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中國當代著名記者都有那些
1,穆青。
新華通訊社原社長、當代著名新聞記者穆青,他的新聞作品、新聞主張和新聞實踐,均為20世紀中國新聞史上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原名穆亞才,祖籍河南開封杞縣,為了生計,舉家隨祖父遷到安徽蚌埠。曾擔任學校進步團體「文學藝術同盟」主席,出版文藝刊物《群鷗》。
從事新聞工作50多年,他勤學苦練,不懈進取,足跡遍及大江南北和世界各地,寫了多篇在我國新聞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新聞佳作,為我國新聞隊伍建設付出了辛勤勞動。穆青於2003年10月11日凌晨3時20分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2歲。
2,陳柏生。
1926年出生,194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43年畢業於清華大學中文系。同年赴晉察冀解放區。《人民日報》高級記者,采訪開國大典的人民日報記者之一。
3,彭迪。
國際新聞記者、國際問題評論員。江西萍鄉人。1920年10月14日生。1944年在成都燕京大學歷史系肄業。從事新聞記者工作近40年,發表了大量國際新聞、通訊和評論。1979~1984年在美國所寫作品已輯為《彭迪國際評論選》出版。所寫評論文章尖銳潑辣,邏輯嚴密,獨具風格,在國內外讀者中有一定影響。
4,紀希晨。
原名松曉,河南伊川人。1937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38年赴延安,先後在陝北公學、中央黨校學習。曾任晉綏邊區《抗戰日報》、《晉綏日報》和新華通訊社雁門分社編輯、駐成都辦事處主任,《人民日報》西南記者站負責記者,新華社四川分社第一社長,《人民日報》記者部副主任。
5,閭丘露薇。
1997年開始在鳳凰衛視擔任記者、主持人。1999年在浸會大學獲得傳播學碩士學位。2001年,在美國華盛頓現場報道美國總統的就職儀式,並成為全球首位進入阿富汗腹地喀布爾采訪的華人女記者。2002年,成為惟一一位三進阿富汗的華人女記者。
『貳』 新聞工作者都有哪些職位
這要看是那一類的新聞單位。
相同的職位有:記者、采編、攝影、文字編輯、圖片編輯、校對、主編、責任編輯、審編、總編。
廣播電視的還有:播音、主持、攝像、剪輯、音頻後期、視頻後期、動畫、導播、燈光、劇務、策劃、製片、監制、總控、傳輸、覆蓋、發射、網路、機務、設備.......
網頁網站新聞的有:網頁美化、網頁製作、資料庫、網管、維護……
報社雜志的有:排版、印刷、發行…………
還有公共職位的:行政管理、人事管理、後勤、財務、政工、黨政、工會......
職位是很多的,每個新聞單位,至少有三四十種不同的專業和職位。
『叄』 中國比較有名的新聞采訪記者或新聞采訪類主持人都有哪些
柴靜肯定算個,她采訪了那個點擊治療網癮的案子
『肆』 中外著名記者有哪些
1、奧莉婭娜·法拉奇
奧莉婭娜·法拉奇,義大利女記者,作家。1929年6月29日生於佛羅倫薩。她1950年任《晚郵報》駐外記者。
1967年開始任《歐洲人》周刊戰地記者,采訪過越南戰爭、印度和巴基斯坦戰爭、中東戰爭和南非動亂。兩次獲得聖·文森特新聞獎,一次獲得班卡瑞拉暢銷書作者獎。她還獲得美國芝加哥哥倫比亞學院名譽文學博士學位。
2、安娜·路易斯·斯特朗
安娜·路易斯·斯特朗 ,女, 美國人,是美國進步女記者與作家。她年青時就積極參加進步的社會活動,致力於兒童福利事業和工人運動。她積極反對帝國主義的第一次世界大戰。
斯特朗1885年11月24日在美國內布拉斯加州費倫德城出生。早年就學於奧伯林學院。1908年獲芝加哥大學哲學博士學位。曾5次至中國訪問。72歲時,沖破重重阻力於中國定居。
3、哈里森·索爾茲伯里
哈里森·索爾茲伯里,美國著名作家和記者,曾任《紐約時報》副總編輯、全美作家協會主席。
在漫長的記者和文學創作生涯中,為反映20世紀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付出了巨大心血,足跡遍及歐洲、蘇俄和遠東各主要戰場,以其犀利的目光、鮮明的觀點和嫻熟的文筆,揭露了法西斯侵略者的罪行及其政治、軍事內幕。其作品被譯為多種文字,聲名遠揚世界各國。
4、趙超構
趙超構(1910.5.4 - 1992.2.13),原籍浙江文成,生於浙江瑞安(今文成縣)。早年就讀於上海中國公學。中國著名新聞記者,專欄作家。筆名林放。
新中國成立後,主持《新民晚報》工作。曾任中華全國新聞工作者協會副主席、上海市政協副主席等職。著有《延安一月》、《未晚談》、《林放雜文選》等。
5、黃幼公
黃幼公,越南華裔,美國公民,著名攝影師。黃幼公1951年3月29日出生在越南隆安,1966年加入美聯社越南胡志明市記者站。 獲得過美國新聞最高獎「普利策獎」。2007年,他拍攝的帕麗斯希爾頓入獄前痛哭的照片又一次引起世界轟動。
『伍』 中國當代有哪些著名記者
因為你要過世的,
稍微早點的有黃遠生、邵飄萍等。
稍微近點的有范長江、穆青等。
范長江
范長江是我國現代著名記者。他曾領導過新聞團體、通訊社、報社、新聞學校,為我國新聞事業培養了大批人才。全國解放初期,他任新華社副總編輯、《人民日報》社社長、新聞出版總署副署長等職,是新中國新聞事業創始人之一。
范長江的生活道路極其艱辛,且充滿著驚險和傳奇色彩。他年輕時受大革命影響,參加反帝愛國運動。在重慶大屠殺中,從死屍堆里爬出來,又奔向革命中心地武漢,加入賀龍的革命軍,在南昌舉行武裝起義。「九·一八」事變時,范長江赴抗日運動蓬勃開展的北平求職未成,以制豆漿、送牛奶為生。後來他到熱河、察哈爾慰問前方將士,曾兩次被日軍逮捕,幾乎送命。但他愛國之心未變,終以筆桿為武器,以記者為職業赴西北考察,沒有工資,旅費自籌,生活、安全沒有保障。在通訊中,他報道了紅軍的真實情況,揭露了西北重重黑幕,從而轟動全國,一舉成名,西安事變時,周恩來稱贊他的通訊說:「我們驚異你對我們行動的研究和分析」。胡愈之贊譽他的通訊集《中國的西北角》和後來斯諾的《西行漫記》一樣,「是一部震撼全國的傑作。
范長江在采訪活動中,不畏艱險。他曾穿過罕無人跡的原始森林,夜宿野獸出現的地區,翻越空氣稀薄的雪山。在川西北,他眼見糧斷鹽缺、餓殍遍野的慘狀;目睹抗日有功的19路軍健兒,被貶到叢山峻嶺中充當內戰炮灰。為了探明日本西侵的真實情況,他化裝去居延海探訪,又騎駱駝橫穿沙漠返回歸綏,沿途風餐露宿,皮膚乾裂、潰爛。抗戰爆發後,他不顧敵機轟炸,冒著敵人炮火,采訪盧溝橋、南口、台兒庄、徐州等戰場,以最生動、深入的材料,報道讀者最關心的事件,因而他的通訊也最受讀者歡迎。
范長江以社會活動家的本領,使他的采訪活動進入較高層次。他與上自黨政首腦、將軍大員、王公貴族,下至工友店員、商人小販、黎民百姓各階層人士都能廣泛往來,有的還能深入交談。因而他的信息靈敏,渠道暢通。這使他能夠較准確地分析形勢,掌握動向。他是我國新聞工作者的楷模。
1970年10月23日,范長江被林彪、「四人幫」迫害致死。1978年12月中共中央為他平反昭雪。1988年,中國記協作出決定,設立範長江新聞獎基金會,以獎勵優秀的新聞工作者,開拓新聞事業的未來。
一代著名記者——穆 青
穆青,祖籍河南杞縣,1921年生於安徽蚌埠。青少年時期受進步思想的影響,於1937年參加八路軍從事宣傳工作,1940年到延安,並就讀於魯迅藝術學院。1939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42年起到中共中央機關報《解放日報》當記者,開始了他長達半個多世紀的新聞生涯。無論是在戰爭年代還是新中國成立後,他都有催人奮進的新聞力作問世。在擔任新華社社長的十餘年間,他為強化新華社的國家通訊社職能,並建成有影響的世界性通訊社,付出了大量心血,做出了重要貢獻。他生前任中華全國新聞工作者協會名譽主席。
穆青一生撰寫和創作了大量新聞文字和攝影作品,新聞史上許多不朽的名篇都與他的名字連在一起。他采寫和參與采寫的《雁翎隊》《縣委書記的榜樣——焦裕祿》《為了周總理的囑托》《歷史的審判》等新聞名篇,膾炙人口,廣受贊譽,影響了中國幾代讀者。他還出版有《穆青散文選》、《新聞工作散論》、《十個共產黨員》、《彩色的世界》等文字、攝影作品集。
『陸』 有哪些著名記者
張泉靈、范長江、穆青、石野、閭丘露薇等。
1、張泉靈
1997年,張泉靈考入央視國際部,並任《中國報道》記者、編導、主持人,2000年,張泉靈任新版《東方時空》總主持人及《人物周刊》《焦點訪談》《新聞會客廳》欄目主持人,2010年獲得第十一屆長江韜奮獎。
2、范長江
中國傑出的新聞記者,中國新聞家,社會活動家。1950年1月,范長江被任命為《人民日報》社社長。他生前寫過大量的出色的新聞報道,擔任過新聞機構的領導工作,為全國的新聞事業做出很大貢獻。
3、穆青
穆青(1921——2003),新華通訊社原社長、當代著名新聞記者穆青,新聞作品、新聞主張和新聞實踐,均為20世紀中國新聞史上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2003年7月 由中國民族攝影藝術出版社出版的《九穆集》畫冊,收錄了穆青的11幅攝影作品。同時被收錄作品的作者還有:劉隆、米壽世、馬鼐輝、蘇俊慧、陳家才、白學義、王有才、楊玉凱。
2003年10月11日凌晨3時20分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2歲。
4、石野
石野,1972年出生於湖北大冶農村,曾在中國海軍陸戰隊服役,後從事政法記者工作達十幾年。石野他被人稱為「打虎」記者,也是中國惟一一位從中國海軍陸戰隊走出來的政法記者。
5、閭丘露薇
1997年開始在鳳凰衛視擔任記者、主持人。1999年在浸會大學獲得傳播學碩士學位。2002年,成為惟一一位三進阿富汗的華人女記者。2003年伊拉克戰爭爆發,成為在巴格達市區進行現場報道的惟一的華人女記者。
『柒』 記者有哪些分類
記者當然有分類:但不能算硬性,因個人能力特長而宜,沒有最好的,只有最適合的,新聞記者按工作性質分為文字記者、攝影記者、廣播記者、電視記者、網路記者;
按報道內容分為政治記者、軍事記者、經濟記者、文教記者、科技記者、體育記者等;
按地區分為本地記者、駐外記者、特派記者等。新聞機構為了專題采訪報道或專門地區、部門的采訪報道,還聘請編制以外的特約記者。
中國新聞記者的職務序列,分助理記者、記者、主任記者、高級記者4級。
有攝影記者、
有特約記者、
有專欄記者,(娛樂記者,戰地記者,都在專欄之內)
有駐國外記者、
有專職記者、
有兼職記者、
有新聞記者、
有實習記者、
有資深記者、 有企業記者、
有單位記者...希望以上的回答對你有所幫助。
『捌』 國內知名度高的記者有哪些
國內知名度高的記者有水均益。
水均益,漢族,1963年9月20日生於甘肅蘭州,畢業於蘭州大學,中國中央電視台新聞頻道記者、主持人。1984年加入新華社。1991年,前往戰地積極參與海灣戰爭的報道。1993年起,擔任中央電視台《東方時空》、《焦點訪談》主持人、記者、製片人。2009年起,擔任《環球視線》主持人。
在其采訪生涯中,先後專訪過上百位名人政要,腳步遍布全球。2003年被授予「中國十大傑出青年」稱號,多次榮獲「金話筒」獎和央視十佳主持人獎。多次獲得中國廣播電視新聞獎,在其主持生涯中,先後多次被央視評為優秀主持人。
評價:
水均益被業界和廣大電視觀眾所熟知的另一主要原因是因為他的專訪節目,在專訪國際風雲人物方面,他是國內第一品牌,獨坐國內新聞界專訪外國政要、世界商界巨賈和國際知名人士的首把交椅。
他深厚的國際新聞功底、豐富的國際知識、敏銳的洞察力和判斷力以及對新聞事業的執著為他的成功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玖』 數據新聞的產生歷程
第一個利用數據進行的新聞報道可是追溯到1821年5月5日,衛報歷史上第一份報紙的頭版新聞:曼徹斯特在校小學生人數及其平均消費。這份數據現在可以從衛報的網站上下載到原版的PDF數據。
數據新聞不是一夜之間就有的,它的萌芽是從計算機輔助報道(computer assisted reporting)開始的。20世紀50年代,美國就有媒體記者利用大型計算機對政府提供的資料庫中信息進行分析,以發現和調查新聞事實。記者在政府機構、企業等所發布的有限數據中,發現新聞選題或者將這些數據作為佐證發現、拓展報道深度的重要資料。而在如今大數據的背景之下,記者能夠獲取和利用的數據相較而言是那時的天文數字的倍數。
數據新聞有別於精確新聞和數字新聞。精確新聞由美國學者、新聞記者菲利普·邁耶在20世紀60年代提出,指記者在采訪新聞時運用調查、實驗和內容分析等社會科學研究方法來收集資料、查證事實,從而報道新聞。這類新聞報道20世紀70年代風行於美國新聞界。80年代,中國新聞界開始運用這種新聞報道方法。它的特點是用精確的具體數據分析新聞事件,以避免主觀的、人為的錯誤。它側重於微觀的具體調查、實驗和內容分析。而數字新聞,則指以數字、公式、字母等靜態形式來輔助文字報道。現在所說大數據新聞,顯現的是對大數據的挖掘與處理的結果,可以通過復雜的互動式、動態化的圖片和視頻來呈現這類新聞。
『拾』 記者有哪些種類
1.工作性質分為文字記者、攝影記者、廣播記者、電視記者、網路記者;
2.按報道內容分為政治記者、軍事記者、經濟記者、文教記者、科技記者、體育記者等;
3.按地區分為本地記者、駐外記者、特派記者等。新聞機構為了專題采訪報道或專門地區、部門的采訪報道,還聘請編制以外的特約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