③LEU--尿白細胞酯酶 ④NIT--尿亞硝酸鹽 ⑤PR0--尿蛋白 ⑥GLU--尿葡萄糖 ⑦KET--尿酮體 ⑧BLD--尿潛血 ⑨BIL--尿膽紅素 ⑩ERY--尿紅細胞 另外,在這些項目後面的英文:Negative代表陰性、Positive代表陽性、Trace代表少量。 ?尿常規化驗單中的"+""-"是什麼意思? 在拿到尿常規化驗單時,我們經常會發現某些項目,比如尿蛋白或者尿葡萄糖後面,跟著一些數字,而後有有意義不明的加號和減號。尿常規化驗單上一些項目後面出現「+」或「+++」>>或數字,表明程度不同,這在醫學上叫陽性結果;相反,「─」就稱陰性結果。 其實在尿常規化驗單中,這些加減號意義重大。打個比方,拿GLU(尿葡萄糖)來說,正常情況下,在尿常規化驗單中,尿葡萄糖的正常結果應當是Negative(陰性)。但是如果出現了Trace(少量)、+、++甚至+++,以及Positive(陽性),則表示尿葡萄糖異常。如果在尿常規化驗單中出現這種狀況,那極可能是糖尿病所致。 ?尿常規能查出什麼病? 1)尿紅細胞異常。如果在尿常規化驗單中,尿紅細胞顯示超過有3個"+",代表泌尿系統有炎症、結石護著腎炎等病症。當然,對於女性來說,尿常規檢查應當避開月經期,以免尿紅細胞呈假陽性。 2)尿蛋白異常。如果在尿常規化驗單中,尿蛋白的後面帶有"+",很可能表示出現了腎臟病變。不過也不一定那麼嚴重,因為在劇烈運動過後,或者情緒過於激動,又或者嚴重尿路感染的患者,都會出現尿蛋白異常的現象。 3)尿葡萄糖異常。倘若在尿常規化驗單中,發現尿葡萄糖呈陽性的話,極有可能是因為糖尿病,或者是甲亢所造成的。另外,也可能是因為胰腺炎或者嚴重腎功能不全等情況造成。 4)另外,在看尿常規化驗單時:尿潛血出現異常,則代表泌尿系統有出血,這多見於泌尿系統結石或者泌尿系統感染。如果尿亞硝酸鹽出現已成,則說明腸桿菌感染所致。 總體來說,並不困難。比如尿比重,以及尿酸鹼度是用數字來表示結果的,其餘幾項指標可以用陰性或者陽性來表示結果。不過,溫馨提醒:對於尿常規化驗單中任何一項異常的指標,最好不要輕易放過,它很可能就是某些重大疾病的先兆。

『陸』 尿常規檢查數據怎麼看

目前,中國成年人慢性腎臟病的患病率已跟歐美、日本持平,約為10﹪。而尿常規檢查最為基礎的體檢項目。它可直接、迅速地反映泌尿系統的情況,對及時發現泌尿系統疾病具有重要意義。
下面簡單的介紹一下:
一、泌尿方面:
尿白細胞檢查:正常呈現陰性。
尿中白細胞多為炎症感染時出現的中性粒細胞。已發生退行性改變,形態不規則,結構模糊,又可稱膿細胞,是急慢性腎盂腎炎、膀胱炎等泌尿道感染。
亞硝酸鹽檢查:正常呈現陰性。
某些泌尿系統存在的細菌可以將尿中蛋白質代謝產物硝酸鹽還原為亞硝酸鹽。因此,測定尿液中是否存在亞硝酸鹽,就可以快速知道泌尿系細菌感染的情況。
二、腎臟方面:
蛋白尿檢查:通常情況下,健康人尿常規檢查時尿蛋白指標顯示為陰性,即()。
如果尿常規的化驗單上蛋白尿項目表明,則說明身體正常。若尿常規化驗單上標示陽性,如蛋白尿+、蛋白尿++、蛋白尿+++,則說明腎臟出現了異常。尿蛋白++++++說明尿中蛋白的含量,一般來說+越多則從腎臟漏出的蛋白也多,但在病理情況下+越多病情越重的說法不成立。
尿沉渣檢查:正常呈現陰性。
通過對尿紅細胞形態分析來了解紅細胞的來源。正常紅細胞的形態像一個盤子,中間有一個凹陷。如果紅細胞形態異常,考慮紅細胞來源於腎臟。如果尿中有紅細胞,且同時有管型尿或每天有大於1克的蛋白尿,已經可以確定腎臟疾病的存在。
對於健康檢查全面性很重要,血尿常規是基礎,更高端的檢查設備是通向健康的捷徑。因此,請不要隨意放棄任何一項檢查。點擊免費咨詢,與在線專家交流
責任編輯:WJ
想直接電話咨詢的客戶,不收取任何費用,24小時服務。
由權威專家為你解答體檢相關問題,根據你的情況給予專業的個性化指導意見。
網上快捷預約,VIP一對一陪護,減少排隊等待時間,方便快捷。

『柒』 看懂尿常規檢查報告的方法 尿常規及相關試驗

尿液 常規檢查 是 健康 體檢 的重要項目,它不僅可反映 泌尿 系統 疾病 ,對 糖尿病 、黃疸肝炎、膽道梗阻等多種疾病的篩選也有重要意義。看懂 尿常規 檢查 報告 的方法有哪些呢?本文是我整理看懂尿常規 檢查報告 的方法的資料,僅供參考。

看懂尿常規檢查報告的方法
尿常規項目檢查包括分析尿中白細胞、紅細胞、尿蛋白、尿糖、尿比重和酸鹼度等。當你拿到尿常規項目結果分析時,主要看“+”和“-”。如果全是“-”,你就該樂了,說明一切正常;“+”則說明有問題,那麼這些異常究竟是什麼原因呢?

1、尿蛋白異常:

尿蛋白+是 腎炎 、腎病綜合征的標志。不過你別怕,嚴重尿路感染、劇烈運動也會出現尿蛋白。張琳琪教授說,檢驗報告中+的多少和尿 中蛋白的量有一定關系,要想明確診斷,還需查24小時尿蛋白定量,以診斷屬於哪一種腎病,還可以判斷病情輕重。

2、白細胞異常:

尿常規白細胞如果出現大量+,提示有泌尿系感染,或 結石 、結核等。如果病人有典型的尿頻、尿急、尿痛症狀,基本可以判斷為尿路感 染。對於反復發作的慢性尿路感染, 用葯 前最好做個尿細菌培養。根據培養出的致病菌和葯敏實驗結果,選擇有效抗生素治療。

3、紅細胞異常:

正常人尿中沒有紅細胞(或偶見),如果尿常規出現紅細胞,並超過3個+,提示有泌尿系炎症、結石、 腫瘤 、腎炎等。需要注意的是,女性查出尿中紅細胞,要看是否在月經期,以避免假陽性。

解讀尿常規檢查報告

1.尿蛋白(PR0)

正常尿常規檢查一般無蛋白,或僅有微量。尿蛋白增多並持續出現多見於 腎臟疾病 。但發熱、劇烈運動、妊娠期也會偶然出現尿蛋白。故尿中有蛋白時需追蹤觀察明確原因。

2.尿糖(GLU)

尿糖陽性要結合臨床分析,可能是糖尿病,也可能是因腎糖閾降低所致的腎性糖尿,應結合 血糖 檢測及相關檢查結果明確診斷。由於尿中維生素C和阿斯匹林能影響尿糖結果,故查尿糖前24小時要停服維生素C和阿斯匹林。

3.尿紅細胞(RBC)

每個高倍顯微鏡視野下,尿液紅細胞超過5個以上,稱為鏡下血尿;大量紅細胞時,稱“肉眼血尿”,可見於泌尿系統炎症、感染、結石、腫瘤等,應加重視,並立即到泌尿專科進一步檢查,以明確血尿的部位和原因。

4.尿白細胞(WBC)

每個高倍顯微鏡視野下,尿液白細胞超過5個以上,稱白細胞尿,大量白細胞時,稱膿尿,它表示尿路感染,如腎盂腎炎、 膀胱炎 、 尿道炎 等。

5.尿上皮細胞(SPC)

尿液中有少量上皮細胞臨床意義不大;大量出現時,如能排除陰道分泌物污染,就要考慮泌尿系統炎症存在。此時,如加做尿上皮細胞形態檢查,可確定上皮細胞的來源。

6.尿管型(KLG)

尿中出現管型,特別是顆粒管型、細胞管型都是腎臟實質 性病 變的標志。

7.尿潛血(ERY)

正常情況尿潛血試驗陰性。尿潛血陽性同時有蛋白者,首先考慮腎臟疾病和出血性疾病,可進一步做 腎功能 檢查;如尿蛋白陰性應到有關專科查明出血部位和性質。一般認為,下尿道出血因紅細胞未被破壞,潛血可不明顯。

8.尿膽原(UBG)、尿膽紅素(BIL)

尿膽原和尿膽紅素陽性,多提示有黃疸存在,有助於黃疸的診斷和鑒別診斷。

9.尿亞硝酸鹽(NIT)尿亞硝酸鹽主要用於尿路感染的過篩試驗。新鮮尿時亞硝酸鹽呈陰性,如標本放置時間過久或有細菌生長繁殖可呈假陽性

正常尿液中含有微量蛋白質(24小時尿蛋白定量<150mg),普通檢測方法不能發現,檢查結果為陰性。超出此范圍則可檢出,稱為蛋白尿。但由於尿蛋白試驗只是測定一次尿的結果,易受尿液濃縮及稀釋程度的影響,常常不能准確反映蛋白尿的程度。

當腎小球、腎小管發生病變時,如各期腎炎、腎病以及高 血壓 發生腎動脈硬化時,均可出現蛋白尿;各種細菌性感染,如腎盂腎炎、腎結核、 敗血症 等亦可出現蛋白尿;非感染性疾病,如腎結石、多囊腎、腎澱粉樣變性以及休克、嚴重肌肉損傷、發熱、黃疸、甲狀腺功能亢進、 溶血 性 貧血 及 白血病 等,也可出現蛋白尿。

生理性蛋白尿常見於食高蛋白飲食後,精神激動、劇烈運動、長時間受寒、妊娠等,都可能出現暫性的蛋白尿,但尿蛋白定性一般不超過+。

一般說來,持續性的蛋白尿往往代表腎臟有病變。尿蛋白的多少反映了病變程度,臨床可據此作療效觀察。然而,需要特別指出的是,腎小球病變到了晚期,由於大量腎單位廢損,使蛋白濾出減少,尿蛋白檢查反而減少或消失,這並不代表 腎臟病 變的減輕。 中醫 治療腎病——獨樹一幟

血尿、蛋白尿雖然是判斷腎臟病病情嚴重程度及其預後的重要指標,但是腎病患者不能一葉障目。數值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病情能得到真正好轉。只要病情得到控制,潛血、尿蛋白數值 自然 會降下來。但現在有一些患者捨本逐末,一雙眼睛死盯著數值不放,必然導致只見樹木不見森林的後果。要想真正恢復健康,治病於本是最重要的。這就要求患者必須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徹底治癒腎病。
尿常規及相關試驗
(一)尿常規檢查

尿液由腎臟生成,經輸尿管、膀胱及尿道排出體外。

1.尿量(VOL)

【參考值】 成人:(1.0~1.5)L/24 h或1 ml/(h•kg體重):小兒按kg體重算比成人多3~4倍。

【臨床意義】

(1)尿量減少:①生理性:飲水少、出汗多等。②病理性:見於腎炎、 尿毒症 、腎功能衰竭、休克、高熱、脫水、嚴重 燒傷 、心功能不全等。

(2)尿量增多:①生理性:出汗少、飲水過多、飲濃茶、酒精類、精神緊張。②病理性:尿崩症、糖尿病、慢性腎炎等。

2.顏色(COL)

【參考值】 透明無色,淡黃色或琥珀黃色。

【臨床意義】

乳白色為乳糜尿,有時與小血塊並存,常見於絲蟲病;灰白色雲霧狀渾濁為膿尿,常見於泌尿系化膿性感染;混濁多為無機鹽結晶;紅色雲霧狀渾濁為血尿,常見於腎臟腫瘤、急慢性腎炎、腎結石、腎結核等;暗褐色、黑色尿為血紅蛋白尿,常見於陣發性血紅蛋白尿症、溶血性貧血、瘧疾、蠶豆病等;深黃色尿為膽紅素尿,常見於阻塞性黃疸、肝細胞性黃疸等;黃綠色為綠膿桿菌尿,常見於泌尿系統綠膿桿菌感染。

3.相對密度(SG)

密度原稱尿比重,主要用於了解腎臟濃縮能力。

【參考值】 成人隨機尿液:1.003~1.035。晨尿:>1.020。 新生兒 隨機尿液:1.002~1.004。

【臨床意義】

(1)密度升高:表示尿液濃縮,見於①生理性:禁水、大量出汗等。②病理性:蛋白尿、驚厥、腎脂肪變性、急性腎小球腎炎、心力衰竭、高熱、脫水、周圍循環障礙及使用造影劑等。

(2)尿密度降低:表示腎濃縮功能減退,見於①生理性:如大量飲水。②病理性:尿崩症、慢性腎炎、尿毒症、急性腎炎多尿期、原發性醛固酮增多症、膠原性疾病、蛋白 營養 不良等。等張尿:腎實質有嚴重損害時,尿密度一般固定在1.010左右,呈等張尿,主要見於尿毒症。

4.尿蛋白(PRO)

健康成人24小時尿中排出蛋白質總量為(80±24)mg,如24小時尿液中蛋白質含量超過1 50 mg,稱為蛋白尿,分為生理性蛋白尿和病理性蛋白尿。生理性蛋白尿指泌尿系統無器質性病變,尿內暫時或一過性出現蛋白質。病理性蛋白尿是指泌尿系統發生器質性病變,尿中蛋白質持續超過l 50 mg/24 h’。病理性蛋白尿是腎臟疾病的可靠依據。

【參考值】 定性:陰性。定量:10~150 mg/24 h尿。

【臨床意義】

(1) 生理性蛋白尿

①功能件蛋白尿:劇烈運動、高熱、寒冷、 神經 緊張等引起的蛋白尿,蛋白定性一般不超過一個“+",多由於腎缺血、腎血管痙攣或充血導致腎小球通透性增加所致。②體位性蛋白尿:脊柱前凸或長時間站立時,在腎靜脈受壓導致腎靜脈壓升高.通過腎小球濾過的蛋白質吸收不良引起,體位性蛋白尿定性試驗有時高達“++”,此種蛋白尿經卧床休息後可消失,多見與 兒童 和青年。部分病例是早期腎炎的反映。③攝食性蛋白尿:如注射小分子量蛋白質或一次食人大量蛋白質。

(2) 病理性蛋白尿:

①小球疾病:如急性腎小球腎炎、狼瘡性腎炎、過敏性 紫癜 腎炎、糖尿病腎病等。②腎小管疾病:如活動性腎盂腎炎、間質性腎炎、妊娠高血壓綜合征、重金屬(汞、鎘、鉍。中毒及應用某些葯物等。③腎臟病變同時累及腎小球和腎小管時,尿中低分子和高分子蛋白質均大量增多,是腎功能不全的指征,見於慢性腎小球腎炎、慢性腎盂腎炎等。④嚴重泌尿系感染、急性溶血性疾病、多發性骨髓瘤、巨球蛋白血症等。

5.尿糖(GLU)

生理情況下,正常人血糖濃度維持在相對穩定水平,尿中可有微量葡萄糖,濃度為0.3~0.8 mmol/L,由於腎小管近曲小管對葡萄糖分子的重吸收,晨尿或空腹尿定性試驗陰性,尿糖定性陽性稱為糖尿,是診斷糖尿病的重要線索。

【參考值】 定性:陰性。

【臨床意義】

(1)生理性糖尿:生理性糖尿是由於腎小球濾過增加,腎小管相對吸收減少所致,見於一次攝人大量糖類,靜脈注射葡萄糖、精神過度緊張、情緒激動、妊娠等。

(2)病理性糖尿:①糖尿病。②腎性糖尿:見於家族性糖尿、慢性腎炎、腎病綜合征、新生兒糖尿等。③其他:甲狀腺功能亢進、腎上腺腫瘤、顱腦外傷、腦血管意外、垂體瘤、急性心肌梗死等也可

出現尿糖陽性.尿糖檢測的假陽性或假陰性:尿液被強氧化劑、雙氧水等污染時可產生尿糖假陽性c大量水楊酸鹽、高比重尿、尿酮體>400 mg/L或久置的標本可引起尿糖假陰性,應特別注意高濃度維生素C對葡萄糖造成的假陰性。

6.尿酮體(KET)

酮體是脂肪酸的分解產物,包括丙酮、乙醯乙酸、p一羥丁酸。正常人尿中酮體含量極少,一般定性試驗為陰性。

【參考值】 尿酮體定性:陰性。定量:丙酮3 mg/24 h。

【臨床意義】

(1)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本病一般尿酮的升高先於血酮,故尿酮檢查對診斷重症糖尿病極為重要。

(2)非糖尿性疾病:嚴重飢餓、劇烈嘔吐、嚴重 腹瀉 、脫水、子癇、營養不良、劇烈運動、全身麻醉、腎小管功能不全等病人,因鹼質丟失過多、有機酸相對增多,可大量縮合成酮體,由尿中排出,使酮體呈陽性。 ‘

7.尿膽紅素(BIL)

膽紅素為橙黃色化合物,血漿中有3種:未結合膽紅素、結合膽紅素和δ-膽紅素。結合膽紅素相對分子質量小,溶解度高,可通過腎小球濾膜由尿排出。正常人血中結合膽紅素含量很低,濾過量極少。

【參考值】 定性:陰性。

【臨床意義】

尿膽紅素檢測主要用於黃疸的診斷和黃疸類型的鑒別診斷。尿膽紅素陽性,常見於肝實質或阻塞性黃疸病。

8.尿膽原(UBG) ’

結合性膽紅素排入腸腔轉化為尿膽原,從糞便排出為糞膽原。大部分尿膽原從腸道重吸收經肝轉化為結合膽紅素再排人腸腔,小部分尿膽原從腎小球濾過或腎小管排出後即為尿膽原。

【參考值】 定性:弱陽性,尿1:20稀釋為陰性。定量:1~4 mg/24 h。

【臨床意義】

(1)尿膽原增多,常見於病毒性肝炎、溶血性黃疸、心力衰竭、 腸梗阻 、內出血、 便秘 等病症。

(2)尿膽原減少,多見於長期應用抗生素、阻塞性黃疸等。

9.隱血試驗(BLD)

尿液分析儀檢測的尿B LD是指尿液中紅細胞和(或)紅細胞變形裂解後溢出的血紅蛋白,因此BLD報告的陽性程度往往高於顯微鏡檢查的紅細胞數。正常人尿液中可有極少量陳舊紅細胞,偶爾引起B LD的微弱陽性,成年女性由於白帶污染常引起B LD的弱陽性

【參考值】 陰性。

【臨床意義】

尿BLD陽性見於急性腎小球腎炎、尿路感染、結石、結核、腫瘤、血管畸形及出血性疾病等,以上疾病的顯微鏡檢查多可查見數量不等的紅細胞。而有些情況的BLD陽性,顯微鏡多查不到紅細胞,稱血紅蛋白尿,見於陣發性睡眠性血紅蛋白尿、寒冷性血紅蛋白尿、大面積燒傷、瘧疾、病毒性感染、急性溶血性疾病等。臨床上,對於一些臨床無症狀而BLD陽性者,應注意定期復查。

10.酸鹼性(pH)

即尿液pH值。

【參考值】 尿pH值(酸鹼性)為5.5~7.4,一般情況下為6.5左右.

【臨床意義】

(1)生理因素對pH的影響:①飲食:攝食大量肉類及混合性食物,pH降低;攝食大量蔬菜、水果,pH升高。②劇烈運動、大汗、應激狀態、飢餓時,pH降低。,

(2)病理變化:①pH降低見於代謝性酸中毒、 痛風 、糖尿病、腎結石、壞血病等。②pH升高見於鹼中毒,原發性醛固酮增多、膀胱炎等。

11.尿液顯微鏡檢查

尿液及其沉渣的顯微鏡檢查,主要觀察尿液中的有形成分,如紅細胞、白細胞、上皮細胞、管型,細菌及尿液中的各種結晶等,是診斷泌尿系統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

【參考值】 紅細胞:<3個/高倍鏡視野;白細胞:<5個/高倍鏡視野;腎小管上皮細胞:偶見(但在新生兒較多見)/高倍視野;鱗狀或移行上皮細胞:偶見/高倍視野;透明管型:<或等於1個/低倍鏡視野;其他管型:無;結晶:少量(非病理性結晶,如磷酸鹽、尿酸、草酸鈣等結晶)。

【臨床意義】

(1)紅細胞:>3個/高倍鏡視野即為鏡下血尿。增多:見於泌尿系統的炎症、腫瘤、結石等。如以形態異常的紅細胞為主,提示腎性疾病,但也見於全身性疾病,如特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 血友病 、再生障礙性貧血、系統性 紅斑狼瘡 等,以及泌尿系統鄰近器官的疾病,如 前列腺炎 、 盆腔炎 等。女性病人月經期及月經期前後的幾天中,都可出現紅細胞,此為生理性,應注意排除。

(2)白細胞:>5個/高倍鏡視野即為鏡下膿尿。增多:主要見於泌尿系統的感染,如腎盂腎炎、膀胱炎、尿道炎等;也可見於泌尿系統鄰近器官疾病,如前列腺炎、 陰道炎 、盆腔炎等.

(3)腎小管上皮細胞:腎實質損害時,如腎小球腎炎,可見較多的腎小管上皮細胞,腎小管上皮細胞的出現與腎小管壞死及腎移植排斥反應和間質腎炎有關。泌尿系統炎症時,還可見較多鱗狀上皮細胞和移行上皮細胞。

(4)管型:出現管型表示腎實質損害,見於急性或慢性腎小球腎炎、腎功能衰竭等。出現紅細胞管型,提示腎性出血,可見於急性腎小球腎炎、腎出血、急性腎小球壞死、腎梗死、惡性高血壓等。出現白細胞管型,提示腎實質有細菌感染性病變,如急性腎盂腎炎、腎膿腫等,特別有助於腎盂腎炎與膀胱炎鑒別,後者為陰性。顆粒管型,正常人尿中無粗顆粒管型。細顆粒管型可偶見於運動後,顆粒管型的出現和增多,提示腎臟有實質性病變,表明腎疾病的惡化或進入晚期。蠟樣管型的出現提示腎小管有嚴重病變,預後差,如慢性腎小球。腎炎晚期、尿毒症、腎功能不全等。出現脂肪管型提示腎小管損傷、腎小管上皮細胞發生脂肪變性,如亞急性腎小球腎炎、慢性腎小球腎炎、中毒性腎病等,尤其多見於腎病綜合征.

『捌』 尿液化驗單怎麼看

做尿常規檢查所得結果寫在一張紙上,這張紙就叫尿常規化驗單。尿常規化驗單上的指標包括:酸鹼度(pH)、尿比重(SG)、尿膽原(URO)、隱血(BLO)、白細胞(WBC)、尿蛋白(PRO)、尿糖(GLU)、膽紅素(BIL)、酮體(KET)、尿紅細胞(RBC)、尿液顏色(GOL)。 化驗指標 白細胞、酮體、亞硝酸鹽、尿膽原、膽紅素、蛋白質、葡萄糖、尿比重、隱血、PH、維C這十一種。具體臨床意義如下: 1、尿白細胞(U—LEU) 正常人尿中有少數白細胞存在,離心尿每高倍鏡視野不超過5個。異常時,尿中含有大量白細胞,表示泌尿道有化膿性病變,如腎盂腎炎、膀胱炎及尿道炎等。 正常參考值:90%,批內和批間RSD2500毫升為多尿,

『玖』 尿常規化驗單怎麼看 詳細

拿著一份尿常規化驗單,看著那一大堆符號和數字,該從何看起呢?下面 目前,尿常規檢查一般包括:尿色、尿透明度、管型、尿比重、酸鹼度、 紅細胞、尿潛血、白細胞、尿蛋白、尿糖、亞硝酸鹽、酮體、膽紅素、尿膽原 等。尿常規檢查單上一些項目後出現「+」「++」「+++」符號或數字,表明程 度不同,這在醫學上叫陽性結果,通常都是異常的;相反「-」就代表是陰性結 果,是正常的。 正常尿液呈淡黃色、清晰透明,沒有管型。在這里介紹一下尿常規化驗單 中一些重要的項目。 尿比重正常范圍1.005~1.030,受年齡、飲水量和出汗的影響,尿比重的 高低主要取決於腎臟的濃縮功能,可作為反映腎功能的試驗之一。 尿液酸鹼度正常范圍是4.6~8.0,取決於飲食種類、服用的葯物和疾病類 型,該值只在某些疾病中才有意義。 在臨床上,尿液中有重要意義的細胞為紅細胞和白細胞。正常人尿液中可 偶見紅細胞,沉澱後一般不超過 3 個。血尿可見於急、慢性腎炎,泌尿系炎症、 結石、腫瘤等,應加以重視,可進一步行尿液紅細胞形態分析、尿三杯試驗、 泌尿系統B 超等檢查,以明確血尿的部位和原因。 正常人尿液中有少數白細胞存在,如果尿液中含有大量白細胞,則表示泌 尿道有炎症,如腎盂腎炎、膀胱炎或尿道炎等。 尿蛋白正常為陰性,在發熱、劇烈運動、妊娠期也會偶然出現蛋白尿。病 理性蛋白尿常見於慢性腎小球腎炎、糖尿病腎病、狼瘡性腎炎等,需進一步檢 查血液相關指標。 尿潛血試驗正常情況為陰性,尿潛血陽性的意義需結合尿紅細胞鏡檢、尿 蛋白情況等綜合判斷。 尿糖正常值為陰性,尿糖陽性多見於糖尿病、腎性糖尿病等,需要提醒的 是不能僅依靠尿糖陽性診斷糖尿病,需結合血糖等指標明確。 新鮮尿中亞硝酸鹽呈陰性,陽性則提示有尿路感染,如標本放置過久或有 細菌生長繁殖可呈假陽性。

『拾』 怎麼看尿常規化驗單

做尿常規檢查所得結果寫在一張紙上,這張紙就叫尿常規化驗單。尿常規化驗單上的指標包括:酸鹼度(pH)、尿比重(SG)、尿膽原(URO)、隱血(BLO)、白細胞(WBC)、尿蛋白(PRO)、尿糖(GLU)、膽紅素(BIL)、酮體(KET)、尿紅細胞(RBC)、尿液顏色(GOL)。 尿常規化驗單是分析接受尿常規檢查者的身體狀況的重要依據。以下以表格來說明各指標的意義: 名稱 正常 異常 酸鹼度(pH) 4.6~8.0(平均值6.0) 增高常見於頻繁嘔吐、呼吸性鹼中毒等 酸鹼度(pH) 4.6~8.0(平均值6.0) 降低常見於酸中毒、慢性腎小球腎炎、糖尿病等 尿比重(SG) 1.015~1.025 增高多見於高熱、心功能不全、糖尿病等 尿比重(SG) 1.015~1.025 降低多見於慢性腎小球腎炎和腎盂腎炎等 尿膽原(URO) <16 超過此數值,說明有黃疸 隱血(BLO) 陰性(-) 陽性(+)同時有蛋白者,要考慮腎臟病和出血 白細胞(WBC) 陰性(-) 超過五個,說明尿路感染 尿蛋白(PRO) 陰性或僅有微量 陽性提示可能有急性腎小球腎炎、糖尿病腎性病變 尿糖(GLU) 陰性(-) 陽性提示可能有糖尿病、甲亢、肢端肥大症等 膽紅素(BIL) 陰性(-) 陽性提示可能肝細胞性或阻塞性黃疸 酮體(KET) 陰性(-) 陽性提示可能酸中毒、糖尿病、嘔吐、腹瀉 尿紅細胞(RBC) 陰性(-) 陽性提示可能泌尿道腫瘤、腎炎尿路感染等 尿液顏色(GOL) 淺黃色至深黃色 黃綠色、尿渾濁、血紅色等就說明有

閱讀全文

與尿液檢查數據怎麼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it技術教育哪裡好 瀏覽:849
資質和信用信息系統怎麼下載 瀏覽:405
如何做一個物流信息部 瀏覽:873
審核中的小程序在哪裡 瀏覽:399
友愛職業技術學院多少個班 瀏覽:515
代理商是怎麼工作的 瀏覽:638
哪裡能查業主信息 瀏覽:271
程序員吃什麼提升自己 瀏覽:295
產品和儀器如何選擇 瀏覽:775
代理權授予范圍及方式有哪些 瀏覽:104
休市為什麼可以交易股票 瀏覽:999
如何創建數據宏 瀏覽:647
紅字發票信息多久審核通過 瀏覽:467
autostart程序是什麼 瀏覽:603
嬌韻詩都有哪些產品 瀏覽:241
西寧市賣舊書籍市場在哪裡 瀏覽:553
江西技術電子產品哪個好 瀏覽:825
如何把地圖做成數據 瀏覽:637
kbaby童裝怎麼代理 瀏覽:606
納米技術未來會發展到什麼階段 瀏覽:4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