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數據處理 > 數據中的光碟在哪裡

數據中的光碟在哪裡

發布時間:2022-02-12 22:00:44

❶ 光碟中的數據是存在光碟的外面那層還是裡面那層

光碟的結構及原理其實不是一兩句話就能解釋清楚的,希望我這個長篇大論之後,能讓你對光碟有更深的了解!篇幅問題,我不能說的太多,你可以到參考資料網站上進一步的學習!

市面上銷售的計算機軟體光碟或CD、VCD 等各種格式光碟是壓制的CD-ROM 光碟(Compact Disc-Read Only Memory),刻錄機所使用的刻錄盤是CD-R 盤和CD-RW 盤。壓制盤與刻錄盤的製造方式不同,碟片結構略有差異,但數據存儲原理是一樣的。在著手刻錄光碟之前,我們需要了解不同格式的光碟需要遵循相應的標准,同時還需要了解光碟有著不同的文件系統和不同的刻錄方式以及CD-R 和CD-RW 有著本質的區別等知識。

一、碟片結構與信息記錄原理

刻錄碟片是由透明聚碳酸脂材料盤基和多層塗敷層構成,其中,染料層在激光的燒蝕作用下記錄了數據信息。二進制的「0」和「1」是計算機記錄信息的根本,光碟記錄信息也不例外,但不經過「調制編碼」技術的處理,簡單的「0」和「1」是不能正確記錄數據的。下面以CD-R 盤為例簡單介紹碟片的結構和信息記錄原理。

1.碟片物理結構

把印有圖案、標簽那面向上時,最下面的是聚碳酸脂盤基,盤基的上面有幾個塗敷層,從上至下的主要作用依次為:

(1) 表面印刷層:就是印有文字圖案的一面。

(2) 保護層:起到保護反射層的作用。

(3) 反射層:噴鍍的金屬膜,讀取數據時用來反射激光。

◎刻錄盤軸向剖面局部放大圖

(4) 有機染料層:由不同的有機染料構成數據記錄層,刻錄時,激光就是在這一層進行燒蝕。

(5) 盤基:是透明聚碳酸脂材料。

和軟、硬碟軌跡不同的是,光碟是一條由內圈向外圈的螺旋狀軌跡而不是若干同心圓軌跡,在軌跡對應的染料層上有一些特定寬度和深度而長短不一的所謂「凹坑」,這些「凹坑」是在刻錄過程中由刻錄機的激光頭將激光束聚焦並按照數據要求燒蝕出來的,這一層也就構成了數據記錄層。在CD-ROM 盤上,是由壓模製造出來的,而刻錄盤是激光對染料層進行燒蝕的。刻錄盤的螺旋狀軌跡是在

「凹坑」

碟片製造中形成的,稱之為預刻溝槽,數據就是沿著溝槽進行刻錄的。

2.信息記錄的物理原理

由於光碟存在凹坑和非凹坑、燒蝕和沒燒蝕部分,因此,當我們使用光碟讀取數據時,激光頭就會得到不同的激光反射率,由此而獲得不同的信號。但光碟記錄「0」或「1」的信息並非是簡單的以凹坑或非凹坑、燒

◎0 和1 信息記錄原理

蝕與未燒蝕、可否反射激光來表示的,而是由凹坑的長度或非凹坑平面的長度(在一定范圍內)表示若干個「0」,由凹坑部分的邊緣來表示「1」。也就是說,有沒有反射光都代表若干個「0」,而「1」是由激光的反射和不反射之間的信號跳變狀態來表示的。

CD-RW 碟片與CD-R 盤有所不同,CD-RW 碟片沒有反射層,是通過相變結晶材料的非結晶和固定結晶兩種狀態來記錄信號的。

3.信息記錄的邏輯原理

剩下的就到網站上看吧,不好意思!

❷ 請問光碟中的數據是儲存在正面還是反面的

存在正面
現在的刻錄盤一盤分CD跟DVD.

使用CD盤安全數據是最高700MB,

而DVD可以從幾G到十幾G甚至是幾十G都有可能,

只是價格上的差別,

附表一.

DVD-5 單面單層 4.7GB

DVD-9 單面雙層 8.5GB

DVD-10 雙面單層 9.4GB

DVD-18 雙面雙層 17GB

❸ 光碟中的數據屬於什麼

定義:即高密度光碟(Compact
Disc)是近代發展起來不同於磁性載體的光學存儲介質,用聚焦的氫離子激光束處理記錄介質的方法存儲和再生信息,又稱激光光碟.
由於軟盤的容量小,光碟憑借大容量得以廣泛使用。我們聽的CD是一種光碟,看的VCD也是一種光碟。
現在一般的硬碟容量在3GB到3TB之間,軟盤的容量為1.44MB多,CD光碟的最大容量大約是650MB,DVD碟片單面4.7GB(雙面8.5GB),藍光的則比較大,其中HD
DVD單面單層15GB、雙層30GB;BD單面單層25GB、雙面50GB。
光碟的存儲原理比較特殊,裡面存儲的信息不能被輕易地改變。也就是說我們常見的光碟生產出來的時候是什麼樣,就一直是那樣了那我們有沒有辦法把自己寫的文章存在光碟上呢?
有一種特殊的光碟CD-R是可以寫的,但需要使用"光碟刻錄機"才能把文章寫到CD-R光碟上。
說到這里,我們來想一下,光碟是屬於內存儲器還是外存儲器呢?要記住,我們所說的內部存儲器就是內存,而外部存儲器都是可以電腦中拆卸下來的。常見的外部存儲器有硬碟、光碟、軟盤。
數字信息

❹ 數據是如何儲存在光碟里的

自從出現DVD 刻錄機,由於DVD 技術標准曲折坎坷的發展過程,才出現了目前的DVD-RAM 、DVD-R/RW 、DVD+R/RW 以及DVD±R/RW 等眾多DVD 刻錄機產品共存的現象。 世界上第一台DVD 刻錄機DVD-RAM(DVD-Random Access Memory)是一種可擦寫DVD 刻錄機,這是由東芝、松下和日立三家聯合推出的。該刻錄機使用了相變技術並融入了一些MO的特性,由於採用了相變技術,DVD-RAM 刻錄機是通過改變激光強度來對記錄層進行加熱,從而導致非晶體狀態和晶體狀態的轉換,完成寫入和擦除的操作。DVD-RAM 碟片的壽命相當長,具有讀寫方便的優點,但DVD-RAM 不兼容DVD 光碟機和DVD 播放機,未能成為DVD 刻錄機發展的方向。因此促使了與DVD-ROM 相兼容刻錄機的出現,這就是DVD-R/RW 和DVD+R/RW 。隨著DVD-R/RW 和DVD+R/RW 的不斷成熟,DVD-RAM 的市場份額將被逐步壓縮,瀕臨淘汰。 目前,主流DVD 刻錄機是DVD-R/RW 和DVD+R/RW,它們與CD-R/RW 一樣是在預刻溝槽中進行刻錄。不同的是,這個溝槽通過定製頻率信號的調制而成為「抖動」形,被稱作抖動溝槽。它的作用就是更加精確地控制馬達轉速,以幫助刻錄機准確掌握刻錄的時機,這與CD-R/RW 刻錄機的工作原理是不一樣的。另外,雖然DVD-R/RW 和DVD+R/RW 的物理格式是一樣的,但由於DVD+R/ RW刻錄機使用高頻抖動技術,所用的光線反射率也有很大差別,因此這兩種刻錄機並不兼容。 DVD-RW 和DVD+RW 與CD-RW 光碟類似,在其記錄層上加入了相變材料,可以通過轉換其狀態來達到多次擦寫的目的。在進行寫入操作時,激光照射強度提升至最大,使寫入區域的相變材料迅速超過熔點溫度,之後立即停止照射進行冷卻後,該區域就變為非結晶狀態。在進行數據擦除時,用中等功率的激光對非結晶狀態的區域進行相對長時間的照射,當該區域超過結晶溫度時就調低功率,之後該區域就恢復為結晶狀態。

❺ 光碟的數據是存放在哪面的

光碟的數據,是保存在有字的那一面的。

在光滑的一面,是不能夠保存數據的。螺旋型的光道,只是用來給光頭燒錄信息留下的痕跡而已。

❻ 光碟是什麼做成的 信息靠什麼存儲在光碟里

光碟刻錄原理

讀盤原理

我們常說的CD實際上是Compactdiscs的縮寫。不管其存儲的是音樂(Audio)、數據(Data)還是其它多媒體視頻文件(Video)等,所有數據都經過數字化處理變成"0"與"1",其所對應的就是光碟上的Pits(凹點)和Lands(平面)。

所有的Pits都有著相同的深度與長度。一個Pits大約只有半微米寬,大概就是五百粒氫原子的長度。而一張CD光碟上大約有28億個這樣的Pits。當激光映射到碟片上時,如果是照在Lands上,那麼就會有70%到80%激光被反射回;如果照在Pits上,就無法反射回激光。根據反射和無反射的情況,光碟驅動器就可以解讀"0"或"1"的數字編碼了。

光碟結構原理

我們常說的刻錄盤則是指CD-R和CD-RW兩種。CD-R是CD-Recorder或CD-Recordable的縮寫,是一張光碟只可以讓用戶寫一次的光碟驅動器,其數據格式與CD-ROM相同;CD-R規格書由飛利浦公司(philips)和索尼(sony)共同制定於1990年,雅馬哈公司(yamaha)在同年推出了第一部2倍速CD-R驅動器。

CD-RW是CD-ReWritable的縮寫,是允許用戶在同一張可擦寫光碟上反復進行數據擦寫*作的光碟驅動器,由ricoh公司首先推出。CD- RW採用相變技術來存儲信息。相變技術是指在碟片的記錄層上,某些區域是處於低反射特性的非晶體狀態;數據是通過一系列的由非晶體到晶體的變遷來表示。 CD-RW 驅動器在進行記錄時,通過改變激光強度來對記錄層進行加熱,從而導致從非晶體狀態到晶體狀態的變遷。

與CD-R驅動器相比,CD-RW具有明顯的優勢:CD-R驅動器所記錄的資料是永久性的,刻成就無法改變。若刻錄中途出錯,則既浪費時間又浪費光碟;而 CD-RW驅動器一旦遭遇刻錄失敗或須重寫,可立即通過軟體下達清除數據的指令,令CD-RW光碟重獲"新生",又等重新寫入數據。

市場上的刻錄碟片價格不等,質量也參差不齊,有些刻錄碟片更是在硬體結構上做文章,我們都知道CD-R刻錄盤的結構應該是從上到下共有五層:

1. 印刷層
2. 保護層
3. 反射層
4. 染料層
5. 底層

CD-RW刻錄盤的結構應該有七層:

1. 印刷層
2. 保護膠層
3. 反射層
4. 介電層
5. 紀錄層
6. 介電層
7. 底層

但是有些廉價的刻錄碟片只是有基本的3.反射層4. 染料層5. 底層,省略了保護層和印刷層,這樣只要碟片的背面稍有摩擦,整張的刻錄盤就報廢了。所以在購買刻錄碟片的時候不要只考慮碟片的價格,要知道上面的數據才是真正的無價之寶啊。

雖然CD 和CD-R和CDRW只差了一兩個字,但是在實現的技術上可是完完全全的兩碼事.一個是壓制出信息坑,一個則是燒制出信息坑。

壓制碟片的工作流程:

1、數據檢測:

光碟的內容一般來自音像製作單位或軟體開發商,這些單位在節目製作完畢後,會將內容刻錄在一張CD-R光碟上或錄制在母帶上作為"源盤"交給復制生產商。復制生產商為了保證製作出的光碟不出現質量問題,通過先進的檢測設備對源盤上的數據進行檢測,這些檢測設備的精度比我們使用的光碟機或其它光碟播放設備精度高的多,並經常用標准盤進行校對以保證設備的精度。只有不存在數據問題的源盤才被轉到母版製作工序。

2 、製作模片:

製作模片是一個復雜的過程,也是關系光碟質量的重要過程。

首先,為了保證光碟的普遍可讀性,光碟復制廠商會對母帶或CD-R上的數據進行格式化,以保證這些數據符合ISO9660 CD-ROM邏輯格式的國際標准,通過格式化的數據可以在PC、Mac、Unix等*作系統中使用。轉換後,設備會對格式化的數據進行逐位元組的核對,以保證數據的正確。

❼ 如何把電腦中的數據刻錄在光碟中

1.裝上刻錄機,刻光碟;
2.買U盤/配用硬碟/移動硬碟,資料轉移;
3.極限壓縮,上傳到網路空間,資料上傳。
4.趁電腦好的時候,拿個紙筆記下來,工程極大!

❽ 光碟數據存在哪裡

光碟的數據是以浮雕形式,均勻的排列在光碟基片(塑料本體)同心軌道中的。
光碟的信息面表面並不是我們肉眼看到的那麼光滑,通過塑料注塑工藝,信息面上布滿了軌道,每個軌道中存在很多凸起和凹槽。簡單來講,光碟機的激光頭不斷發出激光射向光碟表面,射到凸起上反射為信號1,射到凹槽中反射為信號0,然後根據反射回的光學信號,經過解碼晶元編為機器碼,然後進一步編譯為聲音、圖像、文字等能為人所理解的數據形式。
這種數據存儲和編譯有點類似盲人識別盲文——紙張上印刷好盲文(各種排列不一的點,好比光碟上的凸起和凹槽),盲人用手模讀盲文(好比激光頭用激光掃描光碟信息面並得到反饋信號),識別盲文理解意思(好比解碼晶元解析信號)。

❾ 光碟中的數據是存在外面還是裡面

從里圈到外圈

❿ 光碟的數據面在哪面

光碟的數據面在光滑的那一面(誇張點說就是可以當鏡子使用的那一面)

根據光碟結構,光碟主要分為CD、DVD、藍光光碟等幾種類型,這幾種類型的光碟,在結構上有所區別,但主要結構原理是一致的。而只讀的CD光碟和可記錄的CD光碟在結構上沒有區別,它們主要區別在材料的應用和某些製造工序的不同,DVD方面也是同樣的道理。現在,我們就以CD光碟為例進行講解。

我們常見的CD光碟非常薄,它只有1.2mm厚,但卻包括了很多內容。從圖1中可以看出,CD光碟主要分為五層,其中包括基板、記錄層、反射層、保護層、印刷層等。現在,我們分別進行說明。

1.基板

它是各功能性結構(如溝槽等)的載體,其使用的材料是聚碳酸酯(PC),沖擊韌性極好、使用溫度范圍大、尺寸穩定性好、耐候性、無毒性。一般來說,基板是無色透明的聚碳酸酯板,在整個光碟中,它不僅是溝槽等的載體,更是整體個光碟的物理外殼。CD光碟的基板厚度為1.2mm、直徑為120mm,中間有孔,呈圓形,它是光碟的外形體現。光碟之所以能夠隨意取放,主要取決於基板的硬度。

在讀者的眼裡,基板可能就是放在最底部的部分。不過,對於光碟而言,卻並不相同。如果你把光碟比較光滑的一面(激光頭面向的一面)面向你自己,那最表面的一面就是基板。需要說明的是,在基板方面,CD、CD-R、CD-RW之間是沒有區別的。

2.記錄層(染料層)

這是刻錄時刻錄信號的地方,其主要的工作原理是在基板上塗抹上專用的有機染料,以供激光記錄信息。由於刻錄前後的反射率不同,經由激光讀取不同長度的信號時,通過反射率的變化形成0與1信號,藉以讀取信息。目前市場上存在三大類有機染料:花菁(Cyanine)、酞菁 (Phthalocyanine) 及偶氮 (AZO) 。

目前,一次性記錄的CD-R光碟主要採用(酞菁)有機染料,當此光碟在進行刻錄時,激光就會對在基板上塗的有機染料,進行刻錄,直接刻錄成一個接一個的「坑」,這樣有「坑」和沒有「坑」的狀態就形成了『0'和『1'的信號,這一個接一個的「坑」是不能回復的,也就是當燒成「坑」之後,將永久性地保持現狀,這也就意味著此光碟不能重復擦寫。這一連串的「0」、「1」信息,就組成了二進制代碼,從而表示特定的數據。

在這里,需要特別說明的是,對於可重復擦寫的CD-RW而言,所塗抹的就不是有機染料,而是某種碳性物質,當激光在刻錄時,就不是燒成一個接一個的「坑」,而是改變碳性物質的極性,通過改變碳性物質的極性,來形成特定的「0」、「1」代碼序列。這種碳性物質的極性是可以重復改變的,這也就表示此光碟可以重復擦寫。

3.反射層

這是光碟的第三層,它是反射光碟機激光光束的區域,借反射的激光光束讀取光碟片中的資料。其材料為純度為99.99%的純銀金屬。

這個比較容易理解,它就如同我們經常用到的鏡子一樣,此層就代表鏡子的銀反射層,光線到達此層,就會反射回去。一般來說,我們的光碟可以當作鏡子用,就是因為有這一層的緣故。

4.保護層

它是用來保護光碟中的反射層及染料層防止信號被破壞。材料為光固化丙烯酸類物質。另外現在市場使用的DVD+/-R系列還需在以上的工藝上加入膠合部份。

5.印刷層

印刷碟片的客戶標識、容量等相關資訊的地方,這就是光碟的背面。其實,它不僅可以標明信息,還可以起到一定的保護光碟的作用。

光碟為何如此薄?

從主要結構來講,CD、DVD光碟的結構是一致的,只不過,它們的厚度和用料有所不同。在上面的介紹中,我們提到CD光碟的厚度為1.2mm,這個厚度是否可以改變?回答是否定的。

在實際應用中,讀取和刻錄CD、DVD、藍光光碟的激光是不同的。大家都知道,CD的容量只有700MB左右,而DVD則可以達到4.7GB,而藍光光碟更是可以達到25GB。它們之間的容量差別,同其相關的激光光束的波長密切相關。

一般而言,光碟片的記錄密度受限於讀出的光點大小,即光學的繞射極限(Diffraction Limit) ,其中包括激光波長λ,物鏡的數值孔徑NA。所以傳統光碟技術要提高記錄密度,一般可使用短波長激光或提高物鏡的數值孔徑使光點縮小,例如CD(780nm,NA:0.45)提升至DVD(650nm,NA:0.6),再到Blu-ray Disc碟片(405nm,NA:0.85).

對於CD光碟,其激光波長為780nm,物鏡的數值孔徑NA為0.45,激光束會集到一點的距離需要1.2mm,這就決定了CD光碟基板的厚度為1.2mm。不管是CD光碟的基板過厚,還是過薄,激光束都不能會集到一點,從而嚴重影響數據的刻錄和讀取。

DVD光碟的激光波長為650nm,物鏡的數值孔徑NA為0.6,而激光束會集到一點的距離只需要0.6mm,這決定DVD光碟基板的厚度為0.6mm。不過,0.6mm的厚度太薄,其製造出來的光碟也會因為太薄而容易折斷。因此,在DVD的實際製造過程中,會把兩片0.6mm厚的基板迭合在一起,共同組成1.2mm的厚度。當然,在這種情況下,只有一片基板在記錄數據,而另一片基板則完全起保護的作用。

光碟的發展趨勢是向高容量存儲(如去年開始面世的DVD+R DL產品),業界的技術研發也以此為導向。

現在,已經出現了單面雙層的DVD碟片。單面雙層碟片(DVD+R Double Layer)是利用激光(Laser beam)聚焦的位置不同,在同一面上製作兩層記錄層,單面雙層碟片在第一層及第二層的激光功率(Writing Power)相同(激光功率為<30mW),反射率(Reflectivity)也相同(反射率為18%~30%),刻錄時,可從第一層連續刻錄到第二層,實現資料刻錄不間斷。

閱讀全文

與數據中的光碟在哪裡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總代理產品有哪些 瀏覽:151
什麼是區塊鏈技術動畫介紹 瀏覽:656
抖音作品如何解綁小程序 瀏覽:686
如何成為技術精湛硬體工程師 瀏覽:868
高粱酒代理商如何做 瀏覽:343
棗庄紅木市場為什麼不景氣 瀏覽:136
漫遊對話怎麼查找不到信息 瀏覽:466
全民數據是什麼呀 瀏覽:598
刑事案普通程序得多久 瀏覽:634
坦克兵哪個專業技術最強 瀏覽:805
眼鏡數據檢測多少錢 瀏覽:785
滿五唯一交易的錢怎麼處理 瀏覽:833
水晶原石在街上怎麼交易 瀏覽:1000
如何走進場外交易市場 瀏覽:830
金十數據官網是哪個省 瀏覽:288
交易貓號主改密碼了怎麼辦 瀏覽:517
本地民事代理怎麼處理 瀏覽:247
為什麼花生代理老是斷連接 瀏覽:354
歐弗蘭怎麼代理 瀏覽:788
如何規范數據信息被非法獲取 瀏覽: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