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質量管理的統計方法有哪些
七種統計方法如下:
(1)統計調查表法。是利用專門設計的統計表對質量數據進行收集、整理和粗略分析質量狀態的一種方法。
(2)分層法。是將調查收集的原始數據,根據不同的目的和要求,按某一性質進行分組、整理的分析方法。
(3)排列圖法。是利用排列圖尋找影響質量主次因素的一種有效方法。
(4)因果分析圖法。是利用因果分析圖來系統整理分析某個質量問題(結果)與其產生原因之間關系的有效工具。
(5)直方圖法。它是將收集到的質量數據進行分組整理,繪製成頻數分布直方圖,用以描述質量分布狀態的一種分析方法。
(6)控制圖。用途主要有兩個:過程分析,即分析生產過程是否穩定。過程式控制制,即控制生產過程質量狀態。
(7)相關圖。在質量控制中它是用來顯示兩種質量數據之間關系的一種圖形。
❷ 質量管理中的統計方法有哪些
1、統計分析表法和措施計劃表法:
質量管理講究科學性,一切憑數據說話。因此對生產過程中的原始質量數據的統計分析十分重要,為此必須根據本班組,本崗位的工作特點設計出相應的表格。
2、排列圖法:
排列圖法是找出影響產品質量主要因素的一種有效方法。
收集數據,即在一定時期里收集有關產品質量問題的數據。如,可收集1個月或3個月或半年等時期里的廢品或不合格品的數據。
作排列圖。即根據上表數據進行作圖。需要注意的是累計百分率應標在每一項目的右側,然後從原點開始,點與點之間以直線連接,從而作出帕累托曲線。
3、因果分析圖法:
因果分析圖又叫特性要因圖。按其形狀,有人又叫它為樹枝圖或魚刺圖。它是尋找質量問題產生原因的一種有效工具。
畫因果分析圖的注意事項:影響產品質量的大原因,通常從五個大方面去分析,即人、機器、原材料、加工方法和工作環境。每個大原因再具體化成若干個中原因,中原因再具體化為小原因,越細越好,直到可以採取措施為止。
❸ 數據質量控制的基本要素有哪些
1. 建立數據的標准,明確數據的定義。通常,獨立的應用系統會有一個比較模糊的、有時也會有比較清晰的數據標准和數據定義。為了保證系統的正常運行,這些系統的用戶必須在數據的標准和數據的定義上達成一致。不過,這些標准和定義大多數時候與企業中其他系統中的數據標准和定義並不一致。因此,需要從整個企業的角度出發,建立統一的數據標准和數據定義,同時,整個企業必須就這個數據標准和數據定義達成共識。這一句話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因為人通常本能地會拒絕改變,改變數據標准和定義並不是輕而易舉的。為此,強烈建立在企業中除了設立一個高管級別的數據質量管理委員會外,還需要選定一個執行能力強的項目負責人,需要他推動相關人員接受新的數據標准和定義。
在具體建立新的數據標准和數據定義時,需要仔細權衡,哪些定義和標準是出於企業內部的原因(比如出於方便、習慣等)制訂的,哪些定義和標準是因為要有效反映外部的真實世界而制訂的。相對而言,前者更容易執行一些。
2. 建立一個可重復的數據收集、數據修改和數據維護流程。數據管理面臨的兩個主要挑戰是企業本身的復雜性和身份信息不斷變化。這兩個客觀原因的存在意味著企業的數據質量保證行動永遠沒有結束之日,因此,企業在制訂數據質量的保證措施和數據質量指標時,必須保證這些措施和指標能夠不斷重復。
3. 在數據轉化流程中設立多個性能監控點。數據的質量高低可以根據最終用戶的需求來評價,也可以通過與同類數據源的比較來評價,還可以通過與前一階段的數據質量進行比較來評價。但在制訂數據質量的戰略時,比較理想的辦法還是根據最終用戶的需求來進行。不過這里存在一個問題是,等到最終用戶拿到數據時再針對數據的問題進行修正已經太遲了。一個有效的數據質量保證辦法是在每當數據發生轉換後就與前一時期進行比較,從而對數據質量進行評估。如果此前所採用的數據質量改進方法有助於提高最終用戶的滿意度,那麼,這些中間指標的達標也預示著項目的最終成功。
數據質量管理5要素分析數據質量管理5要素分析
4. 對流程不斷進行改善和優化。我們常常聽到有人說,他們制訂了很多辦法來迅速而且大幅度提升數據的質量,但很少聽說最後他們能真正得到滿意的結果。其原因就在於數據的質量改進絕非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一個持續的過程。正確的辦法是通過一個不斷改進的流程,持續不斷地排除錯誤、對數據進行整合和標准化,最後達到流程的自動化,從而降低數據質量保證計劃的總體開銷。實際上,排除錯誤、數據整合和數據標准化從來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數據質量管理計劃的負責人將配合公司高管組成的數據質量管理委員會來保證這個流程的順利執行。要注意的是,作為該項目的負責人,不能墨守成規,僅僅因為自己以前一向採用某種方法,就要求別人也必須採用這一方法,特別是當發現這些方法成本高昂的時候,就應該考慮換一種方式了。
5. 把責任落實到人。通常,我們認為那些與數據的產生、維護相關的人員是負責任的,但是,很有可能,他們有很多其他的工作要做,因此作為數據質量的負責人光有善良的想法是難以提高數據的質量,很有可能一輩子也達不到目標。對於那些負責數據的產生、數據的合理化以及對數據進行清理和維護的人,應該給他們的活動制訂明確的指標,這樣他們才能真正理解人們到底希望他們達到什麼目標。更重要的,他們還需要針對這些指標細化對他們自己的要求,當然,他們會因為達到或者超過這些指標而得到獎勵。其中,一個執行力強的負責人的價值體現出來,他會針對具體情況適時調整數據質量的目標。
最後,再次強調考慮與數據管理和數據質量的改進項目有關的人的因素,他們的行為是非常重要的。從某種程度上說,要比具體選擇什麼軟體要重要得多。上述5點有助於幫助組織規范數據質量管理中與人有關的流程。
❹ 質量數據的概及分類,,,質量數據的 收集方法
去找網頁,能找到哦~
❺ 質量管理的主要方法有哪些
質量管理:指確定質量方針、目標和職責,並通過質量體系中的質量策劃、控制、保證和改進來使其實現的全部活動,EMBA、MBA等主流商管教育均對質量管理及其實施方法有所介紹。
方法:
統計調查表法;是利用專門設計的統計表對質量數據進行收集、整理和粗略分析質量狀態的一種方法。
分層法;是將調查收集的原始數據,根據不同的目的和要求,按某一性質進行分組、整理的分析方法。
排列圖法;是利用排列圖尋找影響質量主次因素的一種有效方法。
因果分析圖法;是利用因果分析圖來系統整理分析某個質量問題(結果)與其產生原因之間關系的有效工具。
直方圖法;它是將收集到的質量數據進行分組整理,繪製成頻數分布直方圖,用以描述質量分布狀態的一種分析方法。
控制圖;用途主要有兩個:過程分析,即分析生產過程是否穩定。過程式控制制,即控制生產過程質量狀態。
相關圖;在質量控制中它是用來顯示兩種質量數據之間關系的一種圖形。
❻ 品質數據的確認方法有哪些
QC檢驗時一般有三種檢驗方式正常檢驗(NormalInspectin):產線品質較穩定無廠外退貨與客訴。通常採取此種方式檢驗。
加嚴檢驗:(TightenedInspection):
1)新機種投產,品質無把握時;
2)新產線作業,品質不穩定時;
3)客戶抱怨時,當有客戶抱怨某機種有某種不良時,OQC則應清查庫存加嚴重驗並對產線後續入庫之產品,連續三批須加嚴抽驗,若五批後,再無廠內/外及客訴則轉為正常檢驗。
減量檢驗:(RecedInspection)穩定之產品,製程不良率低,無廠內,廠外退貨及客訴,長期生產可減量檢驗。
三者之間的轉換條件為:N(正常檢驗)轉換成T(加嚴檢驗):連續五批中有兩批拒收。T(加嚴檢驗)轉換成N(正常檢驗):連續五批合格。
N(正常檢驗)轉換成R(減量檢驗):連續十批合格。
R(減量檢驗)轉換成N(正常檢驗):十批中有一批拒收。若連續五批不合格則中止檢驗。
3。入庫數量在150PCS以下須全檢,若入庫為200PCS,QC人員應視情況而定,也須全檢。
4。對新產線,新客戶之新料號或老客戶之新料品質無保證的情況下,QC須跟產線全檢。
5。抽樣數及允收數詳見《抽樣計劃》
❼ 質量管理體系數據分析有哪些統計分析方法
按過程分類收集數據,然後進行分析。
列如:與顧客有關的過程,可以選擇一個方向為顧客訂單數量和按時交付數量來分析。
公式:按時交付數量/顧客訂單數量*100%=按時交付率
最後根據每個過程得出的數據總結一個KPI報告。
❽ 數據質量包括什麼方面
數據質量包括數據質量控制和數據治理。
數據是組織最具價值的資產之一。企業的數據質量與業務績效之間存在著直接聯系,高質量的數據可以使公司保持競爭力並在經濟動盪時期立於不敗之地。有了普遍深入的數據質量,企業在任何時候都可以信任滿足所有需求的所有數據。
一個戰略性和系統性的方法能幫助企業正確研究企業的數據質量項目,業務部門與 IT 部門的相關人員將各自具有明確角色和責任,配備正確的技術和工具,以應對數據質量控制的挑戰。
(8)質量數據的方法有哪些擴展閱讀:
控制方法:
1、探查數據內容、結構和異常
第一步是探查數據以發現和評估數據的內容、結構和異常。通過探查,可以識別數據的優勢和弱勢,幫助企業確定項目計劃。一個關鍵目標就是明確指出數據錯誤和問題,例如將會給業務流程帶來威脅的不一致和冗餘。
2、建立數據質量度量並明確目標
Informatica的數據質量解決方案為業務人員和IT人員提供了一個共同的平台建立和完善度量標准,用戶可以在數據質量記分卡中跟蹤度量標準的達標情況,並通過電子郵件發送URL來與相關人員隨時進行共享。
3、設計和實施數據質量業務規則
明確企業的數據質量規則,即,可重復使用的業務邏輯,管理如何清洗數據和解析用於支持目標應用欄位和數據。業務部門和IT部門通過使用基於角色的功能,一同設計、測試、完善和實施數據質量業務規則,以達成最好的結果。
4、將數據質量規則構建到數據集成過程中
Informatica Data Quality支持普遍深入的數據質量控制,使用戶可以從擴展型企業中的任何位置跨任何數量的應用程序、在一個基於服務的架構中作為一項服務來執行業務規則。
數據質量服務由可集中管理、獨立於應用程序並可重復使用的業務規則構成,可用來執行探查、清洗、標准化、名稱與地址匹配以及監測。
5、檢查異常並完善規則
在執行數據質量流程後,大多數記錄將會被清洗和標准化,並達到企業所設定的數據質量目標。然而,無可避免,仍會存在一些沒有被清洗的劣質數據,此時則需要完善控制數據質量的業務規則。Informatica Data Quality可捕獲和突顯數據質量異常和異常值,以便更進一步的探查和分析。
5、對照目標,監測數據質量
數據質量控制不應為一次性的「邊設邊忘」活動。相對目標和在整個業務應用中持續監測和管理數據質量對於保持和改進高水平的數據質量性能而言是至關重要的。
Informatica Data Quality包括一個記分卡工具,而儀錶板和報告選項則具備更為廣泛的功能,可進行動態報告以及以更具可視化的方式呈現。
❾ 空間數據質量控制的方法有哪些
質量管理統計方法,是根據數理統計原理對產品質量實行統計質量控制的科學的質量管理方法。
目前最流行的質量管理統計方法,是廣大質量管理學者歸納的新老兩類質量管理中常用統計方法,即「十四中工具」。
新七種工具包括:1、關系圖法;2、系統圖法;3、矩陣圖法;4、KJ法;5、PDPC法;6、數據矩陣分析法;7、點線圖法(又稱箭條圖法)。
老七種工具包括:1、分類法;2、排列圖法;3、因果分析圖法;4、直方圖法;5、控制圖法;6、散布圖法;7、統計分析表法。
❿ 調查中對數據質量進行監控的方法有
數據質量需要關注的四個點:即完整性、准確性、一致性和及時性。這四個關注點,會在我們的數據處理流程的各個環節有所體現。
一、完整性
完整性是指數據的記錄和信息是否完整,是否存在缺失的情況。數據的缺失主要包括記錄的缺失和記錄中某個欄位信息的缺失,兩者都會造成統計結果不準確,所以說完整性是數據質量最基礎的保障。
簡單來講,如果要做監控,需要考慮兩個方面:一是,數據條數是否少了,二是,某些欄位的取值是否缺失。完整性的監控,多出現在日誌級別的監控上,一般會在數據接入的時候來做數據完整性校驗。
二、准確性
准確性是指數據中記錄的信息和數據是否准確,是否存在異常或者錯誤的信息。
直觀來講就是看數據是否上准確的。一般准確性的監控多集中在對業務結果數據的監控,比如每日的活躍、收入等數據是否正常。
三、一致性
一致性是指同一指標在不同地方的結果是否一致。
數據不一致的情況,多出現在數據系統達到一定的復雜度後,同一指標會在多處進行計算,由於計算口徑或者開發人員的不同,容易造成同一指標出現的不同的結果。
四、及時性
在確保數據的完整性、准確性和一致性後,接下來就要保障數據能夠及時產出,這樣才能體現數據的價值。
及時性很容易理解,主要就是數據計算出來的速度是否夠快,這點在數據質量監控中可以體現在監控結果數據數據是否在指定時間點前計算完成。
數據質量監控之所以難做,是因為在數據的各個環節都會出現數據質量的問題。「大數據」是需要新處理模式才能具有更強的決策力、洞察發現力和流程優化能力的海量、高增長率和多樣化的信息資產。好好把握這幾個點才能更好地進行數據質量監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