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心理學數據拿到手,如何篩選數據
心理學數據拿到手這樣篩選數據:
首先篩選出大數據
因為大數據可以反映出大量客觀事實不涉及個人感受狀態的數據
可以看出側重對象的廣度
其次篩選出小數據
因為小數據可以反映出行為數據、社交數據、心理數據、個性化數據、定製性數據、
可以看出側重對象的深度
『貳』 專業的心理學量表從哪裡可以獲取最好是免費的
建議去中國知網上搜索相關論文查詢,也可以去網路文庫之類的網站查找,如果想下載多個醫學量表的話,推薦去常笑醫學網,他家的醫學量表全部都是可以免費下載的 可網路了解更多
『叄』 心理學研究,選取被試樣本的方法有哪些
你要選取被試的樣本的方法,我覺得一般來講就是要有志願者,志願者是最關鍵的,因為他願意配合你的實驗,我覺得只有這種人的測試才能夠取得比較好的結果。
『肆』 跪求心理學spss實驗數據
你要什麼實驗數據啊,我這學期學心理統計學,自己弄了好多的實驗數據,都保存了。要的話給我留郵箱吧,我發你。
『伍』 心理學研究的數據是
心理學研究的數據一般都是用標准化的量表測查出來的
而分析數據的軟體,最常使用的應該是spss統計學軟體
『陸』 怎樣輸入心理學研究數據
用心理學專用軟體SPSS錄入你所調查的數據,然後進行相關的操作!
『柒』 請問教育、心理學家們講的那些數據都來自哪裡比如聽人講一個統計說父母每天會對孩子說約420個「不」。
知網歡迎你~我是心理學專業的,我們的好多引用數據都是在知網上down下來的,而知網上的論文期刊都是以實驗、調查為主的,是有依據的,也就是說,以實驗調查為基礎的期刊論文,其數據是有代表性的,一般還是真實可靠的。如果你對什麼數據有疑問,不如去查查數據的出處是否經過實驗調查,這樣的話通常可以分辨偽科學,偽數據。
『捌』 怎麼學心理學專業
第一種、高校教育模式。
比如說在高考時候就直接選擇心理學專業。目前全國有300多所大學是有心理學系和心理學專業的。心理學專業里有應用心理學(人力資源方向的應用心理學、心理咨詢、心理輔導方面的應用心理學)、教育心理學等,所以,有的人一開始就選擇了專科、本科、碩士、博士的學歷教育模式。
第二種,學習者已經是成年人了,原來讀的也不是心理學專業,但是想學習心理學。
這樣的話,也可以繼續走大學的這種路線。像華南師范大學、北京師范大學、華中師范大學等很多大學都有心理學專業,而且也都開通了繼續教育。比如自考、函授、網路的遠程教育。通過這種方式,學習者一邊完成學習過程、積累知識,同時也可以拿到學歷。
(8)專業的心理學數據如何獲得擴展閱讀
心理學的學習,其實過程枯燥乏味,因為心理學的書本里,大部分不是人們所希望的那樣,比如:人際溝通、自我提升等等,而是大腦機能、認知過程、記憶過程之類的,看完大呼:「這不是我想要學習的心理學啊」。
所以在推薦書目上,很難選擇,但是如果喜歡,可以從《心理學與生活》看起,案例較多,通俗易懂,但是它並不全面,但是對於希望了解的人來說,這可能是一本有趣的書,但並不是一本實用的工具書。
『玖』 有關心理健康的數據在哪找
一般都是在心理學的論文期刊裡面,有關於不同類型人群的心理健康調查或者有時候也有心理健康的流調。
『拾』 心理學收集數據的方法中哪些屬於間接收集的方法哪些是直接的
1、 觀察法:優點:使用方便,所得材料真實
缺點:只能消極等待有關現象的發生,難以對所獲材料進行數量處理,難以確定某種行為現象的真正原因。
2、實驗法:優點:研究者處於主動地位,可有計劃引起某種行為現象發生;研究者可以控制一切無關變數,系統操縱作為自變數的變化條件;研究者可以使某種行為在相同條件下重復發生,反復觀察驗證
缺點:實驗室的人為性及對心理現象的過分簡化,因而所得結果與實際情況存在一定差距
3、調查法:(1)談話法:優點:談話法簡單易行,便於迅速獲取資料
缺點:由於關於被試者心理狀態的結論必須從被試者自己的回答中尋找,所以具有較大局限性
(2)問卷法:優點:能夠在短時間內取得廣泛的材料,且能對結果進行數量處理
缺點:所得材料一般較難進行質量分析,因而難以把所得結論直接與被試者的實際行為進行比較
4、測驗法:優點:可在短時間內了解許多人的一個或多個特點,且能從數量上比較個人之間的差異
缺點:目前所使用的測驗量表還不夠完善,信度和效度數低
5、個案法:優點:能提供變化的動態方面的見解,對於組織內部問題的診斷和糾正極有幫助
缺點:用該方法歸納出來的結論往往缺乏普遍性,另外,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時間,這對研究者來講,是一個限制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