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什麼是磁碟快照技術
隨著存儲應用需求的提高,用戶需要在線方式進行數據保護,快照就是在線存儲設備防範數據丟失的有效方法之一,越來越多的設備都開始支持這項功能。越來越多的存儲設備支持快照功能,在這些產品的資料中宣傳了各自快照技術的優勢,有的是快照數量多,有的是佔用空間小。那麼,究竟什麼是快照技術?主要有哪些類型?接下來我們深入了解一下。快照的定義與作用SNIA(存儲網路行業協會)對快照(Snapshot)的定義是:關於指定數據集合的一個完全可用拷貝,該拷貝包括相應數據在某個時間點(拷貝開始的時間點)的映像。快照可以是其所表示的數據的一個副本,也可以是數據的一個復製品。而從具體的技術細節來講,快照是指向保存在存儲設備中的數據的引用標記或指針。我們可以這樣理解,快照有點像是詳細的目錄表,但它被計算機作為完整的數據備份來對待。快照有三種基本形式:基於文件系統式的、基於子系統式的和基於卷管理器/虛擬化式的,而且這三種形式差別很大。市場上已經出現了能夠自動生成這些快照的實用工具,比如有代表性的有NetApp的存儲設備基於文件系統實現,高中低端設備使用共同的操作系統,都能夠實現快照應用;HP的EVA、HDS通用存儲平台以及EMC的高端陣列則實現了子系統式快照;而Veritas則通過卷管理器實現快照。快照的作用主要是能夠進行在線數據恢復,當存儲設備發生應用故障或者文件損壞時可以進行及時數據恢復,將數據恢復成快照產生時間點的狀態。快照的另一個作用是為存儲用戶提供了另外一個數據訪問通道,當原數據進行在線應用處理時,用戶可以訪問快照數據,還可以利用快照進行測試等工作。因此,所有存儲系統,不論高中低端,只要應用於在線系統,那麼快照就成為一個不可或缺的功能。兩種類型目前有兩大類存儲快照,一種叫做即寫即拷(-on-write)快照,另一種叫做分割鏡像快照。 即寫即拷快照可以在每次輸入新數據或已有數據被更新時生成對存儲數據改動的快照。這樣做可以在發生硬碟寫錯誤、文件損壞或程序故障時迅速地恢復數據。但是,如果需要對網路或存儲媒介上的所有數據進行完全的存檔或恢復時,所有以前的快照都必須可供使用。即寫即拷快照是表現數據外觀特徵的「照片」。這種方式通常也被稱為「元數據」拷貝,即所有的數據並沒有被真正拷貝到另一個位置,只是指示數據實際所處位置的指針被拷貝。在使用這項技術的情況下,當已經有了快照時,如果有人試圖改寫原始的LUN上的數據,快照軟體將首先將原始的數據塊拷貝到一個新位置(專用於復制操作的存儲資源池),然後再進行寫操作。以後當你引用原始數據時,快照軟體將指針映射到新位置,或者當你引用快照時將指針映射到老位置。 分割鏡像快照引用鏡像硬碟組上所有數據。每次應用運行時,都生成整個卷的快照,而不只是新數據或更新的數據。這種使離線訪問數據成為可能,並且簡化了恢復、復制或存檔一塊硬碟上的所有數據的過程。但是,這是個較慢的過程,而且每個快照需要佔用更多的存儲空間。分割鏡像快照也叫作原樣復制,由於它是某一LUN或文件系統上的數據的物理拷貝,有的管理員稱之為克隆、映像等。原樣復制的過程可以由主機(Windows上的MirrorSet、Veritas的Mirror卷等)或在存儲級上用硬體完成(Clone、BCV、ShadowImage等)。三種使用方法具體使用快照時,存儲管理員可以有三種形式,即冷快照拷貝、暖快照拷貝和熱快照拷貝。冷快照拷貝:進行冷快照拷貝是保證系統可以被完全恢復的最安全的方式。在進行任何大的配置變化或維護過程之前和之後,一般都需要進行冷拷貝,以保證完全的恢復原狀(rollback)。冷拷貝還可以與克隆技術相結合復制整個伺服器系統,以實現各種目的,如擴展、製作生產系統的復本供測試/開發之用以及向二層存儲遷移。暖快照拷貝:暖快照拷貝利用伺服器的掛起功能。當執行掛起行動時,程序計數器被停止,所有的活動內存都被保存在引導硬碟所在的文件系統中的一個臨時文件(.vmss文件)中,並且暫停伺服器應用。在這個時間點上,復制整個伺服器(包括內存內容文件和所有的LUN以及相關的活動文件系統)的快照拷貝。在這個拷貝中,機器和所有的數據將被凍結在完成掛起操作時的處理點上。當快照操作完成時,伺服器可以被重新啟動,在掛起行動開始的點上恢復運行。應用程序和伺服器過程將從同一時間點上恢復運行。從表面上看,就好像在快照活動期間按下了一個暫停鍵一樣。對於伺服器的網路客戶機看來,就好像網路服務暫時中斷了一下一樣。對於適度載入的伺服器來說,這段時間通常在30到120秒。熱快照拷貝:在這種狀態下,發生的所有的寫操作都立即應用在一個虛硬碟上,以保持文件系統的高度的一致性。伺服器提供讓持續的虛擬硬碟處於熱備份模式的工具,以通過添加REDO日誌文件在硬碟子系統層上復制快照拷貝。一旦REDO日誌被激活,復制包含伺服器文件系統的LUN的快照是安全的。在快照操作完成後,可以發出另一個命令,這個命令將REDO日誌處理提交給下面的虛擬硬碟文件。當提交活動完成時,所有的日誌項都將被應用,REDO文件將被刪除。在執行這個操作過程中,會出現處理速度的略微下降,不過所有的操作將繼續執行。但是,在多數情況下,快照進程幾乎是瞬間完成的,REDO的創建和提交之間的時間非常短。熱快照操作過程從表面上看基本上察覺不到伺服器速度下降。在最差情況下,它看起來就是網路擁塞或超載的CPU可能造成的一般伺服器速度下降。在最好情況下,不會出現可察覺到的影響。與鏡像、復制的區別鏡像、快照和復制是三種不同的功能鏡像是通過從一個I/O創建兩個I/O來復制數據。磁碟鏡像通過OS或卷管理軟體在主系統上創建。磁碟鏡像是依靠平台和本地連接特性的本地選件。鏡像可用於DAS和SAN並且大多數NAS支持它。存儲轉發式鏡像磁碟子系統(例如,EMC SRDF, IBM PPRC, Hitachi TrueCopy)主要用於SAN產品。復制是通過網路傳輸數據對象(文件、表格等)。傳輸是從系統到系統進行的,而不是在存儲設備之間或子系統之間進行。復制一般也針對具體平台,因此用於Windows 2000復制產品的運行方式與Unix平台存在很大不同。容災技術中的數據快照技術遠程鏡像技術往往同快照技術結合起來實現遠程備份,即通過鏡像把數據備份到遠程存儲系統中,再用快照技術把遠程存儲系統中的信息備份到遠程的磁帶庫、光碟庫中。快照技術分為兩類,一類指針型,是通過軟體對要備份的磁碟子系統的數據快速掃描,建立一個要備份數據的快照邏輯單元號LUN和快照cache,在快速掃描時,把備份過程中即將要修改的數據塊同時快速拷貝到快照cache中。快照LUN是一組指針,它指向快照cache和磁碟子系統中不變的數據塊(在備份過程中)。在正常業務進行的同時,利用快照LUN實現對原數據的一個完全的備份。另一類是空間型,也駐留在磁碟陣列系統中。它使主機系統和磁碟陣列設備管理者能夠在後台狀態下,為主機處理的數據在磁碟陣列內部實時創建可獨立定址多卷。這些卷是應用數據存放的現用生產卷的鏡象,可同時並行運行任務。一旦生產數據的卷建立後,通過命令可以與其生產卷分割開,應用系統資料庫可通過生產卷繼續做聯機應用,與此同時,備份系統可利用卷進行備份、報表生成和應用開發測試等工作。大大縮短了應用系統因備份等原因OFFLINE離線的時間,工作示意圖如下:無論是生產、測試、災難恢復,還是數據倉庫應用,該系統件套件都能提供業務數據影像拷貝的生成和管理維護,使客戶以不同的方式更好、更充分的利用業務數據,獲得更大的增值效益。基於數據復制、保護和信息共享而設計的復制管理系統件,提供了非常強大的功能:既可以在一個數據中心內部或者不同數據中心之間實現數據復制,也可以在不同部門之間實現信息共享,快速、有效地適應業務的靈活擴展,在競爭中獲得領先優勢。它可使用戶在正常業務不受影響的情況下,實時提取當前在線業務數據。其「備份窗口」接近於零,可大大增加系統業務的連續性,為實現系統真正的7×24運轉提供了保證。
2. 軟體定義存儲是超融合嗎
SDS 的全稱是 Software Defined Storage ,字面意思直譯就是軟體定義存儲。關於 SDS 的定義可以參考全球網路存儲工業協會(Storage Networking Instry Association,SNIA),SNIA 在 2013 正式把 軟體定義存儲(SDS) 列入研究對象。
SNIA 對軟體定義存儲(SDS) 的定義是:一種具備服務管理介面的虛擬化存儲。 SDS 包括存儲池化的功能,並可通過服務管理介面定義存儲池的數據服務特徵。另外 SNIA 還提出 軟體定義存儲(SDS) 應該具備以下特性:
自動化程度高 – 通過簡化管理,降低存儲基礎架構的運維開銷
標准介面 – 支持 API 管理、發布和運維存儲設備和服務
虛擬化數據路徑 – 支持多種標准協議,允許應用通過塊存儲,文件存儲或者對象存儲介面寫入數據
擴展性 – 存儲架構具備無縫擴展規模的能力,擴展過程不影響可用性以及不會導致性能下降
透明度 – 存儲應為用戶提供管理和監控存儲的可用資源與開銷
參考維基網路中的超融合定義:
超融合基礎架構(hyper-converged infrastructure)是一個軟體定義的 IT 基礎架構,它可虛擬化常見「硬體定義」系統的所有元素。HCI 包含的最小集合是:虛擬化計算(hypervisor),虛擬存儲(SDS)和虛擬網路。HCI 通常運行在標准商用伺服器之上。
超融合基礎架構(hyper-converged infrastructure)與 融合基礎架構(converged infrastructure)最大的區別在於,在 HCI 裡面,無論是存儲底層抽象還是存儲網路都是在軟體層面實現的(或者通過 hypervisor 層面實現),而不是基於物理硬體實現的。由於所有軟體定義的元素都圍繞 hypervisor 實現,因此在超融合基礎架構上的所有實例可以聯合共享所有受管理的資源。
軟體定義存儲(SDS) 的著重點在於存儲資源虛擬化和軟體定義,首先在形態上,軟體定義存儲(SDS)區別於傳統的「硬體定義」存儲,它不依賴專屬的硬體,可以讓存儲軟體運行在通用伺服器上,可避免硬體綁定以及有效降低硬體采購成本;擁有標准 API 介面和自動化工具,有效降低運維難度。存儲資源虛擬化,支持多種存儲協議,可整合企業存儲資源,提升存儲資源利用率。但從定義上來說,但 軟體定義存儲(SDS) 從部署形式上來看,並不一定是分布式或者是集中式的,也就是說 SDS 不一定是分布式存儲(雖然常見的 軟體定義存儲(SDS) 更多的是分布式的),SDS 存儲內部有可能是單機運行的,不通過網路分散存放數據的,這種形式的軟體定義存儲(SDS) 的擴展性就可能有比較大的局限。
超融合基礎架構從定義中明確提出包含軟體定義存儲(SDS),具備硬體解耦的能力,可運行在通用伺服器之上。超融合基礎架構與 Server SAN 提倡的理念類似,計算與存儲融合,通過全分布式的架構,有效提升系統可靠性與可用性,並具備易於擴展的特性。
3. 快照是什麼
快照指照相館的一種沖洗過程短的照片·如:證件快照。基於硬體編程技術的一種,針對內存進行的快速讀取技術,常用於硬體開發。
搜索引擎快照
搜索引擎快照,是指在訪客在無法打開某個搜索結果,或者打開速度特別慢的情況下,為訪客提供的之前保存在搜索引擎伺服器上對應網頁內容的純文本。不過,搜索引擎保存的快照內容一般只包括文本數據,圖片及其他多媒體等非文本數據不會被保存。因此,在來源網站無法訪問的情況下,圖片及其他多媒體在快照中將無法顯示。
存儲快照
存儲快照技術SNIA(StorageNetworking Instry Association)對快照(Snapshot)的定義是:關於指定數據集合的一個完全可用拷貝,該拷貝包括相應數據在某個時間點(拷貝開始的時間點)的映像。快照可以是其所表示的數據的一個副本,也可以是數據的一個復製品。
快照的作用主要是能夠進行在線數據備份與恢復。當存儲設備發生應用故障或者文件損壞時可以進行快速的數據恢復,將數據恢復某個可用的時間點的狀態。快照的另一個作用是為存儲用戶提供了另外一個數據訪問通道,當原數據進行在線應用處理時,用戶可以訪問快照數據,還可以利用快照進行測試等工作。所有存儲系統,不論高中低端,只要應用於在線系統,那麼快照就成為一個不可或缺的功能。
4. 軟體定義存儲和存儲虛擬化的區別與聯系
搞清楚這個問題之前,首先要了解什麼是軟體定義存儲和存儲虛擬化。
什麼是軟體定義存儲
SDS 的全稱是 Software Defined Storage ,字面意思直譯就是軟體定義存儲。關於 SDS 的定義可以參考全球網路存儲工業協會(Storage Networking Instry Association,SNIA),SINA 在 2013 正式把 軟體定義存儲(SDS) 列入研究對象。
SINA 對軟體定義存儲(SDS) 的定義是:一種具備服務管理介面的虛擬化存儲。 SDS 包括存儲池化的功能,並可通過服務管理介面定義存儲池的數據服務特徵。另外 SINA 還提出 軟體定義存儲(SDS) 應該具備以下特性:
自動化程度高 – 通過簡化管理,降低存儲基礎架構的運維開銷
標准介面 – 支持 API 管理、發布和運維存儲設備和服務
虛擬化數據路徑 – 支持多種標准協議,允許應用通過塊存儲,文件存儲或者對象存儲介面寫入數據
擴展性 – 存儲架構具備無縫擴展規模的能力,擴展過程不影響可用性以及不會導致性能下降
透明度 – 存儲應為用戶提供管理和監控存儲的可用資源與開銷
什麼是存儲虛擬化
SNIA認為,存儲虛擬化通過對存儲(子)系統或存儲服務的內部功能進行抽象、隱藏或隔離,使存儲或數據的管理與應用、伺服器、網路資源的管理分離,從而實現應用和網路的獨立管理。對存儲服務和設備進行虛擬化,能夠在對下一層存儲資源進行擴展時進行資源合並、降低實現的復雜度。存儲虛擬化可以在系統的多個層面實現。
SNIA提供的存儲虛擬化模型(如下圖),包括三部分:
軟體定義存儲和存儲虛擬化的區別與聯系
由以上定義可以看出,存儲虛擬化和軟體定義不是一個維度的概念但是有很強的相關性。SDS是存儲虛擬化實現的一種實現形式,但是類似RAID、虛擬化網管、磁碟分區等其實都是屬於存儲虛擬化的一種實現形式,另外,存儲虛擬化並不一定是軟體定義的,硬RAID卡就是典型的拿硬體實現存儲虛擬化。
5. 有了解軟體定義存儲的嗎,尋專業解答
軟體定義存儲(SDS)是一種數據存儲方式,所有存儲相關的控制工作都僅在相對於物理存儲硬體的外部軟體中。這個軟體不是作為存儲設備中的固件,而是在一個伺服器上或者作為操作系統(OS)或hypervisor的一部分。
軟體定義存儲是一個較大的行業發展趨勢,這個行業還包括軟體定義網路(SDN)和軟體定義數據中心(SDDC)。和SDN情況類似,軟體定義存儲可以保證系統的存儲訪問能在一個精準的水平上更靈活地管理。
軟體定義存儲是從硬體存儲中抽象出來的,這也意味著它可以變成一個不受物理系統限制的共享池,以便於最有效地利用資源。它還可以通過軟體和管理進行部署和供應,也可以通過基於策略的自動化管理來進一步簡化。
6. 快照是什麼意思
快照是數據存儲的某一時刻的狀態記錄
存儲快照技術SNIA對快照的定義是:關於指定數據集合的一個完全可用拷貝,該拷貝包括相應數據在某個時間點(拷貝開始的時間點)的映像。快照可以是其所表示的數據的一個副本,也可以是數據的一個復製品。 快照的作用主要是能夠進行在線數據備份與恢復。
7. CDMI是什麼意思
CDMI:雲數據管理介面
CDMI「提供了訪問雲存儲和管理雲存儲數據的方式。」雲存儲被定義為在網路上隨需提供虛擬存儲的一種服務方式,也被稱為數據存儲即服務(DaaS)。客戶可以根據實際存儲容量來支付費用。
SNIA表示任何根據固定的容量增加量來提供存儲的方式都不是雲存儲。
CDMI同時支持塊(邏輯單元號或虛擬卷)和文件(通過通用互聯網文件系統、網路文件系統或WebDAV訪問的文件系統)存儲客戶端。塊和文件的底層存儲空間被抽象化為封裝器。
不過,它也可以抽象化為簡單的表存儲空間以供資料庫操作。這里的重點是可擴展性而不是功能。CDMI並不基於虛擬化的關聯表(RDBMS)實例。每個RDBMS都有自己的專有介面,而CDMI甚至都沒有在雲裡面提供訪問虛擬RDBMS的方式。
SNIA表示:「由於該領域的創新速度很快,我們最好還是等待這種類型的雲存儲進一步發展,而不是馬上標准化該類存儲的功能介面。」
還有第四個存儲抽象化,就是對象抽象化。CDMI將對象看作是可以通過URI(統一資源ID)來訪問的獨一無二的項目。SNIA表示數據對象被看作可以創建、搜索、更新和刪除(CRUD--上述操作的首字母縮寫)的獨立資源。
通過對象,封裝器可以封裝其他封裝器。
SNIA存儲行業資源域模式(SIRDM--SNIA喜歡首字母縮寫)提供了一個處理雲元數據的框架。元數據能夠詳細表明存儲中的數據是如何在雲中管理的。
CDMI是一個直接的規范,能夠讓大多數舊的非雲存儲產品訪問方式演進成雲存儲訪問。它提供了數據中心利用雲存儲的方式。數據中心對現有網路存儲資源的訪問應該可以相當輕松和透明地切換到CDMI雲存儲資源。
SNIA在這項標準的開發上動作很快。我們可以設想許多雲存儲產品將很快遵守CDMI。
CDMI沒有提供通過可靠性和質量來衡量雲存儲提供商質量的方式。它不能防止像像微軟系統那樣的數據丟失風險。
不過,SNIA應該要幫助客戶從遵守CDMI的雲存儲提供商切換到其他提供商。SNIA並不規定成員應該如何向客戶提供服務質量。SNIA是一個行業協會,其宗旨是促進成員間的共同協作,以便讓客戶可以使用不同的SNIA成員的產品並根據需要在這些產品間切換。
8. 快照是什麼意思
快照
是把目的網頁的頁面畫面照下來,讓用戶看到大概信息,並沒有真正打開該網頁.
網路快照
網路快照——是網路網站最具魅力和實用價值的好東東。 如果無法打開某個搜索結果,或者打開速度特別慢,該怎麼辦?「網路快照」能幫您解決問題。每個被收錄的網頁,在網路上都存有一個純文本的備份,稱為「網路快照」。
大家在上網的時候肯定都遇到過「該頁無法顯示」(找不到網頁的錯誤信息)。至於網頁連接速度緩慢,要十幾秒甚至幾十秒才能打開更是家常便飯。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很多,比如:網站伺服器暫時中斷或堵塞、網站已經更改鏈接等等。無法登錄網站的確是一個令人十分頭痛的問題。網路快照能為您很好的解決這個問題。
網路搜索引擎已先預覽各網站,拍下網頁的快照,為用戶貯存大量應急網頁。網路快照功能在網路的伺服器上保存了幾乎所有網站的大部分頁面,使您在不能鏈接所需網站時,網路為您暫存的網頁也可救急。而且通過網路快照尋找資料要比常規鏈接的速度快得多。因為
+ 網路快照的服務穩定,下載速度極快,您不會再受死鏈接或網路堵塞的影響。
+ 在快照中,您的關鍵詞均已用不同顏色在網頁中標明,一目瞭然。
+ 點擊快照中的關鍵詞,還可以直接跳到它在文中首次出現的位置,使您瀏覽網頁更方便.
你搜索的時候,在最後有個中括弧裡面寫著網路快照
點那個就行
快照打開的還是那個網頁,不過可以用顏色標出你搜索的內容
網路速度較快,您可以通過「快照」快速瀏覽頁面內容。 不過,網路只保留文本內容,所以,那些圖片、音樂等非文本信息,快照頁面還是直接從原網頁調用。
如果您無法連接原網頁,那麼快照上的圖片等非文本內容,會無法顯示。如果無法打開某個搜索結果,或者打開速度特別慢,該怎麼辦?「網路快照」能幫您解決問題。每個被收錄的網頁,在網路上都存有一個純文本的備份,稱為「網路快照」。網路速度較快,您可以通過「快照」快速瀏覽頁面內容。 不過,網路只保留文本內容,所以,那些圖片、音樂等非文本信息,快照頁面還是直接從原網頁調用。如果您無法連接原網頁,那麼快照上的圖片等非文本內容,會無法顯示。
Google 在訪問網站時,會將看過的網頁復制一份網頁快照,以備在找不到原來的網頁時使用。單擊「網頁快照」時,您將看到 Google 將該網頁編入索引時的頁面。Google 依據這些快照來分析網頁是否符合您的需求。
在顯示網頁快照時,其頂部有一個標題,用來提醒您這不是實際的網頁。符合搜索條件的詞語在網頁快照上突出顯示,便於您快速查找所需的相關資料。
尚未編入索引的網站沒有「網頁快照」,另外,如果網站的所有者要求 Google 刪除其快照,這些網站也沒有「網頁快照」。
9. 軟體定義存儲,什麼是軟體定義存儲
什麼是軟體定義存儲(SDS)(參考資料:網路:SDS)
SDS 軟體通過虛擬數據平面對底層存儲進行抽象化,這使得虛擬機(和應用)成為了存儲調配和管理的基本單元。通過在應用和可用資源之間實施靈活的隔離措施,常見的 hypervisor 可為應用均衡分配所需的全部 IT 資源(包括計算、內存、存儲和網路連接)。
軟體定義存儲 vs.傳統存儲架構
雖然沒有官方的定義,但軟體定義存儲就是將存儲硬體中的典型的存儲控制器功能抽出來放到軟體上。這些功能包括卷管理、RAID、數據保護、快照和復制等。軟體定義存儲允許用戶不必從特定廠商采購存儲控制器硬體如硬碟、快閃記憶體等存儲介質。並且,如果存儲控制器功能被抽離出來,該功能就可以放在基礎架構的任何一部分。它可以運行在特定的硬體上,在hypervisor內部,或者與虛機並行,形成真正的融合架構。
軟體定義存儲特點
SINA 還提出 軟體定義存儲(SDS) 應該具備以下特性:
自動化程度高 – 通過簡化管理,降低存儲基礎架構的運維開銷
標准介面 – 支持 API 管理、發布和運維存儲設備和服務
虛擬化數據路徑 – 支持多種標准協議,允許應用通過塊存儲,文件存儲或者對象存儲介面寫入數據
擴展性 – 存儲架構具備無縫擴展規模的能力,擴展過程不影響可用性以及不會導致性能下降
透明度 – 存儲應為用戶提供管理和監控存儲的可用資源與開銷
軟體定義存儲優勢
您可以自行選擇運行存儲服務的硬體。您所選購的 SDS 和硬體不一定要來自同一家公司。您可以使用任意商用或 x86 伺服器來構建基於 SDS 的存儲基礎架構。這意味著,您可以充分利用現有硬體來滿足不斷增長的存儲需求,
從而做到經濟高效。SDS 採用了橫向擴展(而非縱向擴展)的分布式結構,允許您對容量和性能進行單獨調整。
您可以加入大量數據源,以構建自己的存儲基礎架構。您可以將目標平台、外部磁碟系統、磁碟或快閃記憶體資源、虛擬伺服器以及基於雲的資源(甚至是工作負載的專用數據)連接到同一網路中,以創建統一的存儲宗卷。
SDS 可以基於您的容量需求自動進行調整。由於 SDS 不依賴於硬體,所以 SDS 的自動化也可自動實現,可從連接的任意存儲宗卷中調取數據。這種存儲系統可以根據數據需求和性能進行調整,且無需管理員干預,也無需添加新的連接或硬體。
不存在任何限制。傳統的存儲區域網路受限於可用的節點(已分配 IP 地址的設備)數量。從定義來看,SDS 不存在類似限制。這意味著,在理論上,SDS 可以無限擴展。
軟體定義存儲用途
容器:通過在容器應用中運行持久存儲,更加充分地利用您的容器應用;或者,通過在容器中運行 SDS,更加充分地利用您的存儲。
雲基礎架構:支持私有雲、公共雲和混合雲架構,並能實現所需的敏捷性和可擴展性。
大數據分析:快速安全地分析大型數據湖,以提升業務洞察力。
超融合基礎架構:消除離散存儲層,並能與您企業中的各種虛擬化伺服器實例搭配使用。
對象存儲:靈活可靠地存儲、備份和檢索 PB 級的數據。
富媒體:您的富媒體存儲會日益擴展,因為您總是需要更多內容。
10. 能不能解釋一下什麼是數據快照還有卷管理卷鏡像技術
SNIA(存儲網路行業協會)對快照(Snapshot)的定義是:關於指定數據集合的一個完全可用拷貝,該拷貝包括相應數據在某個時間點(拷貝開始的時間點)的映像。快照可以是其所表示的數據的一個副本,也可以是數據的一個復製品。
………………
鏡像卷是具有容錯能力的動態卷。它通過使用卷的兩個副本或鏡像復制存儲在卷上的數據從而提供數據冗餘性。寫入到鏡像卷上的所有數據都寫入到位於獨立的物理磁碟上的兩個鏡像中。
如果其中一個物理磁碟出現故障,則該故障磁碟上的數據將不可用,但是系統可以使用未受影響的磁碟繼續操作。當鏡像卷中的一個鏡像出現故障時,則必須將該鏡像卷中斷,使得另一個鏡像成為具有獨立驅動器號的卷。然後可以在其他磁碟中創建新鏡像卷,該卷的可用空間應與之相同或更大。當創建鏡像卷時,最好使用大小、型號和製造商都相同的磁碟。
由於雙寫入操作可能降低系統性能,所以許多鏡像卷配置都是用雙工模式。在這種模式中,鏡像卷中的每個磁碟都有自己獨立的磁碟控制器。雙工鏡像卷具有最佳的數據可靠性,因為復制了整個輸入/輸出 (I/O) 子系統。這意味著如果某個磁碟控制器出現故障,其他控制器(及控制器上的磁碟)將繼續正常運行。如果沒有使用雙控制器,則出現故障的控制器將使鏡像卷中的兩份鏡像不可訪問,直到更換該控制器。
幾乎任何卷都可以進行鏡像,包括系統卷和啟動卷。以後不能擴展鏡像卷來增加其大小。在基於 Itanium 的計算機上,無法鏡像 GUID 分區表 (GPT) 磁碟上的可擴展固件介面 (EFI) 系統分區。
鏡像系統卷或啟動卷時,可以對鏡像卷中的各個磁碟使用單獨的控制器,從而使系統配置具有更好的容錯能力。這種方法使得系統可以經受住硬磁碟或磁碟控制器出故障的考驗。當創建鏡像卷時,最好使用大小、型號和製造商都相同的磁碟。如果使用雙工技術,則推薦使用相同的磁碟和控制器,尤其是在計劃鏡像系統卷或啟動卷時。
鏡像系統卷時,始終測試以確保當某個磁碟出現故障時可從各個鏡像啟動操作系統。要幫助防止出現啟動問題,請始終使用同一磁碟和控制器。
鏡像卷目前廣泛應用在沒有使用硬體RAID的簡易服務系統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