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國的大數據中心有哪些為何新的中國的大數據中心選貴陽
黑龍江,內蒙古,貴州,青海
2. 你覺得貴州成為大數據中心的原因是什麼
1、自然條件優越:數據中心承載著海量的數據,需要給伺服器更好的散熱。而貴州水資源豐富,且平均溫度在15度左右。既能為伺服器散熱和發電提供充足的水資源,又擁有足夠低溫的客觀環境來保障散熱。
2、環保指標有保證:貴州省內有9個規模不一的水力發電站,可充分保證能源的清潔與環保。
3、安全因素:數據中心屬於中資金投資項目,數據中心等級不同,建築結構、安全性、電氣、製冷、防火系統都會不同,數據中心造價昂貴,因此數據中心的安全性就顯得非常重要。貴州地處我國雲貴高原,遠離環太平洋地震地帶,地質災害很少,因此地質上的安全是選擇貴州的一大因素
3. 大數據中心是什麼中國最大的大數據中心在哪裡
按理說,對於一個問題,其分析的數據量越多,得出的結果就會越准確。這就是大數據的高性能分析魅力十足的原因。對於一家公司來說,理論上它可以用充足的時間去收集大量數據,然後進行分析,從中得到一些獨特的見解,從而做出企業的最優決策。但是通常情況下,這種理想情況在現實生活中是不會發生的。
大數據分析包含巨大的潛力,但如果分析的不準確,它就會轉變成阻礙。由於技術限制和其他商業因素的考慮,數據分析公司解析數據得出的結果可能並不能反映實際情況。如果企業想要確保通過大數據分析得出的結論是他們想要的結果,他們就需要提高大數據分析的准確性。
在
理想的世界裡,企業會收集大量的數據,分析它,並生成到他們要面對的問題的解決方案。但我們都知道,我們並沒有生活在一個理想的世界。大數據分析結果往往
要在短時間內獲得,一個企業可能沒有足夠先進的技術快速處理這么多的數據信息。這些限制導致許多企業對數據進行抽樣分析。換句話說,他們不看所有的數據,
而是分析小部分的數據樣品。盡管這可能是很多企業的戰略,但這些分析結果非常可能是不準確的。
從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大數據的中心就是保證大數據的准確性!!!
4. 大數據適合去哪些城市發展
機架規模競爭分析:「北上廣」三城略微領先
機架是數據中心運營的基礎設施,因此,機架規模是衡量IDC產業競爭力有效指標之一。據ODCC披露的數據顯示,2019年,從城市分布來看,北京市及周邊的數據中心機架規模最大,達65萬架,佔比約27%;而上海及周邊地區的機架規模為62萬架,位列第二,佔比約25%。總的來看,我國一線城市的數據中心機架規模較為集中,資源優勢明顯。
——以上數據及分析請參考於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IDC(互聯網數據中心)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5. 大數據在哪個城市發展比較好啊
初期,大數據人才的需求主要集中在ETL研發、系統架構開發、數據倉庫研究等偏硬體領域,以IT、計算機背景的人才居多。隨著大數據往各垂直領域延伸發展,對統計學、數學專業的人才,數據分析、數據挖掘、人工智慧等偏軟體領域的需求加大。
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專業就業薪資在多少
在一些發達城市,比如美國,大數據分析師每年平均薪酬高達17.5萬美元,而國內頂尖互聯網公司,大數據分析師的薪酬可能要比同一個級別的其他職位高20%至30%,且頗受企業重視。
國內某大型招聘平台給出的數據分析師的平均薪酬為:9724(取自 1139 份樣本),在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杭州、南京、武漢、成都、長沙等城市,大數據分析師需求量也是非常大的,因此,大數據分析是很有發展前途的。
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專業就業方向
1.大數據系統架構師
大數據平台搭建、系統設計、基礎設施。
2.大數據系統分析師
面向實際行業領域,利用大數據技術進行數據安全生命周期管理、分析和應用。
3.hadoop開發工程師。
解決大數據存儲問題。
4.數據分析師
不同行業中,專門從事行業數據搜集、整理、分析,並依據數據做出行業研究、評估和預測的專業人員。在工作中通過運用工具,提取、分析、呈現數據,實現數據的商業意義。
6. 為什麼許多互聯網公司把數據中心設在貴州
最近兩年,華為、蘋果、騰訊、阿里等全球知名互聯網 科技 企業都把數據放在貴州。騰訊則是在貴州的大山裡面挖了個山洞,用來放置騰訊業務最核心的數據。蘋果宣布將在貴安開建亞洲最大數據中心。華為也選擇把大數據中心建在貴州。阿里雲宣布將在貴陽建成全球備案中心與技術支持中心。而為何華為、蘋果、騰訊、阿里都把數據放在貴州?
2017年8月2日,華為數據存儲中心在貴安新區開工。幾個月時間,一座小山幾乎被掏空。該數據中心可存儲華為在170個國家的管理數據,華為全球管理數據存儲中心(私有雲),第一期建築面積40萬平方米,可安裝存儲伺服器約60萬台,存儲華為在170個國家的管理數據。
華為全球IT維護工程師基地:約有600-800位IT維護工程師,通過對數據中心的維護,提升能力,並負責向全球170個國家輪流派遣,為公司內部IT提供支持與服務。
騰訊七星數據中心就建在貴州的山谷中,這里存儲著所有微信和騰訊視頻用戶的數據。
2018年,蘋果公司也把iCloud數據中心建在了貴州。中國所有蘋果用戶的信息都儲存在這里。
蘋果曾宣稱從2月28日開始,中國大陸地區的iCloud服務將遵從中國法律的規定,由國內企業雲上貴州負責運營。將伺服器轉至國內公司運營後,iCloud的訪問速度會大幅提升,提升用戶的效率。如果現在你打開iCloud界面就會發現,蘋果已經在關鍵位置明確標記出「iCloud由雲上貴州運營」的字樣,也就是說目前國內所有用戶的iCloud服務已經完全轉移至國內公司運營。
2018年5月26日,阿里雲在數博會上宣布了在貴州發展的下一個五年計劃,將從扶貧、農業、 旅遊 、醫療、工業、教育、政務、創業八大領域全面推動貴州大數據產業。同時,貴陽將會成為阿里雲的全球備案中心和技術支持中心。
還有縱橫數據,在近日助力「雲上貴州」發展,2019年7月上線貴州雲伺服器,穩定、安全、彈性、高性能的雲端計算服務,實時滿足您的多樣性業務需求。
那麼為什麼貴州如此受互聯網公司的青睞,各家紛紛把數據中心設在貴州呢?具體分析有三大原因,天時地利人和缺一不可!
一、天時:適宜的氣候條件 。
貴州氣候溫暖濕潤,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區。冬暖夏涼,氣候宜人。其中,最冷月(1月)平均氣溫在1.9℃-10.4℃,高於同緯度其他地區;最熱月(7月)平均氣溫在17.7℃-27.9℃之間,為典型夏涼地區, 省會貴陽擁有「中國避暑之都」美譽。
二、地利:安全的地利環境、豐富的電力資源。
首先,貴州不在主要地震帶上,破壞性地震風險極低。而且,貴州少有洪水。不至於在雨季動輒搞個全城大水把機房或者變電站給淹了。在經過專業的地質勘探之後,人們發現貴州不僅地廣人稀,並且生各類自然災害的概率也是非常低的。地理安全,無自然災害之憂。
其次貴州水電資源豐富,向來都被視作南方電網的「電池」,因其蓄電量大的緣故,這里的電費也就比其他地區便宜許多了,要知道一個數據中心每年的電費就高達上億元,因此選址在這能夠省下的電費可不是一星半點兒。
三、人和:政府支持和政策的
當然,符合上述條件的地方還有很多,比如中國最大的比特幣礦場所在地的四川等。但為什麼偏偏是貴州、是貴陽搶到了包括蘋果、華為等企業? 關鍵或許還是政府的支持。據中國網報道,2013 年被稱為中國「大數據元年」,當年起,幾乎所有世界級的互聯網企業,都將業務觸角延伸至大數據產業,次年 3 月,貴州便在北京舉辦了一場「貴州省大數據產業推介會」,而當時大部分城市都處於觀望狀態。、
而貴州地方政府也敢為人先,貴州省政府專門做出規定,除有特殊需求外,貴州省所有省級政務部門將不再自建機房,為政府各部門之間數據的流通創造了條件。貴州也由此建成了全國第一家省級政務雲平台「雲上貴州」。逐漸地,貴州成功從昔日工業時代的跟隨者,悄然變成大數據時代的同行者,甚至領跑者。
另外,在人才方面,相對北上廣深來說,貴州在尖端人才上雖然沒什麼優勢,但數據中心的建設、運營和維護人才還是有的,而且數據中心本身也並不是勞動密集型產業,所需員工其實並不多。
總的來說,如今這個時代,依靠發達的網路基礎設施,大公司已經完全不需要把自己的研發中心、運營中心、以及金貴的精英人才挪到貴州去,只需要把自己的大數據中心、計算資源都設立在各方面都很合適的貴州,然後在東部發達城市的辦公室通過雲端調用這些數據和計算資源,在成本和效率上就可以達到一個最優。這些數據中心並不需要做開發,甚至連應用也不需要做,根本用不了多少本地牛逼大學培養的牛逼人才。
7. 為什麼蘋果華為騰訊,都要把數據中心建在貴州,有什麼好處
貴州被稱為中國的大數據「矽谷」,三大運營商、華為、騰訊、蘋果紛紛在貴州建立數據中心。為什麼這些 科技 巨頭紛紛在貴州建立數據中心呢?下文具體說一說。
數據中心最大的特點就是「高能耗」 ,電力成本是整個支出成本的50%~70%,其中一半來自於伺服器等設備的供電,另一半來自於機器設備散熱的「空調費」。
從氣溫和能源來說,貴州是公認的中國南方最適合建立數據中心的地方。貴州常年氣溫保持在14℃到16℃,即便最炎熱7月份,平均氣溫也只有23.7℃,是伺服器等設備運行最合適的溫度。
根據華為的說法「大數據基地建在北京需要1塊錢1度電,貴陽只需要4毛。 我們不需要什麼優惠政策,放在貴州,建成運行後一年可以節約上億的電費 」。
2013年是中國「大數據元年」,大數據的到來,貴州和北上廣的等一線發達地區站在同一起跑線上。貴州專門頒布了一系列政策,用於支持貴州大數據的發展。2014年開始,貴州鼓勵獎政府部分的數據遷移到雲端,即「雲上貴州」,除了特殊需求,不再自建機房,這個在全國范圍內都是超前的。
貴州通過政策上的引導,明確了兩大基礎工程: 一個是數據中心,一個是呼叫中心 。數據中心方面,三大運營商、華為、阿里巴巴、騰訊、蘋果等紛紛將南方的數據中心建立在貴州;呼叫方面,華為、螞蟻金服等都將客服中心放在了貴州,貴陽的呼叫中心坐席達到了30多萬席。
總之,貴州發展大數據產業占據了天時地利人和的優勢,貴州獨特的自然環境和精準有利的政策支持是貴州大數據產業發展的兩大法寶。
有一個很有意思的消息,微軟2018年6月搞了一個名為 Natick的實驗性項目。這個項目非常有意思,微軟在蘇格蘭奧克尼群島海岸線附近的水域中,部署了一個水下數據中心,在一艘長 40 英寸的船內部署了12個機架和864 台伺服器。
另外一個很有意思的消息是,VerneGlobal公司和Advania公司在冰島建立了自己的數據中心,冰島正在成為越來越多的數據中心首選,冰島正在打造零碳的綠色數據中心產業
不知道有沒有人路過華為的數據中心,在華為的一些數據中心,冬天路過的時候,數據中心上雲蒸霞蔚,蔚為壯觀。所以,對於數據中心而言,選址首先要考慮的就是散熱。數據中心所處的位置,如果氣候常年涼爽,對於數據中心而言,可以顯著降低整體能耗,節約大量散熱所需的能源費用。
如果有朋友去過運營商的機房也可以看到,運營商的機房一般都是沒有窗戶的,這是為了避免夏天太陽直射產生的熱量,所以散熱是數據中心的基本需求。微軟之所以做實驗把數據中心建在水下,也是看重了水下良好的散熱條件
數據中心的能耗需求也是剛需,因為數據中心的伺服器需要24小時不間斷運轉。冰島為何成為全球數據中心建設的熱門地點,是因為冰島的天氣涼爽,而且冰島的地熱非常豐富,冰島的地熱發電滿足了全冰島的用電需求並且還有所富餘。所以能耗一向是數據中心的剛性需求。以前傳說四川大渡河畔是比特幣的礦機的挖礦聖地,也是看重了四川富餘的水電資源
我們再看看貴州,當地常年氣溫涼爽,在夏天幾乎不用空調,可利用自然條件冷卻伺服器;而且貴州水電裝機量排在全國第四,有充足且便宜的電力資源提供,這些都為貴州作為數據中心建設的最佳地點提供了絕佳的支持
華為在貴州的數據中心,甚至挖空了一座小山,在山腹里建設數據中心,將會更加涼爽,很有可能採用自然散熱方式,就可以滿足數據中心伺服器的散熱訴求。所以貴州建設數據中心,是得天獨厚的
大家好!
為什麼長期以來沒有什麼發展機遇的貴州,能夠成為中國大數據中心。
世界各大巨頭公司紛紛把自己的數據中心建立在貴州這塊自古以來就荒涼落後的西部山區中。
作為在貴州呆了很長時間的人,我認為有以下幾個核心點符合建造大數據中心:
大數據中心裡的設備都是極其昂貴的設備,那可是公司的真金白銀。更何況比設備更貴重的核心數據、科研成果,更是無價之寶。作為一個公司戰略級資產,最核心的考慮點應該是天災原因。天災面前人人平等,天災面前,一切白費。而貴州省在下面幾個可以說在世界上都是得天獨厚的:
1.地震:地震應該是對數據中心,危害最大的自然災害。但,有史料記載以來,貴州好像沒有發生過地震活動。不像現在四川和雲南地震頻發。
2.水災:貴州林密,溝深,只要選址得當,完全不用擔心像長沙那樣被水漫金山。
1.貴州地處中國內陸,東挨湖南,北接重慶四川,西連雲南,南抵廣西。屬於中國的內陸地區。
2.貴州自古以來就是一個被群山環抱,交通閉塞,很少有戰亂,非常穩定、孤僻、獨立的地方。如,席捲世界的第二次世界大戰,貴州就幾乎沒有受到炮彈的打擊。解放戰爭更是一個地區,一個團就解放了。
「天無三日晴,地無三分平」,一直是貴州寫照,地處亞熱帶,但有處於雲貴高原中心地帶,而且高原也不太高,平均海拔1000多米。氣溫常年維持在10℃~30℃之間。對高耗電的大數據中心來說,無形中降低了大量的電費成本。
大自然的空調房,溶洞
貴州是一個資源缺乏的省,煤炭,鋼鐵,石油等都幾乎沒有,但唯獨水資源豐富。烏江,清水江,赤水河,盤江等等。有高原帶來的巨大落差,非常便於水電站的建立。在70十年代,很多農村都是通過自建水電站,發電自給自足。
這是貴州擺脫落後的機會,騰飛的起點。由衷為故鄉高興。
2015年,首個國家級數據中心——災備中心落戶貴州。之後,富士康、阿里巴巴、騰訊等大型互聯網企業都在貴州省建設了數據儲存中心。中國電信雲計算貴州信息園、中國移動(貴州)大數據中心、中國聯通貴安雲數據中心,都在貴州建成並運營。
直到去年蘋果公司還宣布,將投資10億美元在貴州建立一座用於儲存蘋果用戶上傳信息的數據中心。那麼,問題來了,這些大佬們究竟是看上了貴州的什麼?這當中究竟有什麼奧秘呢?
首先要建立數據中心的話,就要有相當多的計算機設備,如果要全部運行電費將成為一個龐大的開支。這些公司雖說不差錢,但是也要省錢呀!貴州被稱為南方電網的「電池」,這里的電費相當便宜。
數據中心高耗能的特點不僅僅對電力要求高,對散熱能力也有要求。電力成本中還有一半的支出是空調費,要藉助空調給電子設備散熱。而貴州的地理優勢就出來了,貴州常年氣溫保持在14℃到16℃,數據設備運行最為合適的溫度,這又給省了一筆空調費了。
因此不僅僅是網路安全很重要,數據中心所處的地理方面也要很安全才可以。像四川盆地這種地震頻發的地區,或者是沿海一些台風頻發的城市,就非常不適合建立數據中心。貴州地區一般不怎麼發生自然災害,所以國家和各大企業都將目光投向了這片「福地」。
第一,省錢。
數據中心常年都有機器在運轉,為了保證這些機器正常運轉,需要及時給機器散熱,不然很有可能被燒壞。而貴州天氣適宜,常年氣溫在20℃以下,給機器散熱並不需要用很多電,甚至不需要空調,用自然風就能讓機器的溫度降下來,可替公司節省一大筆電費。
機器的防塵處理也非常重要,貴重環境很好,污染程度並不重,公司還可節省一大筆防塵費用。所以在貴州建造能夠為公司生下一大筆開銷,雖然說這些公司每年賺的錢都有很多,但也不能用在明明可以節約的地方。
8. 中國大數據中心在哪個城市
你好,中國數據中心有八大節點:北京、武漢、成都、廣州、上海、沈陽、西安、南京。
這幾個都是大數據中心,其中成都數據中心是中國電信全國8大節點之一,可支配帶寬資源豐富,與Chinanet骨幹網節點帶寬60G,CN2節點帶寬10G。機房內部網路全部採用千兆連接核心層與匯聚層,雙百兆冗餘到接入層的無瓶頸交換式結構,區域網採用千兆與百兆混合交換式可監控網路,中心網路設備確保高可靠性架構,做到無單點故障,分支網路提供冗餘設備及線路,可針對客戶數據傳輸,維護的需求提供XDSL,DDN,ISDN等多種接入手段,並能提供與國內Chinanet主要節點城市連接的長途專線。
聽說西普網路有這幾個節點的一手資源,希望能夠幫到你
9. 大數據適合去哪些城市發展
1.大數據一般適合去經濟比較發達的地方發展,因為小的城市對於大數據的需求不是特別高,大城市就要的比較多了,比如廣州啊,深圳啊,杭州啊等。
10. 大數據哪個城市做的好啊
首先,貴州省貴陽,目前就是在用大數據來去管理城市,並且在大數據領域中有很高的成就。
其次,從大數據的城市建設發展來看,肯定是北京、上海、深圳、廣州、成都這些城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