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大數據管理局:追趕高速運轉的大數據行業
大數據管理局:追趕高速運轉的大數據行業
幾年前,大數據似乎還是科學家才會關心的事,但如今,它已觸手可及。
例如,著名職場社交網站LinkedIn公布的2014年最受僱主喜歡、最炙手可熱的25項技能中,統計分析與數據挖掘位列榜首。而研究機構Gartner預測,2015年,全球將新增440萬個與大數據相關的工作崗位,25%的組織將設立首席數據官一職。
政府機構同樣正經歷深刻的變化。今年5月,曾在LinkedIn、eBay、Skype等矽谷公司任職的帕蒂爾(DJ Patil)被奧巴馬任命為白宮首位首席數據官和制定數據策略的副首席技術官。這一史上最榮耀的IT職位旋即吸引無數關注。
與之相對,最近兩年,國內不少地方政府也趕起了「時髦」,開始建立全新的政府職能機關—大數據管理局。如果用更接地氣的稱呼,這些局長也就是當地的首席數據官。
這些新生機構目前大多承擔著組織制定數據收集、管理、開放、交易、應用等標准規范、推動政府數據開放、推進大數據產業發展等方面的職責,但目前還沒有很多落地的動作。
而9月初,國務院印發《促進大數據發展行動綱要》(以下簡稱《綱要》),系統部署大數據發展工作。《綱要》指出,2018年底前,要建成國家政府數據統一開放平台,率先在信用、交通、醫療等重要領域實現公共數據資源合理適度向社會開放。
有業內人士接受時代周報記者采訪時認為,各地建立大數據管理局,其實正是對國務院要求發展大數據的提前響應。既然如此,這些新生機構准備如何推動中國的大數據產業發展呢?
由政府牽頭推動大數據產業
9月1日,成都市經濟與信息化委員會的網站上掛出一則《關於成立「成都市大數據管理局」籌備組的通知》。這份公告顯示,成都市委編委2015年第2次會議決定,批准在該市經信委下設立大數據管理局。
大數據管理局的名字聽上去頗為新鮮,但這已不是國內首家。此前,廣東、遼寧等省均有地方政府率先試水。
大數據管理局的提法最早出現在2014年1月的中共廣州市委十屆五次全會上,成立這個「局」的目的是為統籌推進政府部門的信息採集、整理、共享和應用,消除信息孤島,建立公共數據開放機制。
這一構想很快得到立法支持。1個月後,廣東省政府印發《廣東省經濟與信息化委員會主要職責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規定》,其中明確提及成立廣東省大數據管理局。
此後,當年5月,廣東佛山南海區掛牌成立數據統籌局;沒過多久,廣東清遠在其經濟與信息化局的「三定方案」(定機構、定職權、定人員)中要求設置大數據管理科。
而到今年5月,廣州市政府公布工信委、商務委、國資委3個部門的「三定方案」。根據方案,廣州市工信委設立直屬行政單位廣州市大數據管理局,主要負責研究擬訂並組織實施大數據戰略、規劃和政策措施,引導和推動大數據研究和應用工作;組織制定大數據收集、管理、開放、應用等標准規范等9項職責。
按照規定,這個正處級單位內設3個科室,分別為規劃標准科、數據資源科(視頻資源管理科)與信息系統建設科,同時,配備行政編制15名,包括局長(副局級)1名,副局長(副處級)2名。
幾天後,遼寧沈陽亦快馬加鞭地建立了大數據管理局,級別為正局級,同樣下設3個部門—大數據產業處、標准與應用處和數據資源處。而之所以說「快馬加鞭」,該單位從組建到掛牌,前後只用了短短兩個多月。
不止如此,公開報道顯示,上海市政府也有建立大數據局的構想,但目前尚在研究階段。
而在今年6月習近平總書記曾前往考察大數據產業發展情況的貴州省,有知情人士對時代周報記者披露,「貴州也有建設大數據管理局的模塊,但當地的考慮是,希望大數據產業發展成熟後再規劃大數據局進行統籌、管理,而在大數據發展期,這個產業需要省委省政府從大局上進行推動」。
幾乎一夜之間,全國多地的政府組織架構中都出現大數據管理局。「目前,各地都逐步意識到政府數據公開的社會價值與商業價值,於是紛紛成立大數據管理局,由之牽頭,推動當地的大數據產業發展。」貴陽大數據交易所執行副總裁王亞川告訴時代周報記者。
而易觀智庫分析師任偉魏認為,各地成立大數據管理局是為響應國務院對發展大數據的要求。而《綱要》出台後,各級政府肯定會作出更多回應,「成都此次應該是提前布局了」。
「其實,不管是廣東省委書記胡春華,還是貴陽市委書記陳剛,這幾個率先嘗試成立大數據局的地區,他們的領導有一個共同點—都從北京出來,而且,到地方之前都已經有發展大數據產業的成熟想法。」上述知情人士表示。
開放數據將帶動創新產業
對於順應潮流而生長的大數據管理局,很多人非常好奇,這個機構究竟要做些什麼?它與已有的統計局又有何不同呢?
按照王亞川的觀察,各地政府目前擁有的數據可以分為兩類:政務數據和政府數據。統計局偏向收集政務數據,通常都是數字,比如經濟指標;而大數據管理局的主要對象是政府數據—政府在行政審批、非政府審批、服務事項等方面留存的數據,其中包括一些非標准化的文字數據。
而亞信數據副總裁鄒明達告訴時代周報記者,統計局與大數據管理局的目標與定位有著天然的差別。首先,前者通過各級政府統計、申報、匯總獲得結構化數據,後者則通過城市的政務信息化、社會信息化、產業信息化的全面推進,提取結構多樣的海量業務數據、過程數據、行為數據並進行匯總、加工、分析、挖掘;而且,拿到數據後,前者運用於決策或指數發布,而後者要做的是最大程度地發揮數據的社會服務或商業價值;此外,從數據量級來看,後者處理的才是真正的大數據。
「大數據管理局目前急需行使的主要職能包括,其一,消除數據孤島,將散落在各個委、辦、局的政府數據匯集起來,形成全省或全市的數據中心;其二,通過政府立法等制度建設,對各行各業如何安全使用數據進行有效監管。」鄒明達說。
事實上,消除數據孤島只是第一步,大數據管理局更大的「野心」在於推動政府數據公開—時代周報記者梳理發現,廣州、沈陽、成都三地對大數據管理局的職能設定中都有一句類似的表述:組織制定大數據收集、管理、開放、應用等標准規范。
而在《綱要》中,國務院重點部署三項主要任務。其中,首要任務便是,加快政府數據開放共享,推動資源整合,提升治理能力。
政府及相關部門如果能在收集、管理數據的基礎上開放數據,例如開放醫療數據、病例數據,這些數據的分析結果一旦服務於醫葯研究公司,那麼釋放的將不僅是商業價值,還有巨大的社會價值。
目前,在政府數據開放上走得最前的貴州省已將醫療數據列入數據公開目錄。不過,貴州的政府數據計劃分三期開放,醫療數據不在首批之列。
「現在的企業大多隻基於自己長期積累的數據做一些大數據業務,阿里巴巴設立的螞蟻金服就是一個典型案例。它利用天貓、淘寶的數據扶持自己的業務,但要想服務全國市場,僅僅依靠淘寶、天貓的數據是遠遠不夠的。所以,政府數據以及一些行業數據公開後,對於阿里巴巴來說,相當於打通了數據來源的壁壘,他們的業務將得到更好的支持。」王亞川說。
在他看來,開放政府數據對於產業發展的意義還在於,一些學者、學子以及初創型企業會在數據應用上創造出全新的商業模式,從而實現「大眾創業、萬眾創新」。
其實,政府通過開放數據帶動商業發展在國外有過不少案例。比如,1983年,美國將衛星定位系統從軍用轉為向公眾開放,結果帶動了一批創新企業的發展,創造就業崗位約300萬個。
而在貴州,該省此前通過第一屆大數據商業模式大賽,成功吸引一批創業者和創業項目入黔。這個比賽最與眾不同之處就在於主辦方承諾,在初賽階段向參賽者開放部分政府數據目錄;復賽和決賽階段則進一步開放經過「脫敏」處理的數據資源,幫助項目設計者開發、完善參賽方案。
誰來制定標准?
雖然開放政府數據可能帶來諸多益處,但這並不是一件「說開放就能開放」的易事,因為,政府首先要制定數據開放的規范和標准。
據時代周報記者了解,目前,多數地方停留於「消除數據孤島」的階段,在真正公開政府數據之前還要完成數據公開目錄設計以及數據清洗、脫敏等工作。而如何設計數據公開目錄;哪些數據先公開,哪些後公開,設定這些規則是一個難題。
比如,貴州是全國第一個嘗試公開海量政府數據的省份。此前,貴州省經信委信息產業發展處處長魏巍在接受時代周報記者采訪時表示,該省省一級政府機構的業務系統自去年6月始分批遷入「雲上貴州」系統平台。遷雲前,各個遷雲單位首先要按照涉密、非密敏感、開放三個類目梳理已有數據。遷雲後,涉密數據不開放,開放數據必須開放,非密敏感數據視情況而定。
當時一位參與遷雲工作的某單位人士覺得工作難度很大,因為,「省大數據辦要求我們開放數據,但開放到何種程度由業務部門自己把握。可我們一開始沒有經驗,不知道某些數據能否開放,也無法預估開放之後會否引發問題」。
不過,在一些業內人士看來,貴州先行先試後,其他地區可以借鑒經驗。「政府數據主要有政府審批、非政府審批以及服務事項三個來源,其中,行政審批數據目錄在各個地方的可復制度很高,而其餘兩項數據目錄,各地也有50%-60%的重合度。」王亞川說。
「如果只是整理數據目錄,這並不困難,關鍵是如何在開放過程中保證數據安全與公民隱私。比如地理信息數據,原則上是可以開放的。但如果這些數據精確到某種程度,那可能會危害國家安全。所以,我們要把國家在安全和保密方面的規定整合進來,對數據開放行為進行制度層面的約束。從這個角度來說,那些設立大數據管理局的地方就可以通過這個職能部門完成這些工作。」鄒明達說。
不過,任偉魏卻並不看好由大數據管理局承擔組織制定大數據收集、管理、開放、應用等標准規范方面的職能。
「各地大數據管理局制定標准後,除了用於政府數據,也會使本地企業向這些標准靠攏,但問題在於,與大數據行業本身高速運轉的現狀相比,政府的工作節奏慢,存在滯後性,恐怕無法在短期里解決行業需要改善的問題。」
「而且,各行各業的大數據應用水平差距明顯,金融、零售、電信等大數據應用成熟的行業早已過了制定標准規范的階段,現在更多關注運營,以及客戶資源挖掘中的風險。而例如旅遊這些當前大數據應用相對緩慢的行業,反而需要盡快完成標准制定的工作。」任偉魏說。
在他看來,如果各個大數據管理局都自立標准,那麼,各地的標准之間還存在能否統一、兼容等問題,否則,這就是畫地為牢。「而且,各地的大數據管理局還可能爭搶全國性標准規范制定中的主導權,從而出現掣肘。」
數據交易雛形
事實上,完成制定大數據收集、管理、開放、應用的標准規范後,大數據管理局或將進入更深層的領域—數據交易。至少,沈陽大數據管理局的職責中就包括制定大數據交易的標准規范。
目前,貴陽、武漢、陝西西咸新區等地都成立了大數據交易所,探索大數據交易機制,而廣州、哈爾濱等城市正有這方面的計劃。今年5月,國務院副總理馬凱還曾到貴陽大數據交易所考察。
但國內的大數據交易如今尚在初期。王亞川告訴時代周報記者:「我們認為,底層數據是不可交易的,但通過清洗、脫敏、建模及可視化技術形成的分析結果可以交易,而且,可以反復交易。例如,車管所的一些數據既可以服務保險公司,也可以被其他行業所用。」
而參與發起長江大數據交易所的亞信數據副總裁鄒明達認為,數據交易要經歷三個發展階段,首先是數據的信息化,也可以理解為採集數據;其次是數據的資產化,即,把數據變成類似商品實物的資產;最後才是數據的資本化。到了這個階段,數據可以被定價,可以像金融商品一樣交易。「目前的數據交易處於數據信息化和數據資產化的階段,尚未達到數據資本化的高度。」
鄒明達表示,他們做的大數據交易只是數據使用權的交易,或是通過數據加工得到的有價值的結果的交易,而非真正意義的產權交易。
而在定價方面,運營中的大數據交易所普遍採用撮合定價的方式:交易所擁有價格的建議權,數據賣方擁有決定權,而影響價格的主要因素包括數據的量級、樣本的覆蓋度、數據顆粒的大小、質量、更新頻率等。
據介紹,從今年4月中旬運營至今,貴陽大數據交易所總共完成了2000多萬的交易額,目前的交易主體主要是行業內的大型企業。比如,首批數據的交易賣方為騰訊和廣東省數字廣東研究院,買方為京東雲平台及中金數據。通常,在交易中,貴陽大數據交易所獲得交易金額的四成,數據賣家獲得六成。
而據王亞川透露,預計今年年底,貴州省將有第一批政府數據推送到貴陽大數據交易所進行變現。
王亞川認為,政府數據分為三類,一類是惠民信息,無償公開;一類是國家保密條例限制的數據,不予公開;還有一類則是政府可以公開但沒有義務公開的數據。「過去,政府沒有動力開放這部分數據,但在國務院發布《綱要》後,政府的開放動力增強,他們會藉助大數據交易所的平台來開放數據,同時實現變現。」
業內也有一種觀點認為,政府數據的實際擁有者是民眾,政府能否通過售賣這些數據獲得收益還有待探討。
對此,鄒明達則認為,政府在開放數據之前需要進行數據收集、清洗、脫敏,甚至還要按照需求加工,這些都要花費成本,所以,數據開放不能完全依靠財政支出,可以有一些收入。
事實上,除了各地帶有政府或國資背景的大數據交易所正在積極探索數據交易之路,阿里巴巴旗下的阿里雲也在嘗試設計數據交換機制。
「在交易機制這塊,包括政府、阿里這樣的互聯網企業,以及IBM、Oracle等ICT企業,各方都想成為主導者。」任偉魏認為,在數據交易這件事上,大企業的想法是成為業內標準的制定者,而中小企業自己產生的數據不多,寄望相應的機制能夠保證其充分利用各類數據源。
不過,大數據交易距離標准規范最終落定還有很長一段路,畢竟目前,各地的大數據管理局才剛剛成立,他們的工作正從頂層設計向多個維度逐漸展開。
以上是小編為大家分享的關於大數據管理局:追趕高速運轉的大數據行業的相關內容,更多信息可以關注環球青藤分享更多干貨
❷ 哪個省在全國率先建立的立法中參與立法後評估性別理念傳播為主要內容的政策法
2012年,【江蘇省】在全國率先建立了以「立法中參與、立法後評估、性別理念傳播」為主要內容的政策法規性別平等咨詢評估機制。
❸ 如果上海繼續發展有可能和哪個城市合並合並後會怎樣
在國內經濟發展方面,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取得了快速發展,目前已發展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我們經常在網上看到一些關於國家發展的小視頻,當我們看到我國GDP數據的快速增長時,我們的自豪感也油然而生。
當然,南通作為一個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是一座有1000多年歷史的城市,它還有較好的旅遊資源,比如狼山、濠河、水繪園、余西古鎮等,這些都是南通著名的旅遊景點,被譽為“北上海”的城市未來的發展實在是不可估量。
❹ 設區的省轄市擁有了行政立法權,這將對地方政府進行公共事務的管理發揮什麼作
社區的省轄市擁有了行政立法權,這對地方政府進行公共事務的管理提供了更多的法律保障和法律依據。
❺ 上海市在成為直轄市之前屬於哪個省
1912年1月,中華民國成立。裁松江府、太倉州,上海地區屬江蘇省,有上海、華亭(後改名松江)、嘉定、寶山、川沙、南匯、奉賢、金山、青浦、崇明等10縣。
1914年,江蘇省劃分為滬海等5道,其中滬海道駐上海縣,轄今屬上海市的上海、松江、南匯、青浦、奉賢、金山、川沙、嘉定、寶山、崇明等縣以及今屬江蘇省的海門縣。
1925年,北洋政府允准上海改為淞滬市。
從此以後一直是直轄市了。
❻ 2020年2月8號後說有七個省不能進上海了是真的嗎
假的,假新聞,不存在。
但是,目前還是不要來上海,
現在還出遠門的,純屬給國家添亂。
❼ 政府的數據公開有哪些商業價值
2013年06月08日 08:37 作者:馮煦明 【源自網路】
關於空氣質量和噪音的數據可以被用來估測房價,Yelp、大眾點評之類的飯店推薦網站上也可以同時納入質監部門衛生檢疫的測評。而這些又會反過來促進環境治理、激勵飯店提高衛生標准。
如果埋藏在檔案館中,數據永遠只是一堆數據;而如果放在開放平台上,就有可能被深度挖掘,變成有用的信息。如果埋藏在檔案館中,數據永遠只是一堆數據;而如果放在開放平台上,就有可能被深度挖掘,變成有用的信息。
「人類歷史上最早的一批城市都誕生在河邊,河流為人類提供了食物、水和交通。而我們要做的,就是創造一條數據的河流,來滋養信息經濟的發展。」
多麼浪漫而深刻!這句話是筆者在紐約一家網站首頁上看到的標語。該網站致力於搭建一個數據交流、交換、分享的平台,既包括紐約市政府開放的各門類公共數據,也包括私人機構和企業公布的非公共數據。任何人都可以搜索、查看、下載、使用這些數據。盡管剛剛成立不久,但已經誕生了不少依託於它的應用。
出於對大數據發展趨勢的敏感,筆者花時間進行了一些調研,發現類似於這樣的網站在紐約已有近十家。而在此基礎上,更有數以百計的進行數據分析和具體應用開發的網站和創新團隊。
《開放數據法案》
2012年2月29日,紐約市通過了《開放數據法案》,3月7日由市長邁克爾-布隆伯格簽署後正式生效,這是美國歷史上首次將政府數據大規模開放納入立法。
根據開放數據法案,到2018年,除了涉及安全和隱私的數據之外,紐約市政府及其分支機構所擁有的數據都必須實現對公眾開放。而且規定,使用這些數據不需要經過任何注冊、審批程序,數據的使用也不受限制。(一個有趣的題外話是:邁克爾-布隆伯格本人對數據也有著天生的敏感,他的成功經歷也得益於數據,他是世界著名的財經資訊集團——彭博咨詢公司的創始人。)
今年三月份是法案生效一周年紀念,也是法案第一階段行動的截止日期——將各部門所有已對公眾開放的數據納入統一的網路入口,並且以便於使用、機器可讀的形式在互聯網上開放。到今年九月,市政府所轄的八十多個部門需要制定出各自的計劃,以便完成2018最終目標。
紐約的行動具有重要意義,畢竟法律具有強製作用,比行政命令要穩定和長遠;同時對其他地區也可以起到示範作用。位於美國西部的舊金山也開始了類似的開放數據工作,在矽谷濃郁創新氛圍的支持下,在很短的時間里就誕生了大量基於政府開放數據的新應用。
近期,奧巴馬政府也簽署了開放數據法令。筆者認為,紐約的立法及其實踐很有可能在將來成為政府開放數據的標准,供其他地區和國家參考、模仿。
開放數據平台
筆者最近登錄紐約市的開放數據平台,發現已經有2090組數據上線。這其中既包括按郵政編碼分區域的人口統計信息、用電量、犯罪記錄、中小學教學評估等歷史數據,也包括地鐵公交系統的動態實時運行數據;既包括也包括小區噪音指標、停車位信息、住房租售、旅遊景點匯總等與公眾生活密切相關的數據,也包括飯店衛生檢查、注冊公司基本信息等與商業密切相關的數據。所有數據中,受到關注最多的是Wifi熱點位置數據,已被訪問三萬七千多次。
紐約市還通過各種形式鼓勵公眾查看和使用這些數據。對於開放數據平台上沒有的數據,公眾可以提建議表達需求,會有專門的工作人員對這些需求進行分析和答復。曾有一位應用開發者希望獲得具體到小區層面的犯罪率數據,盡管這一數據目前還未在開放平台上開放,但工作人員仔細查閱後發現,可以在紐約警察局獲得pdf格式的數據,並提供了鏈接。
開放數據平台能夠提高社會運行的效率
在傳統意義上,人們往往只把公共信息公開和提高政府透明度聯系起來。但實際上,開放公共數據的意義遠不止此。如果埋藏在檔案館的文件中,數據永遠只能是一堆數據;而如果放在開放平台上,就有可能被深度挖掘,變成有用的信息。更多有效信息的傳播通常能使社會運行更加高效。
和許多城市一樣,紐約也被交通擁堵、社會治安、城市衛生等問題困擾。例如,社會治安曾一度是紐約市政府最為棘手的問題,每年要花費大筆的財政經費在警察和警務裝備上。而隨著詳盡犯罪記錄數據的開放,不僅開發出了提示公眾避免進入犯罪高發區域和提高警惕的手機應用,從而降低犯罪發生的概率;而且還能將犯罪記錄信息和動態交通數據結合起來,起到指導調配警力的作用。
公共交通系統的動態數據公布後,也隨之出現了很多的學者和商業機構對其進行深度挖掘。不僅創造出了手機應用為公眾出行提供實時建議,而且為地鐵系統在客流高低峰時段、熱點站和普通站之間的調配提出更優的方案。這些在原來警察局或交通部門各自壟斷數據的情況下是不可想像的。
激發巨大商業價值
除了提高社會運行效率外,開放數據平台還蘊含著巨大的商業價值。關於空氣質量和噪音的數據可以被用來估測房價,Yelp、大眾點評之類的飯店推薦網站上也可以同時納入質監部門衛生檢疫的測評。而這些又會反過來促進環境治理、激勵飯店提高衛生標准。
另外,開放數據平台還能起到激發創新的作用。道理很簡單,因為政府收集的數據大多是與公眾日常生活直接密切相關的數據,往往最能激發人們的好奇心,也很具有挖掘價值。紐約的實踐已經證明,開放數據平台會吸引大量高科技人才和企業的關注,激發前沿的創新和應用。雖然成立僅有一年,但圍繞著紐約開放數據平台而產生的應用開發團隊已有幾百個。
一個可比的例子是GPS(全球定位系統)的開放。1983年,美國將原本用於軍事的衛星定位系統GPS向公眾開放使用,並且在2000後取消了對民用GPS精度的限制。從汽車導航、精準農業耕作到物流、通訊等,GPS開放後不僅服務了生產和生活,同時還創造了大量就業崗位。據估算,僅美國國內就有約三百萬的就業崗位依賴於GPS。
打開「智慧城市」的鑰匙
「智慧城市」是一個最近幾年被炒的很火的概念。但筆者認為,「政府推動+咨詢公司」的模式不太可能成為建設未來智慧城市的主導力量。
建設智慧城市的本質是推動城市向更高層次的信息化發展,其最有效的推動力一定是無數的活躍個體。只有大量的個體才能實現對社會運行信息不斷創造性、深度地挖掘和應用。公共部門要做的只是建設維護好一個開放數據平台。
紐約市已經初步建立起了一個基於城市社會運行數據的「生態系統」。這個生態系統雖然還很簡單,但卻是到目前為止對「智慧城市」最真實也最有推廣前景的實踐。
生態系統的最底部是傳統經濟及其參與者,包括個人、家庭、企業等,他們是城市數據的生產者。這些來自經濟個體的數據通過兩類機構被搜集和匯總——傳統的數據收集者(如政府相關部門、電信運營商、金融機構)和新興的數據收集者(比如像facebook這樣的社交平台、Google這樣的搜索引擎等網路入口)。再上層則是智慧城市的核心力量——數據分析者和開發者,這里是智慧閃現的地方,包含有大量的創新開發團隊和中小型科技公司。
(本文作者介紹:清華大學經濟學博士研究生,現為哈佛大學訪問學者。)
❽ 上海成為直轄市以前屬於哪個省
1912年1月,中華民國成立。裁松江府、太倉州,上海地區屬江蘇省,有上海、華亭(後改名松江)、嘉定、寶山、川沙、南匯、奉賢、金山、青浦、崇明等10縣。
上海地區,春秋屬吳。戰國先後屬吳、越、楚。秦漢以後分屬海鹽、由拳、婁縣諸縣。北宋時期,上海大陸地區分屬華亭縣和崑山縣,崇明地區屬海門縣,元朝至元十四年(1277年),華亭縣升府,次年改稱松江府,仍置華亭縣隸之。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上海縣立,也轄於松江府。元代後期,上海地區有松江府和嘉定、崇明2州及華亭、上海2縣。
1995年,上海市轄浦東新區、徐匯、長寧、普陀、閘北、虹口、楊浦、黃浦、南市、盧灣、靜安、寶山、閔行、嘉定等14區和南匯、奉賢、松江、金山、青浦、崇明等6縣,有106個街道、208個鎮、10個鄉和3590個居民委員會、2986個行政村。面積6340.5平方公里,其中陸地面積6218.65平方公里、水面積697平方公里。
❾ 按照《網路安全法》,哪些公共數據資源需要開放
《網路安全法》中沒有公共數據資源需要開放哪些領域的相關規定。
《網路安全法》中唯一提及公共數據資源開放的是:第十八條國家鼓勵開發網路數據安全保護和利用技術,促進公共數據資源開放,推動技術創新和經濟社會發展。
但在國務院印發《促進大數據發展行動綱要》指出,到2018年底前建成國家政府數據統一開放平台,率先在信用、交通、醫療、衛生、就業、社保、地理、文化、教育、科技、資源、農業、環境、安監、金融、質量、統計、氣象、海洋等重要領域實現公共數據資源合理適度向社會開放。
(9)繼上海後哪個省公共數據開放立法擴展閱讀:
公共數據資源開放的相關任務:
1、加快政府數據開放共享,推動資源整合,提升治理能力。大力推動政府部門數據共享,穩步推動公共數據資源開放,統籌規劃大數據基礎設施建設,支持宏觀調控科學化,推動政府治理精準化,推進商事服務便捷化,促進安全保障高效化,加快民生服務普惠化。
2、推動產業創新發展,培育新興業態,助力經濟轉型。發展大數據在工業、新興產業、農業農村等行業領域應用,推動大數據發展與科研創新有機結合,推進基礎研究和核心技術攻關,形成大數據產品體系,完善大數據產業鏈。
3、強化安全保障,提高管理水平,促進健康發展。健全大數據安全保障體系,強化安全支撐。
❿ 第一個對社會信用體系建設進行地方立法的是哪個省 直轄市
你說的這個我覺得應該是香港吧,他們那邊過早的資本化,所以當初是信用體系,信用卡什麼的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