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污染源自動監控管理辦法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加強污染源監管,實施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與排污許可證制度和排污收費制度,預防污染事故,提高環境管理科學化、信息化水平,根據《水污染防治法》、《大氣污染防治法》、《環境雜訊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實施細則》、《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條例》和《排污費徵收使用管理條例》等有關環境保護法律法規,制定本辦法。第二條本辦法適用於重點污染源自動監控系統的監督管理。
重點污染源水污染物、大氣污染物和雜訊排放自動監控系統的建設、管理和運行維護,必須遵守本辦法。第三條本辦法所稱自動監控系統,由自動監控設備和監控中心組成。
自動監控設備是指在污染源現場安裝的用於監控、監測污染物排放的儀器、流量(速)計、污染治理設施運行記錄儀和數據採集傳輸儀等儀器、儀表,是污染防治設施的組成部分。
監控中心是指環境保護部門通過通信傳輸線路與自動監控設備連接用於對重點污染源實施自動監控的計算機軟體和設備等。第四條自動監控系統經環境保護部門檢查合格並正常運行的,其數據作為環境保護部門進行排污申報核定、排污許可證發放、總量控制、環境統計、排污費徵收和現場環境執法等環境監督管理的依據,並按照有關規定向社會公開。第五條國家環境保護總局負責指導全國重點污染源自動監控工作,制定有關工作制度和技術規范。
地方環境保護部門根據國家環境保護總局的要求按照統籌規劃、保證重點、兼顧一般、量力而行的原則,確定需要自動監控的重點污染源,制定工作計劃。第六條環境監察機構負責以下工作:
(一)參與制定工作計劃,並組織實施;
(二)核實自動監控設備的選用、安裝、使用是否符合要求;
(三)對自動監控系統的建設、運行和維護等進行監督檢查;
(四)本行政區域內重點污染源自動監控系統聯網監控管理;
(五)核定自動監控數據,並向同級環境保護部門和上級環境監察機構等聯網報送;
(六)對不按照規定建立或者擅自拆除、閑置、關閉及不正常使用自動監控系統的排污單位提出依法處罰的意見。第七條環境監測機構負責以下工作:
(一)指導自動監控設備的選用、安裝和使用;
(二)對自動監控設備進行定期比對監測,提出自動監控數據有效性的意見。第八條環境信息機構負責以下工作:
(一)指導自動監控系統的軟體開發;
(二)指導自動監控系統的聯網,核實自動監控系統的聯網是否符合國家環境保護總局制定的技術規范;
(三)協助環境監察機構對自動監控系統的聯網運行進行維護管理。第九條任何單位和個人都有保護自動監控系統的義務,並有權對閑置、拆除、破壞以及擅自改動自動監控系統參數和數據等不正常使用自動監控系統的行為進行舉報。第二章自動監控系統的建設第十條列入污染源自動監控計劃的排污單位,應當按照規定的時限建設、安裝自動監控設備及其配套設施,配合自動監控系統的聯網。第十一條新建、改建、擴建和技術改造項目應當根據經批準的環境影響評價文件的要求建設、安裝自動監控設備及其配套設施,作為環境保護設施的組成部分,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入使用。第十二條建設自動監控系統必須符合下列要求:
(一)自動監控設備中的相關儀器應當選用經國家環境保護總局指定的環境監測儀器檢測機構適用性檢測合格的產品;
(二)數據採集和傳輸符合國家有關污染源在線自動監控(監測)系統數據傳輸和介面標準的技術規范;
(三)自動監控設備應安裝在符合環境保護規范要求的排污口;
(四)按照國家有關環境監測技術規范,環境監測儀器的比對監測應當合格;
(五)自動監控設備與監控中心能夠穩定聯網;
(六)建立自動監控系統運行、使用、管理制度。第十三條自動監控設備的建設、運行和維護經費由排污單位自籌,環境保護部門可以給予補助;監控中心的建設和運行、維護經費由環境保護部門編報預算申請經費。第三章自動監控系統的運行、維護和管理第十四條自動監控系統的運行和維護,應當遵守以下規定:
(一)自動監控設備的操作人員應當按國家相關規定,經培訓考核合格、持證上崗;
(二)自動監控設備的使用、運行、維護符合有關技術規范;
(三)定期進行比對監測;
(四)建立自動監控系統運行記錄;
(五)自動監控設備因故障不能正常採集、傳輸數據時,應當及時檢修並向環境監察機構報告,必要時應當採用人工監測方法報送數據。
自動監控系統由第三方運行和維護的,接受委託的第三方應當依據《環境污染治理設施運營資質許可管理辦法》的規定,申請取得環境污染治理設施運營資質證書。
Ⅱ 由於在線監測平台故障導致煙氣外排數據超標用停產處理嗎
根據相關資料查詢顯示:用。在線監測平台故障導致排放超標屬於違法行為,需要停工處理,對平台和設備進行維修,所以由於在線監測平台故障導致煙氣外排數據超標用停產處理。
Ⅲ 污水處理廠中控人員發現異常數據時怎麼處置
污水處理廠的中控人員。的操作規程以及刷新數據異常時,應該趕緊的報告領導下面就會詳細介紹一下一、操作規程
中控室採用一台IBM計算機和PLC站進行數據交換.顯示現場的狀態和數據。
1、先開顯示器.再開主機.開機後系統直接進入Window2000操作系統。
2、雙擊桌面上「 污水處理廠中控系統」圖標.系統進入泉州寶洲污水處理廠中控系統操作畫面.此為登陸畫面.點擊「登陸」按鈕.在User和Password里都輸入「1」.點擊「OK」.就自動返回登陸界面.然後直接點擊「進入」按鈕.系統就進入主參數畫面。
3、主參數表一顯示二期生物池、污泥泵房、二沉池設備操作塊按鈕及DO、MLSS等參數.畫面左下角為紅色菜單按鈕.中間為報警信息.右下角為時間信息。
4、點擊菜單按鈕.選擇主參數表二.畫面顯示為二期曝氣沉砂池設備操作塊按鈕及二期進水流量信息.下面信息跟主參數表一一樣。
5、點擊菜單按鈕.選擇工藝流程圖.畫面顯示的為寶洲污水廠的工藝流程圖信息。
6、點擊菜單按鈕.選擇廠區總圖.畫面顯示為二期的廠區構築物布置圖.點擊相應的構築物可進入該構築物相應設備的控制畫面。
7、點擊菜單按鈕.選擇一期控制.進入一期各個構築物名稱的操作塊按鈕.點擊操作塊按鈕進入各個構築物設備運行狀態、儀表測量值的操作畫面;該畫面還有化驗室、列印設置、列印報表、曲線圖、返回二期跟退出按鈕。
8、如果設備報警.主參數畫面下方報警塊會黃色和紅色不斷閃動.顯示報警的設備名稱、報警的原因、時間等.直接點擊是對該報警進行確認.顯示下一個報警信息。
9、在斷電或需要關機時.務必要退出「泉州市寶洲污水處理廠中控系統」系統。
二、注意事項
1、非系統操作人員.嚴禁上機操作。
2、系統人員嚴禁進行與生產需要無關的操作。
3、嚴禁擅自拆卸系統設備。
4、在系統正常運行情況下.不允許關機。歡迎您的光臨,Word文檔下載後可修改編輯.雙擊可刪除頁眉頁
Ⅳ 企業在線自動監控污染物超標如何立案處罰
法律分析:1、構成污染環境罪,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
2、構成污染環境罪,後果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 第七十四條 違反本法規定,排放水污染物超過國家或者地方規定的水污染物排放標准,或者超過重點水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指標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環境保護主管部門按照許可權責令限期治理,處應繳納排污費數額二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限期治理期間,由環境保護主管部門責令限制生產、限制排放或者停產整治。限期治理的期限最長不超過一年期未完成治理任務的,報經有批准權的人民政府批准,責令關閉。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三百三十八條 違反國家規定,排放、傾倒或者處置有放射性的廢物、含傳染病病原體的廢物、有毒物質或者其他有害物質,嚴重污染環境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Ⅳ 在污水處理過程中,在線監測發現數據有超標該怎麼辦
立即停止外排,把不合格的水重新處理
Ⅵ 監督性監測超標是否要被處罰
根據我國相關政策以及法律的規定,要加強污染源監督性監測數據的應用,通過其評價排污單位的排污行為,對於超標排放的,要以污染源監督性監測數據作為重要證據,依法實施行政處罰。因此,監督性指標超標需要處罰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
第九十八條違反本法規定,以拒絕進入現場等方式拒不接受生態環境主管部門及其環境執法機構;或者其他負有大氣環境保護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的監督檢查,或者在接受監督檢查時弄虛作假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生態環境主管部門;
或者其他負有大氣環境保護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責令改正,處二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的罰款;構成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由公安機關依法予以處罰。
第九十九條違反本法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生態環境主管部門責令改正或者限制生產、停產整治,並處十萬元以上一百萬元以下的罰款;
情節嚴重的,報經有批准權的人民政府批准,責令停業、關閉:
(一)未依法取得排污許可證排放大氣污染物的;
(二)超過大氣污染物排放標准或者超過重點大氣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指標排放大氣污染物的;
(三)通過逃避監管的方式排放大氣污染物的等。
Ⅶ 磚瓦窯廠在線監測超標能處罰嗎
法律分析:能。情節較輕會對直接責任人處十天以上十五天天以下的拘留,進行一定罰款以及對這種污染環境的行為會予以公告。
法律依據:《污染源自動監控設施現場監督檢查》 第二十一條 排污單位排放污染物超過國家或者地方規定的污染物排放標准,或者超過重點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指標的,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第七十四條或者《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第四十八條的規定處罰。
《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 第四十八條 違反本法規定,向大氣排放污染物超過國家和地方規定排放標準的,應當限期治理,並由所在地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處一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罰款。限期治理的決定許可權和違反限期治理要求的行政處罰由國務院規定。
Ⅷ 監督性監測超標是否要被處罰
污染源監督性監測數據可做執法處罰依據。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
第十三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將環境保護工作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
國務院環境保護主管部門會同有關部門,根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編制國家環境保護規劃,報國務院批准並公布實施。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環境保護主管部門會同有關部門,根據國家環境保護規劃的要求,編制本行政區域的環境保護規劃,報同級人民政府批准並公布實施。
環境保護規劃的內容應當包括生態保護和污染防治的目標、任務、保障措施等,並與主體功能區規劃、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城鄉規劃等相銜接。
第十四條國務院有關部門和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組織制定經濟、技術政策,應當充分考慮對環境的影響,聽取有關方面和專家的意見。
第十五條國務院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制定國家環境質量標准。
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對國家環境質量標准中未作規定的項目,可以制定地方環境質量標准;對國家環境質量標准中已作規定的項目,可以制定嚴於國家環境質量標準的地方環境質量標准。地方環境質量標准應當報國務院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備案。
國家鼓勵開展環境基準研究。
Ⅸ 超標排放大氣污染物的罰款標准
超標排放大氣污染物的,處二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的罰款。超標排放大氣污染物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環境保護主管部門責令改正,處二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的罰款;拒不改正的,責令停產整治。
污染物排放量是如何計算出來的
1、納稅人安裝使用符合國家規定和監測規范的污染物自動監測設備的,按照污染物自動監測數據計算;
2、納稅人未安裝使用污染物自動監測設備的,按照監測機構出具的符合國家有關規定和監測規范的監測數據計算;
3、因排放污染物種類多等原因不具備監測條件的,按照國務院環境保護主管部門規定的排污系數、物料衡算方法計算;
4、不能上述方法計算的,按照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環境保護主管部門規定的抽樣測算的方法核定計算。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第九十八條
以拒絕進入現場等方式拒不接受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及其委託的環境監察機構或者其他負有大氣環境保護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的監督檢查,或者在接受監督檢查時弄虛作假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環境保護主管部門或者其他負有大氣環境保護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責令改正,處二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的罰款;構成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由公安機關依法予以處罰。
Ⅹ 在線監測數據超標多長可處罰
法律分析:《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准》(GB16297-1996) 中規定:最高允許排放濃度是指處理設施後排氣簡中污染物任何1小時濃度平均值不得超過的限值,或指無處理設施排氣筒中污染物任何1小時濃度平均值不得超過的限值;無組織排放監控濃度限值,是指監控點的污染物濃度在任何1小時的平均值不得超過的限值;排氣筒中顆粒物或氣態污染物監測的采樣點數目及采樣點位置的設置,按GB/T16157-1996執行。
法律依據:《環境行政處罰辦法》 第三十六條 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可以利用在線監控或者其他技術監控手段收集違法行為證據。經環境保護主管部門認定的有效性數據,可以作為認定違法事實的證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