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數據處理 > 構建dem需要哪些數據

構建dem需要哪些數據

發布時間:2022-11-07 08:54:39

① DEM(數字高程模型)的有關知識。

數字高程模型(Digital
Elevation
Model),簡稱DEM。它是用一組有序數值陣列形式表示地
面高程的一種實體地面模型,是數字地形模型(Digital
Terrain
Model,簡稱DTM)的一個分
支。一般認為,DTM是描述包括高程在內的各種地貌因子,如坡度、坡向、坡度變化率等因子
在內的線性和非線性組合的空間分布,其中DEM是零階單純的單項數字地貌模型,其他如坡
度、坡向及坡度變化率等地貌特性可在DEM的基礎上派生。DTM的另外兩個分支是各種非地貌
特性的以矩陣形式表示的數字模型,包括自然地理要素以及與地面有關的社會經濟及人文要
素,如土壤類型、土地利用類型、岩層深度、地價、商業優勢區等等。實際上DTM是柵格數
據模型的一種。它與圖像的柵格表示形式的區別主要是:圖像是用一個點代表整個像元的屬
性,而在DTM中,格網的點只表示點的屬性,點與點之間的屬性可以通過內插計算獲得。
建立DEM的方法有多種。從數據源及採集方式講有:(1)直接從地面測量,例如用GPS、全站儀
、野外測量等;根據航空或航天影像,通過攝影測量途徑獲取,如立體坐標儀觀測及空三加密
法、解析測圖、數字攝影測量等等;(3)從現有地形圖上採集,如格網讀點法、數字化儀手扶
跟蹤及掃描儀半自動採集然後通過內插生成DEM等方法。DEM內插方法很多,主要有分塊內插
、部分內插和單點移面內插三種。目前常用的演算法是通過等高線和高程點建立不規則的三角
網(Triangular
Irregular
Network,
簡稱TIN)。然後在TIN基礎上通過線性和雙線性內插建DEM。
由於DEM描述的是地面高程信息,它在測繪、水文、氣象、地貌、地質、土壤、工程建設、
通訊、氣象、軍事等國民經濟和國防建設以及人文和自然科學領域有著廣泛的應用。如在工
程建設上,可用於如土方量計算、通視分析等;在防洪減災方面,DEM是進行水文分析如匯
水區分析、水系網路分析、降雨分析、蓄洪計算、淹沒分析等的基礎;
在無線通訊上,可用
於蜂窩電話的基站分析等等。

② arcgis生成dem需要哪些數據

高程點和矢量化的等高線

③ DEM數據模型主要有哪幾種 ,以及它們各自的表達形式,和各自的用途

摘要 DEM數據模型主要有:通規則網格矩陣、規則三角網及矩形網格三角往混合形式。

④ 地表數字高程模型(DEM)數據

地表數字高程模型數據用於生成三維地質結構模型頂面(地表面),此部分數據可以從測繪主管部門獲取或向國家測繪局基礎地理信息中心購買,從基礎地理信息中心購買的數據屬於標准數據,數據以ARC/INFO數據格式存放。DEM數據比例尺有多種,其中,全國的1∶25萬資料庫在空間上包含816幅地形圖數據,覆蓋整個國土范圍,國外部分沿國界外延25km採集數據。地貌統一在TERLK層中存放,包括等高線、等深線、沖溝等,DEM等高線的等高距,在全國范圍內共分40m、50m、100m三種,使用時可參照等分布圖確定。對於此標准數據,可以根據需要進行數據格式轉換、比例變換、投影變換等多種處理。

另外,如果不能獲取現成的DEM數據,也可以自己使用專門的地理信息系統軟體用地形圖生產。即把紙質地形圖數字化及幾何糾正校準,然後進行高程信息的提取,即對等高線進行屏幕矢量跟蹤並對等高線標賦高程值,同時編輯、檢查、拼接以生成各種拓撲關系,最後用軟體進行內插值、裁剪生成DEM數據。

⑤ 怎麼用高程點和等高線生成dem

用高程點和等高線生成dem的方法:
1、確認等高線數據(矢量線)正確;
2、確認高程存放於elevation欄位中;
3、在global
mapper中打開等高線圖層;
4、打開圖層控制中心,
在等高線圖層上右鍵並選擇「從3d矢量數據創建提升網格……」,點擊確定;
5、展示創建好的數據;
6、選擇格式,輸出dem數據。
高程點
定義:高程即從某一基準面起算的地面點的高度。
等高線
指的是地形圖上高程相等的相鄰各點所連成的閉合曲線。把地面上海拔高度相同的點連成的閉合曲線。
dem
數字高程模型(digital
elevation
model),簡稱dem。它是用一組有序數值陣列形式表示地面高程的一種實體地面模型,是數字地形模型(digital
terrain
model,簡稱dtm)的一個分支,其它各種地形特徵值均可由此派生。一般認為,dtm是描述包括高程在內的各種地貌因子,如坡度、坡向、坡度變化率等因子在內的線性和非線性組合的空間分布,其中dem是零階單純的單項數字地貌模型,其他如坡度、坡向及坡度變化率等地貌特性可在dem的基礎上派生。

⑥ 生成DEM有哪些方法

下面是網路DEM原文,應該是正確的吧:
建立DEM的方法有多種。從數據源及採集方式講有:(1)直接從地面測量,例如用GPS、全站儀 、野外測量等;(2)根據航空或航天影像,通過攝影測量途徑獲取,如立體坐標儀觀測及空三加密 法、解析測圖、數字攝影測量等等;(3)從現有地形圖上採集,如格網讀點法、數字化儀手扶 跟蹤及掃描儀半自動採集然後通過內插生成DEM等方法。DEM內插方法很多,主要有整體內插 、分塊內插和逐點內插三種。整體內插的擬合模型是由研究區內所有采樣點的觀測值建立的。分塊內插是把參考空間分成若干大小相同的塊,對各分塊使用不同的函數。逐點內插是以待插點為中心,定義一個局部函數去擬合周圍的數據點,數據點的范圍隨待插位置的變化而變化,因此又稱移動擬合法。有規則網路結構和不規則三角網(Triangular Irregular Network, 簡稱TIN)兩種演算法。目前常用的演算法是TIN,然後在TIN基礎上通過線性和雙線性內插建DEM。用規則方格網高程數據記錄地表起伏的優缺點 :優點:(X,Y)位置信息可隱含,無需全部作為原始數據存儲由於是規則網高程數據,以後在數據處理方面比較容易。缺點:數據採集較麻煩,因為網格點不是特徵點,一些微地形可能沒有記錄。TIN結構數據的優點:能以不同層次的解析度來描述地表形態.與格網數據模型相比,TIN模型在某一特定分辯率下能用更少的空間和時間更精確地表示更加復雜的表面.特別當地形包含有大量特徵如斷裂線、構造線時,TIN模型能更好地顧及這些特徵。

⑦ 柵格金字塔

柵格數據源包括數字高程模型(DEM)和遙感影像數據2 部分。遙感影像數據原始數據為ETM+、SPOT4、SPOT5,全省范圍是利用ETM多光譜和SPOT4全色光融合而成,示範區影像則是利用SPOT5影像自融合而成,遙感影像通過配准、鑲嵌、拉伸、融合、投影、格式轉換等操作(李長江等,2004),最終形成GeoTIFF格式的數據。數字高程模型是利用ArcInfo軟體的桌面版或工作站版生成的,建立數字高程模型的數據源為等高線、高程點、水系、交通、標准圖框等文件,但將全區的數據一起處理生成DEM的數據量太大,在統一投影坐標系(高斯-克呂格投影,投影中央經線為120.5 °)的前提下,先將所處理的圖幅與周圍8幅圖的等高線、高程點及水系、交通圖層進行接邊處理,最終生成1:10萬標准圖幅的DEM。

數字高程模型和遙感影像數據採用層次細節LOD(Level of Detail,LOD)模型進行分塊、分層、融合,針對於不同精度地形和影像柵格數據,利用其相互「疊覆」關系來處理,並真正實現海量柵格數據無縫接邊處理,且數據的交接處能自動提取覆蓋層(不同精度的DEM)數據,極大地提高了海量數據存取質量和速度。具體的柵格金字塔建塔流程如圖4-5所示。

(1)矢量數據的整理

用來構建DEM的矢量數據包括高程點、等高線、水系、交通4個圖層,為保證數據的准確性、完整性,要進行包括格式、投影、高程屬性、圖幅接邊等幾個方面的質量檢查,以使其在數據范圍、精度方面滿足構建三角網(TIN)的要求。

數據整理時,首先要檢查矢量數據的數據格式是否均為Arc/Info格式,投影是否統一(高斯-克呂格投影平面坐標,中央經線為120.5°,坐標單位為m),通過構建粗略的DEM在三維場景進行檢查修正其高程值是否正確,在此基礎上,將所要生成DEM的圖幅與周邊8幅分層進行接邊檢查,確保跨圖幅圖元的一致性。

(2)擴邊裁剪

為防止標准圖幅外緣因無高程信息生成三角網與鄰幅的三角網出現「裂縫」,要將某圖幅內的數據與該圖幅標准圖框擴邊1/3范圍內的數據一起處理。擴邊處理時,先把某幅的標准圖框擴邊1/3並作為裁剪框,在該幅與相鄰8幅圖的高程點、等高線、水系、交通4個圖層分別用裁剪框進行拓撲裁剪,形成的4個圖層的數據作為構TIN的數據源,以保證整個區域內TIN的完整性。

圖4-5 柵格金字塔建設流程圖

(3)一次構TIN

三角網(TIN)是基於三角形對數字高程模型表面建模的一種方法,它是按一定的規則將離散點連接成覆蓋整個區域且互不重疊、結構最佳的三角形,每個三角形代表了地表上一塊等傾斜的平面。可利用ARCSCENE的3D分析工具Createtin命令進行一次構TIN,其中將高程點作為MASS,等高線作為HARDLINE,並分別選擇相應的高程屬性欄位。

第一次構TIN的同時,要檢查並消除隱藏的高程差,不僅對同一條等高線上采樣間距過大的高程點列進行內插加密處理,避免出現三角形跨越等高線,而且對山頭或凹地無高程點的閉合等高線,狹長而坡緩的谷底等處,內插特徵點或特徵線,避免出現不合理的「平三角形」。

(4)二次構TIN

利用Modify TIN命令進行二次構TIN,先打開上一步建好的TIN,並添加交通、線狀水系、面狀水系3個圖層,交通、線狀水系作為 HARDLINE,面狀水系作為 HARD REPLACE。

(5)生成DEM

DEM格網是基於正方形格網對DEM表面建模的一種方法,它是利用一系列在X、Y方向上都按等間隔排列的地形點的高程值Z表示地形。可採用Tintolattice命令將TIN轉為DEM格網,生成過程中對DEM格網間距進行設置,以確保DEM精度。

(6)裁剪DEM

上述的DEM是在擴邊基礎上生成的,因此必須以標准圖框內框為裁剪框進行拓撲裁剪,在Workstation版的Arc/Info下,可使用Latticeclip命令進行DEM裁剪形成標准分幅的DEM。

(7)遙感影像數據的整理。

遙感影像數據主要用於地形表面的紋理,增強真實感。不同精度的衛星遙感影像TM、ETM+、SPOT4、SPOT5等均需要進行必要配准校正,通過控制點配准到矢量數據的坐標繫上,以保證遙感影像與地形數據的空間位置一致性。

(8)圖像融合

TM與ETM+、SPOT4全色光與TM的圖像融合的方法可採用常規的方法,對於示範區的SPOT5高精度遙感影像,首先要對10m解析度的多光譜波段1(Red)、2(Green)、3(Blue)進行RGB波段彩色合成,合成時採用2(Green)作為藍波段,(1+2+3)/3作為綠波段,1(Red)為紅波段。再在ERDAS軟體中將合成後的圖像與SPOT5全色光進行自融合,其中低解析度為前述的多光譜紅、綠、藍波合成圖像,高辨率圖像為經校正的SPOT5的2.5m解析度全色波段。融合方法可採用乘積法或主成分分析法等,使影像更加接近真彩色。

(9)生成金字塔文件

利用自行開發的Build3 d1.0建塔工具,將不同精度DEM格網和不同精度的遙感影像數據加入。一般將精度低的DEM放在最底層(圖版Ⅳ-1),精度高的DEM放在上層,再添加遙感影像或農業地質專題圖數據,並根據數據的精度設置相應每層的網格間距、單塊行列數、壓縮方式及金字塔層數,即可形成PRD格式的金字塔數據文件。

⑧ DEM的建立

你問這個問題有邏輯上的錯誤。
不過還是依我的認識吧。
DEM的建立主要是依據它的數據源(主要獲取方式包括地形圖數字化、影像數據、野外測量數據等)。然後對地形進行建模和內插來進行數字化表示。在其建模過程中對DEM數據依據其結構模型進行組織與管理。最終實現在實際中的分析與應用。(地形分析或者地學應用、可視化表達等)。
DEM的應用遍及資源、環境、測繪 土木工程、軍事、商業等領域。主要依三個方面考慮:1)地學分析應用;地形地貌分析、土地利用分類等等。。。
2)非地形特徵應用;工程 工業應用、規劃管理、水文建模等....
3)產業化和社會化服務等。電信、軍事等....

DEM作為GIS中的一大數據源。其應用范圍基本涵蓋了大部分GIS的應用。
而且DEM可以作為獨立的技術有其自己的理論與演算法,對其深入了解還是非常有用的。

⑨ 在 ArcGis 中 怎麼用 地形圖 建立DEM,具體點

首先數字化地形圖
1、建立『線數據』和『點數據』兩樣數據都必須具備『H』(高程)屬性,數字化的時候,將等高線和高程點數字化,輸入其對應的高程屬性值。

然後建立DEM

創建tin方法:
1、首先選擇功能:Tools(頂部)——Extensions (可將裡面的全部打鉤)
2、在上面空白處右鍵,然後選擇3D Analysis ,出現3D Analysis 工具條
3、單擊出現的工具條的3D Analysis 》 create/modify Tin 》create Tin from features
4、將左邊的數據選擇你的等高線和高程點,右邊的屬性選擇你的建立tin的屬性,下面寫好輸出tin的位置。
到此tin就建立好了。

5、單擊出現的工具條的3D Analysis 》 convert 》 tin to raster
選好好需要的,點OK。到這里才是建立了DEM。

閱讀全文

與構建dem需要哪些數據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存在的科學技術問題是什麼意思 瀏覽:414
怎麼測量產品孔的角度 瀏覽:643
昆明的菜市場為什麼都關了 瀏覽:198
白天菜市場有什麼好吃的 瀏覽:38
什麼是攝影信息特性 瀏覽:428
遠洋市場帝王蟹多少錢 瀏覽:468
督促程序的范圍是什麼 瀏覽:699
康寶萊代理人一般多少錢 瀏覽:448
殖民地模擬器怎麼和商人交易 瀏覽:692
外匯交易平台哪裡學 瀏覽:850
如何把技術掌握在自己手裡 瀏覽:618
易代理怎麼開通供應商 瀏覽:473
杭州二手裝載機交易市場在哪裡 瀏覽:971
helloworld程序什麼意思 瀏覽:680
手指評殘程序如何走 瀏覽:834
代理台灣金門高粱酒怎麼樣 瀏覽:828
教育技術如何推動新時代創新 瀏覽:232
技術倉儲包括哪些 瀏覽:57
南寧市哪裡有批發花生市場 瀏覽:558
德州技術學校都有什麼專業 瀏覽:9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