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代理服務 > 合同法中的代理人什麼意思

合同法中的代理人什麼意思

發布時間:2024-07-28 10:10:26

1. 勞動合同委託代理人是什麼意思

法律分析:委託代理人,又稱「受託人」。是指按照被代理人的委託行使代理權的人。代理人的一種。委託代理人可以是公民,也可以是法人;當委託代理人是公民時,其必須具有相應的民事權利能力。委託代理是指代理人的代理權根據被代理人的委託授權行為而產生。因委託代理中,被代理人是以意思表示的方法將代理權授予代理人的,故又稱 「意定代理」 或 「任意代理」。委託代理人通俗地說,就是當事人沒有空或者不想出面做一件事,就拜託其他人幫當事人去完成這件事,這個幫當事人的人就叫委託代理人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

第三條 訂立勞動合同,應當遵循合法、公平、平等自願、協商一致、誠實信用的原則。依法訂立的勞動合同具有約束力,用人單位與勞動者應當履行勞動合同約定的義務。

第十條 建立勞動關系,應當訂立書面勞動合同。已建立勞動關系,未同時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自用工之日起一個月內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在用工前訂立勞動合同的,勞動關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

第三十六條 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一致,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2. 如何區分代理人與被代理人

我國《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實施)第161條規定:「公民、法人可以通過代理人實施民事法律行為。代理人在代理許可權內,以被代理人的名義實施民事法律行為。被代理人對代理人的代理行為,承擔民事責任。」

通俗點說,代理人就是被委託方,而被代理人就是委託方,代理人替被代理人處理事務。王某委託李某去采購一些設備,那麼王某就是被代理人,李某就是代理人。

(2)合同法中的代理人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代理關系包含以下三方面的關系:

1、被代理人與代理人之間基於委託授權或法律規定而形成的代理權關系

其性質為發生在代理人與本人之間的內部關系,代理授權具有無因性,即此內部的基礎關系與代理權授予之間各自獨立,基礎關系的無效並不影響代理權授予的效力。基礎關系的類型很多,在委託代理中,比較常見的有委託、僱傭、合夥等,在法定代理中,基礎關系有監護、親屬關系等。

2、代理人依據代理權與第三人之間的代理行為的關系

代理人與第三人是作出意思表示或接受意思表示的主體。

3、被代理人與第三人之間存在的代理行為的法律後果承受關系

代理所產生的具有結果性的民事關系發生在被代理人與第三人之間,即代理人進行的代理活動的結果應當由被代理人承擔。

3. 法律當中:委託、授權和代理有什麼區別和聯系啊

主要是定義與原則上的區別。

1、定義

委託他人代表自己行使自己的合法權益,委託人在行使權力時需出具委託人的法律文書。

授權是組織運作的關鍵,它是以人為對象,將完成某項工作所必須的權力授給部屬人員。

代理是指代理人以被代理人(又稱本人)的名義,在代理許可權內與第三人(又稱相對人)實施民事行為。

2、原則

委託人不得以任何理由反悔委託事項。被委託人如果做出違背國家法律的任何權益,委託人有權終止委託協議,在委託人的委託書上的合法權益內,被委託人行使的全部職責和責任都將由委託人承擔,被委託人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

授權是將用人、用錢、做事、交涉、協調等決策權移轉給部屬,只授予權力,不可託付完成該項工作的必要責任,這是授權的絕對原則性。 組織中的不同層級有不同的職權,許可權則會在不同的層級間流動,因而產生授權的問題。授權是管理人的重要任務之一。有效的授權是一項重要的管理技巧。

代理人在代理許可權內積極行使代理權,維護被代理人的利益,合法行使代理權,代理人在代理許可權范圍內獨立為意思表示,代理行為的法律後果直接歸屬於被代理人。

(3)合同法中的代理人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委託授權可以採用書面形式,也可以採用口頭形式,但法律規定用書面形式的,則應當用書面形式。

有關委託授權行為是委託代理的基礎,而委託代理中的權利義務關系又具體反映在委託合同中。委託合同往往是授權行為的基礎。二者既互相聯系,但又各不相同。

委託合同則是—種雙方法律行為,必須基於雙方的意思表示一致才能成立,即委託方願意授權,受託方願意接受。

在實踐中,為防止糾紛的發生,最好的辦法是在出具授權委託書的同時,由委託人和受託人簽訂一份委託合同,詳細規定 雙方的權利義務。

4. 14.第五章代理

一、代理的概念與類型

(一)代理的概念

1. 概念

代理,指通過他人在「代理許可權」范圍內「獨立」實施法律行為,而使自己「直接」或者「間接」承受該法律行為所生法律效果(民事權利和民事義務)的制度。「直接」承受的為直接代理(《民法典》第162條);「間接」承受的為間接代理(《民法典》第925條與第926條)

2. 特徵

①法律行為是代理人「獨立」實施的;

②代理的核心是「代理權」。代理人在代理許可權范圍內實施法律行為的效果直接或者間接由被代理人承擔;

③代他人實施法律行為的人,稱為代理人;為代理人所代並承受法律行為效果的人,稱為被代理人(本人);代理人為意思表示或接受意思表示的相對方,稱為第三人(相對人)。

3. 功能

①無、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的民事行為能力通過法定代理得到「補充」;

②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的民事行為能力通過委託代理得以「延長」。

4. 適用范圍上的限制

①代理僅與法律行為有關,是法律行為制度的延伸;

③准法律行為(意思通知、觀念通知、寬宥行為),可類推適用代理;

④有一部分法律行為不允許代理。《民法典》第161條第二款規定:「依照法律規定、當事人約定或者民事法律行為的性質,應當由本人親自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不得代理。」

★ 特別提示:不允許代理的民事法律行為(代理的容許性):

1. 法條

《民法典》第161條第二款規定:「依照法律規定、當事人約定或者民事法律行為的性質,應當由本人親自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不得代理。」

2. 不得代理的法律行為之類型

(1)依照法律規定,應當由本人親自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不得代理。

①結婚的意思表示,不得代理(《民法典》第1049條)。離婚的意思表示,不得代理(《民法典》第1076條)。

離婚的意思表示不允許代理有一例外:《婚姻法解釋(三)》第8條規定:「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的配偶有虐待、遺棄等嚴重損害無民事行為能力一方的人身權利或者財產權益行為,其他有監護資格的人可以依照特別程序要求變更監護關系;變更後的監護人代理無民事行為能力一方提起離婚訴訟的,人民法院應予受理。」

②收養的法律行為,不得代理(《民法典》第1105條;《收養登記辦法》第4 條)。

③遺囑,不得代理(《民法典》第1137條至第1139條)。須注意:代書遺囑中的代書人系「使者」,而非代理人。

(2)依照當事人約定,應當由本人親自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不得代理。

(3)依照民事法律行為的性質,應當由本人親自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不得代理。

①其他身份行為(法律規定不得代理之結婚、離婚、收養之外的其他身份行為,如《民法典》第30條規定的「協議監護」);

②與人格權或者人格利益相關的民事法律行為。例如:活體器官與屍體器官的捐獻。

3. 法律效果

不得代理之法律行為,代理人的行為一概不產生代理的法律效力,也不能通過被代理人(本人)的追認而生效,而只能由被代理人(本人)重新實施。

(二)代理的類型

①委託代理(代理權由被代理人的授權行為產生)。

法定代理(代理權由法律規定產生)。

②直接代理(代理人以被代理人的名義實施法律行為)。

間接代理(代理人在代理許可權內為了本人的計算以自己的名義實施法律行為)。

③有權代理(代理人在代理許可權內實施的代理行為)。

無權代理(代理人無代理權而實施的代理行為,包括「狹義的無權代理」與「表見代理」)。

④本代理(由本人選任代理人或者直接依據法律規定產生代理人)。

復代理(代理人為了實施其代理許可權內的行為,選定他人擔任「被代理人的代理人」)。

⑤單獨代理(代理權屬於一人的代理)。

共同代理(代理權由數人共同享有、共同行使的代理)《民法典》第166條規定:「數人為同一代理事項的代理人的,應當共同行使代理權,但是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

(三)代理的特徵

1. 代理的基本構造

代理(包括直接代理與間接代理,有權代理與無權代理)在構造上,必須形成一種三方結構,涉及三方當事人,產生三種法律關系。無此構造,不成立代理。

①代理的內部關系,即被代理人和代理人之間的授權關系或法定地位,核心是產生委託代理權或法定代理權。

②代理的外部關系,即代理人在與第三人為法律行為時獨立作出意思表示或者接受意思表示。

③法律效果歸屬關系,即代理人獨立實施法律行為的效果直接或間接歸屬於被代理人承擔,該法律行為直接或者間接約束被代理人與第三人。

2. 直接代理的特徵

①「顯名」,代理人須「以被代理人的名義」實施法律行為(向相對人表明,與其交易者系被代理人)。

②代理實施的法律行為「直接歸屬於」被代理人承受。《民法典》第162條規定:「代理人在代理許可權內,以被代理人名義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對被代理人發生效力。」

3. 顯名間接代理的特徵

《民法典》第925條規定:「受託人以自己的名義,在委託人的授權范圍內與第三人訂立的合同,第三人在訂立合同時知道受託人與委託人之間的代理關系的,該合同直接約束委託人和第三人;但是,有確切證據證明該合同只約束受託人和第三人的除外。」

4. 隱名間接代理的特徵(《民法典》第926條)

受託人以自己的名義與第三人訂立合同時,第三人不知道受託人與委託人之間的代理關系的,原則上,該合同直接約束受託人與第三人,例外情形(委託人行使介入權或者第三人行使選擇權選擇委託人),該合同直接約束委託人與第三人。

(四)代理人與使者、代理與代表的區別

1. 代理人與使者的區別

2. 代理與代表的區別

二、代理權的產生與消滅

(一)法定代理權的產生與消滅

1. 產生

①法定代理權,基於法律的規定產生。《民法典》第23條規定:「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的監護人是其法定代理人。」

②法定代理權的內容,亦由法律規定。《民法典》第163條第二款規定:「法定代理人依照法律的規定行使代理權。」

2. 消滅

根據《民法典》第175條的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法定代理終止:

①被代理人取得或者恢復完全民事行為能力;

②代理人喪失民事行為能力;

③代理人或者被代理人死亡;

④法律規定的其他情形;

(二)委託代理權的產生與消滅

1. 委託代理權的產生

委託代理權來源於被代理人的授權行為。授權行為具有單方性、獨立性、無因性。

①單方性。委託代理權的授予行為系被代理人實施的有相對人的單方法律行為。以非對話方式作出的,到達相對人時生效;以對話方式作出的,自相對人了解時生效。授權意思表示的受領人可以是代理人(「內部授權」),也可以是被代理人交易的相對人(「外部授權」)

②獨立性。委託代理權並非來源於基礎關系本身(委託合同、僱傭合同、合夥關系、夫妻關系),而是來源於「獨立於」基礎關系之外的授權行為。即使有基礎關系,若無獨立的授權行為,則無委託代理權的授予。

③無因性。授權行為的效力不受基礎關系的影響。只要授權行為有效,即使基礎關系不成立、未生效、無效、被撤銷,授權行為的效力不因此受影響。

★ 特別提示:基礎關系有什麼用?

①問題。在委託代理中,基礎關系與授權行為是兩回事。委託代理權來源於被代理人的授權行為,而不是來源於基礎關系本身,這叫授權行為的獨立性。問題是:基礎關系有什麼用呢。

②答案。基礎關系的作用在於:通過基礎關系,才能給委託代理人設定義務(實施代理行為的義務);而授權行為卻無此作用。

2. 授予委託代理權的方式

①明示授權。指以語言或文字明確表示授予委託代理權。屬不要式行為,書面、口頭均可。

②默示授權。指根據被代理人實施的特定行為,推知具有授予委託代理權的意思表示。如《民法典》第170條規定的「職務授權」(分配相應的工作任務或者安排相應的崗位職責,即是授予相應的委託代理權)。

《民法典》第170條第一款規定:「執行法人或者非法人組織工作任務的人員,就其職權范圍內的事項,以法人或者非法人組織的名義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對法人或者非法人組織發生效力。」

《民法典》第170條第二款規定:「法人或者非法人組織對執行其工作任務的人員職權范圍的限制,不得對抗善意相對人。」

3. 委託代理權的消滅

(1)原則

《民法典》第173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委託代理終止:

①代理期限屆滿或者代理事務完成;

②被代理人取消委託或者代理人辭去委託;

③代理人喪失民事行為能力;

④代理人或者被代理人死亡;

⑤作為代理人或者被代理人的法人、非法人組織終止。

(2)例外

《民法典》第174條第一款規定,被代理人死亡後,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委託代理人實施的代理行為有效:

①代理人不知道並且不應當知道被代理人死亡;

②被代理人的繼承人予以承認;

③授權中明確代理權在代理事務完成時終止;

④被代理人死亡前已經實施,為了被代理人的繼承人的利益繼續代理。

《民法典》第174條第二款規定,作為被代理人的法人、非法人組織終止的,參照適用《民法典》第174條第一款的規定。

(三)代理權的濫用

1. 自己代理

(1)法條

《民法典》第168條第一款規定:「代理人不得以被代理人的名義與自己實施民事法律行為,但是被代理人同意或者追認的除外。」

(2)規范內容

①原則:自己代理系「無權代理」,須經被代理人事前同意或者事後追認,才能發生有權代理的效力。

②例外:下列三種自己代理系有權代理:

(a)特別法允許的自己代理(如《民法典》第956條規定的「行紀人的介入權」);

(b)法定代理人實施的使被代理人純獲利益的自己代理;

(c)僅限於對被代理人履行債務的自己代理。

2. 雙方代理

(1)法條

《民法典》第168條第二款規定:「代理人不得以被代理人的名義與自己同時代理的其他人實施民事法律行為,但是被代理的雙方同意或者追認的除外。」

(2)規范內容

雙方代理系「無權代理」,須經「雙方被代理人」事前同意或者事後追認,才能發生有權代理的效力(僅一方被代理人同意、追認,還不夠)。

3. 代理人與相對人惡意串通

(1)法條

《民法典》第164條第二款規定:「代理人和相對人惡意串通,損害被代理人合法權益的,代理人和相對人應當承擔連帶責任。」

(2)規范內容

①代理實施的法律行為,無效。

②因此給被代理人造成的損失,由代理人與相對人承擔連帶責任。

三、復代理(《民法典》第169條)

如上圖,假設:甲(被代理人),丙(本代理人),乙(相對人)。若丙以自己的名義選任丁作為甲的代理人(此種情形稱為「間接復代理」),或者丙以甲的名義選任丁作為甲的代理人(此種情形稱為「直接復代理」),則丁為復代理人。復代理須注意以下問題:

1. 丙須有復任權。否則丁屬於無權代理人(丙須為丁的行為承擔責任)。

(1)若丙為法定代理人,丙始終有復任權。

(2)若丙為委託代理人,原則上丙無復任權,但在下列三種情況下,丙享有復任權:

①甲事先同意的;

②甲事後追認的;

③在緊急情況下,為了維護被代理人甲的利益需要轉委託他人代理的(如由於急病、通訊聯絡中斷等特殊原因,委託代理人自己不能辦理代理事項,又不能與被代理人及時取得聯系,如不及時轉委託他人代理,會給被代理人的利益造成損失或者擴大損失的,屬於「緊急情況」)。

2. 丁是甲的代理人,而不是丙的代理人。「復代理人是被代理人的代理人,而不是代理人的代理人」因此:

①丁以甲的名義與乙訂立的合同,法律效果由甲承受;

②丙並不退出代理關系,丙仍為甲的代理人,丁有義務接受甲、丙的雙重指示;

③丁的代理權范圍受丙之代理權范圍的限制。

3. 若丁的復代理行為給甲(或乙)造成損失時的責任承擔:

(1)丁的責任。丁承擔過錯責任,丁無過錯則無責任。並且,若為無償委託,丁無故意或者重大過失,也不承擔責任(《民法典》第929條)。

(2)丙的責任。丙亦承擔過錯責任,若丙對丁的選任或者指示具有過錯,丙對甲承擔與其過錯相應的責任(《民法典》第923條)。若丁也有過錯,丙、丁對甲承擔按份責任。

(3)因轉委託不明給甲造成損害的責任承擔。此時,丙一定具有過錯,應承擔責任。丁呢?丁無過錯的,無責任;丁對轉委託不明也有過錯,丁與丙承擔連帶責任。

(4)全部都是「過錯責任」。

四、狹義的無權代理

★《民法典》第171條:

①《民法典》第171條第一款規定:「行為人沒有代理權、超越代理權或者代理權終止後,仍然實施代理行為,未經被代理人追認的,對被代理人不發生效力。」

②《民法典》第171條第二款規定:「相對人可以催告被代理人自收到通知之日起三十日內予以追認。被代理人未作表示的,視為拒絕追認。行為人實施的行為被追認前,善意相對人有撤銷的權利。撤銷應當以通知的方式作出。」

③《民法典》第171條第三款規定:「行為人實施的行為未被追認的,善意相對人有權請求行為人履行債務或者就其受到的損害請求行為人賠償。但是,賠償的范圍不得超過被代理人追認時相對人所能獲得的利益。」

④《民法典》第171條第四款規定:「相對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行為人無權代理的,相對人和行為人按照各自的過錯承擔責任。」

1. 狹義的無權代理的概念與特徵

(1)概念

狹義的無權代理,指行為人無代理權,並以他人名義實施法律行為,且不構成表見代理的情形。

(2)特徵

①行為人欠缺代理權(表現形態:不曾享有代理權、超越代理權、代理權已終止)

②除欠缺代理權外,無權代理人的行為符合代理的其他特徵(形成三方結構)。須注意:「冒名行為」(冒用他人名義實施的法律行為)未形成三方結構,不屬於無權代理。

③除欠缺代理權外,該法律行為無其他無效事由。若有其他無效事由(如違反法律的效力性強制規范、違背公序良俗)則屬於「無效代理」,而非「狹義的無權代理」。

2. 狹義的無權代理所實施法律行為的效力

(1)追認

①因無權代理訂立的「合同」,效力未定。

因無權代理實施的「單方法律行為」,無效;但有例外,根據法理,以下三種情形,因無權代理實施的「單方法律行為」,效力未定:

(a)代理行為相對人未對代理人所聲稱的代理權表示異議;

(b)代理行為相對人對無代理權的代理行為表示認可;

(c)無權代理行為系受領意思表示的消極代理。

②法律行為因無權代理而效力未定的,被代理人享有「追認權」。

(a)被代理人追認的,自追認生效時,發生有權代理的效果,法律行為溯及成立之日起對被代理人自始生效(歸屬於被代理人承受)。

(b)追認系須受領的意思表示,自到達受領人或者自受領人了解時生效,受領人可為無權代理人,亦可為相對人。

(c)追認可採用明示、默示方式,(在被代理人與相對人有約定時)亦可釆用單純沉默的方式。

(d)被代理人拒絕追認或者視為拒絕追認的,效力待定的法律行為確定不對被代理人生效(確定不能歸屬於被代理人承受)。

③法律行為因無權代理而效力未定的,相對人有「催告權」。相對人催告的,產生兩方面的效果:

(a)被代理人應自收到催告通知之日起三十日內予以追認,期滿未作表示的,視為拒絕追認;

(b)(不知被代理人是否追認的)相對人一經催告,此前被代理人對無權代理人所作出的追認或者拒絕追認的意思表示均歸於無效,法律行為重回效力未定狀態,此後,被代理人只能向相對人作出追認或者拒絕追認的意思表示。

(2)撤銷

法律行為因無權代理而效力未定的,「善意相對人」享有撤銷權。

(a)除斥期間。撤銷權應在追認生效之前行使,一旦追認生效,撤銷權消滅;

(b)撤銷方式。撤銷可以訴訟方式行使,亦可以訴訟外通知方式行使(但不得以公告的方式撤銷);

(c)一經撤銷,效力未定的法律行為確定對被代理人不生效(確定不能歸屬於被代理人承受)。

(3)拒絕追認

因無權代理而效力未定的法律行為,被代理人未追認的或者被代理人拒絕追認,該法律行為對被代理人不發生法律效力(不能歸屬於被代理人承受),根據《民法典》第171條第二款與第三款的規定,相對人有權採取的救濟手段,因相對人善意或惡意而有所不同。

①善意相對人有權請求無權代理人履行債務或者就其受到的損害請求無權代理人賠償, 但是賠償的范圍不得超過被代理人追認時相對人所能獲得的利益(即不得超過「履行利益」的范圍);

②惡意相對人(相對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代理人無權代理的)因此遭受的損失,由相對人和代理人按照各自的過錯承擔責任。

★冒名行為與無權代理:

冒用他人之名實施法律行為,稱為冒名行為。冒名行為不屬於無權代理。冒名行為,我國民法未作規定,按照通說觀點,冒名行為之法律效果,因相對人「是否注重」被冒名者之人的特徵(身份)而有所不同。

①若相對人不注重「被冒名者」(又稱為「姓名擔受人」)之人的特徵(身份),對法律行為之效果歸屬於「被冒名者」或「冒名行為者」在所不問,即姓名不具有區別性的意義時,冒名行為有效,在「冒名行為者」與相對人間生效;

②若相對人注重「被冒名者」之人的特徵(身份),則「類推適用無權代理」規則。即:

(a)若「被冒名者」追認,冒名行為在「被冒名者」與相對人間自始有效;

(b)若「被冒名者」拒絕追認,冒名行為對「被冒名者」不發生效力;善意相對人有權請求「冒名行為者」承擔無權代理人的責任(即《民法典》第171條第三款的規定)。

五、表見代理(《民法典》第172條)

1. 表見代理的概念

指代理人實施代理行為時雖無代理權,但因權利外觀,善意且無過失的相對人有理由相信代理人擁有代理權,為保護善意相對人的合理信賴,善意相對人有權主張該無權代理發生有權代理效果的制度。

2. 表見代理的構成要件(四個)

①無代理權。代理人以被代理人名義與相對人訂立合同時,無代理權。

②有權利外觀(存在使相對人相信代理人享有代理權的事實和理由)。包括但不限於:

(a)代理人持有被代理人的介紹信或者蓋有被代理人公章的空白合同書;

(b)法人或者非法人組織對其工作人員的職權范圍有限制,但相對人不知情;

(c)無代理權的人以被代理人的名義訂立合同,被代理人知道而不作否認表示。

③相對人善意且無過失。所謂善意,指相對人「不知」代理人無代理權。所謂無過失,指相對人盡到了交易上合理的注意義務。

④須權利外觀的形成可歸責於被代理人。須注意:下列情形,權利外觀的形成不可歸責於被代理人,不成立表見代理:

(a)行為人偽造他人的公章、合同書或者授權委託書等,假冒他人的名義實施民事法律行為的;

(b)被代理人的公章、合同書或者授權委託書等遺失、被盜,或者與行為人特定的職務關系已經終止,並且已經以合理方式公告或者通知,相對人應當知悉的。

3. 因表見代理訂立合同的效力

①相對人有權主張表見代理發生有權代理的效果,即相對人有權主張,無須被代理人追認,代理實施的法律行為直接歸屬於被代理人承受(對被代理人發生效力)。同時,被代理人因此遭受的損失,有權向無權代理人追償[《合同法解釋(二)》第13條]。

②相對人享有選擇權,相對人既可以主張有權代理的效果,亦可在被代理人的追認生效前,行使撤銷權,撤銷與被代理人之間的合同(在表見代理中,相對人一定是善意相對人,根據體系解釋,依照《民法典》第171條第二款,相對人享有撤銷權)。

六、間接代理(《民法典》第925條與第926條)

1. 顯名的間接代理(《民法典》第925條)

(1)舉例

甲(表哥)委託乙代為購買一塊Vacheron

Constantin牌手錶。為完成甲的委託,2015年2 月1日,乙以自己的名義與(知悉事情原委的)丙訂立買賣合同,約定:「價款70萬元,丙於2015年7月1日交付手錶,乙於2015年10月1日一次性支付全部價款。」

(2)特徵

①乙在代理許可權范圍內,以自己的名義與丙訂立合同;

②為甲的計算(買賣合同所生之法律效果最終間接歸屬於甲承受);

③訂立合同時,丙知道乙系甲的代理人。

(3)法律效果

①原則。甲「自動取代」,乙、丙間的買賣合同直接約束甲、丙。甲系買受人,丙系出賣人。

②例外。有確切證據證明該合同只約束乙和丙的除外。比如,乙、丙約定:「有事,丙只認乙!」那麼,該合同只能約束乙、丙,乙系買受人,丙系出賣人。

2. 隱名的間接代理(《民法典》第926條)

(1)舉例

甲(表哥)委託乙代為購買一塊Vacheron

Constantin牌手錶。為完成甲的委託,2015年2 月1日,乙以自己的名義與(不知事情原委的)丙訂立買賣合同,約定:「價款70萬元,丙於2015年7月1日交付手錶,乙於2015年10月1日一次性支付全部價款。」

(2)特徵

①乙在代理許可權范圍內,以自己的名義與丙訂立合同;

②為甲的計算(買賣合同所生之法律效果最終間接歸屬於甲承受);

③訂立合同時,丙不知道乙系甲的代理人。

(3)法律效果

①原則。根據「合同的相對性」,該買賣合同只能約束乙、丙。

(a)僅乙有權請求丙交付手錶;丙僅能請求乙支付價款。

(b)丙向乙交付手錶時,乙取得手錶所有權,乙再基於委託合同將所有權移轉給甲。為確保甲取得手錶所有權,甲、乙可約定「預立的佔有改定」,即甲、乙約定:「丙向乙交付手錶時,甲取得所有權,但甲基於委託合同成立間接佔有。」

②例外。在下列兩種例外情形下(委託人甲行使介入權或者第三人丙行使選擇權,重新選擇甲作為合同相對人),突破合同相對性,該買賣合同直接約束甲、丙。

★(隱名的間接代理中)委託人的介入權與第三人的選擇權:

1. 介入權

委託人甲的介入權(又稱委託人甲的主動取代)。在上表所述例子中,假設丙未於2015 年7月1日向乙交付手錶,即「受託人因第三人的原因對委託人不履行義務」,乙應當向甲披露丙。披露後:

①甲可行使介入權(主動取代),即甲可行使乙對丙享有的合同權利,而丙可對甲主張其對乙的抗辯。

②介入權的阻卻(介入權的例外)。若丙與乙訂立合同時知道乙是甲的代理人就不會訂立該合同的,甲不享有介入權。

2. 選擇權

第三人丙的選擇權。在上表所述例子中,假設丙已經交付了手錶,但因甲未向乙支付價款,乙因此未於2015年10月1日向丙支付價款,即「受託人因委託人的原因對第三人不履行義務」,乙應當向丙披露委託人甲,披露後,為保護丙「選擇合同相對人的自由」,丙享有選擇權,可繼續選擇乙為合同當事人,亦可重新選擇甲為合同當事人。選擇權系形成權,所以,一經選定,不能變更。若丙重新選擇甲作為合同當事人:

①則乙、丙的買賣合同直接約束甲、丙。

②丙對甲主張合同債權時,甲可對丙主張甲對乙的抗辯以及乙對丙的抗辯。

5. 合同中代理人和被代理人有哪些法律責任

我們在很多民事訴訟或者刑事案件糾紛中經常都能看到「代理人、」委託人「,很多朋友不懂,覺得這兩者是沒有區別的,都一樣,其實並不一樣。代理人與委託人雙重合同的法律後果有哪些?

第一,代理人和被代理人之間負連帶責任。委託書授權不明的,代理人應當向第三人承擔民事責任,被代理人負連帶責任。如果代理人知道被委託代理的事項違法仍然進行代理活動的,由被代理人和代理人負連帶責任。

第二,代理人不履行代理職責,損害被代理人利益的責任。如果代理人以被代理人的名義同自己或者同自己所代理的其他人進行民事活動造成損失的,應當承擔民事責任。這種情況實際上是代理人獨斷代理行為。如果代理人和第三人串通,損害被代理人的利益的,由代理人第三人負連帶責任。

第三,無權代理造成損害的責任。如果沒有代理權、超越代理權或者代理權終止後的代理行為,只有經過被代理人的追認,被代理人才承擔法律責任。未經追認的行為,由行為人承擔法律責任。如果本人知道他人以本人的名義實施民事行為而不作否認表示的,視為同意。如果第三人知道行為人沒有代理權;超越代理權或者代理權已經終止還與行為人實施民事行為給他人造成損失的,由第三人和行為人負連帶責任。

代理人為了維護被代理人的利益,可以將自己取得的代理權轉托他人。轉托他人代理的,應當事先取得被代理人的同意。事先沒有取得被代理人的同意,應當在事後及時告訴被代理人,如果被代理人不同意,由代理人對自己所轉托的人的行為負法律責任。但在緊急情況下,為了保護被代理人的利益而轉托他人代理的,不受這個限制。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該「代理人與委託人雙重合同的法律後果有哪些」問題進行的解答,如果您有法律問題想要咨詢,可關注無訟,私信咨詢。

6. 名詞解釋 代理

代理,名詞解釋

1.[agency,procuratory]:以他人的名義,在授權范圍內進行對被代理人直接發生法律效力的法律行為。

2.[surrogacy]:本職工作外,代理人的職務。

3.[proxy]:指代理伺服器。

(6)合同法中的代理人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代理,動詞解釋

1.[act as agent]:本職工作外,短時間代人擔任職務。

2.[act for]:受委託代表當事人進行某種活動。

民法上宏哪的代理

是指代理人在代理許可權范圍內,以被代理人名義與第三人為民事法律行為,從而對被代理人直接發生權利義務的行為。例如,甲委託乙代其購買某種物品,乙即以甲的名義與丙訂立該種物品的買賣合同,由此而產生的合同權利義務,直接由甲承受。

這里,甲是被代理人(又稱「本人」),乙是代理人,丙是第三人(又稱「相對人」)

商法上的代悶絕碰理

是指代理人根據與被代理人達成的某種合同關系,從事合同規定領域、程度、時間的商務活動行為。商法上常見的代理包括項目代理、產品代理等。

代理作為法律術語的基本特徵

1.代理行為是能夠引起民事螞談法律後果的民事法律行為。

2.代理人一般應以被代理人的名義從事代理行為。

3.代理人在代理許可權范圍內獨立為意思表示。

4.代理行為的法律後果直接歸屬於被代理人。

分類

一、以代理權產生根據的不同分為委託代理、法定代理

①委託代理,又稱意定代理,即代理人依照被代理人授權進行的代理。

②法定代理,是根據法律的規定而直接產生的代理關系,主要是為保護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的合法權益而設定,如父母對未成年子女的代理。

二、以代理是否轉托他人分為本代理和再代理

①本代理。

②再代理。再代理又稱復代理,指代理人為了被代理人的利益,轉托他人實施代理的行為。與此相對,由代理人親自進行的代理則為本代理。

三、以是否以被代理人名義從事代理分為顯名代理和隱名代理

①顯名代理。所謂顯名代理是指代理人所進行的代理行為,必須以被代理人本人的名義進行。

②隱名代理。所謂隱名代理,是代理人雖未以本人名義為法律行為,但實際上有代理的意思,且相對人明知或應當知道,從而在法律上亦發生代理的效果。

7. 合同上面代理人是什麼意思要負法律責任嗎

代理人就是代理被代理人從事合同中的相關事項,在通常情況下,合同所產生的一切責任歸於被代理人,代理人沒有責任!但是有需要代理連帶承擔責任的情況存在!

8. 什麼是商事代理

商事代理指的是代理商依據被代理人的委託,以自己的名義或以委託人的名義為委託人賣或買或提供服務,並從中獲取報酬的經營活動。

商事代理作為代理制度中的一項特別規定,是適應商品經濟活動的需要,在民事代理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又與民事代理有一定的區別,它在制度特點上體現了商法精神,適應了商事活動的需要。

在我國,商事代理活動在經濟活動中起著重要作用,但我國至今沒有關於代理商或商事代理行為的專門立法。

只在《民法通則》的第四章第二節與《合同法》第三章的第47-49條對代理制度作了規定,此外,《合同法》第二十一章的第396條至第413條還對包含了代理合同的委託合同做了一些規定。


꧁꧂

拓展:

1、商事代理適用范圍:

(1)代理各種商事行為。

例如,代理買賣、租賃、借貸、承攬、運輸等。

(2)代理某種服務行為。

例如,為法人的成立、變更、 撤銷代理進行登記,代替辦理專利申請、商標注冊,代替繳納稅金、專利維持費、商標注冊 費,代買讓券、債券、代理保險等。

2、商事代理基本特徵:

① 商人性,商事代理人必須先取得商人資格才能從事商事代理。

② 營業性,以營利為目的,以代理為職業。

③ 獨立性,商事代理人在代理關系中的法律地位是獨立的。

④ 代理形式的靈活性,商事代理人從事代理業務,既可以被代理人的名義進行代理,也可以自己的名義進行代理。商事代理並不以直接代理為限,同時也承認間接代理。

⑤ 商事代理不以企業主的死亡而使代理權終止。

3、與民事代理比較,商事代理有以下特點:

(1)非顯名主義。

在商事活動中,商事行為的代理人在實施其行為時,雖然沒有明確表示是為本人(即委任人或被代理人)進行,但其行為對本人和相對人仍然發生法律效力。非顯名主義作為商事代理的一個特徵在一些國家的商法中得到了承認。但是,當本人的對方當事人不知道代理人的行為是為本人所進行時,也可以請求其代理人履行。我國《合同法》第403條的規定即反映了這一特點。

(2)本人的死亡,不影響代理權的存續。

根據民法的規則,被代理人(本人)的死亡將引起代理權的終止。商法的規定與之有所區別。一些國.家的商法規定,商事行為的代理不因本人的死亡而消滅。在大多數情況下,就如個體工商戶一樣,即使其本人死亡,其營業也並不馬上消滅,而是讓其商業使用人的代理權繼續存在。這樣,一方面可以避免由於停止營業而造成的經濟損失,另一方面也符合商法保護交易安全的要求。

(3)代理人的許可權要比民事代理的許可權寬,商事行為的代理人,在不違背被代理人授權本意的范圍內,可以實施未被直接代理的行為。

9. 委託與代理的定義與區別

委託的定義:

它定義了方法的類型,使得可以將方法當作另一個方法的參數來進行傳遞,這種將方法動態地賦給參數的做法,可以避免在程序中大量使用If-Else(Switch)語句,同時使得程序具有更好的可擴展性。

代理的定義:

代理的一般做法是由委託人與代理人簽訂代理協議,授權代理人在一定范圍內代表其向第三者進行商品買賣或處理有關事務。

委託和代理的區別:

  1. 代理人的代理行為不能包括事實行為;而受託人受託處理或管理的行為可以包括事實行為。

2.代理屬於對外(即本人與代理人以外的第三人)的關系;而委託則屬於對內關系,即其存在於委託人與受託人之間。

3.代理關系的成立,被代理人授予代理人代理權屬於單方法律行為;而委託合同為雙方法律行為,委託合同的成立應有受託人承諾,若受託人不為承諾,則合同不能成立。

委託人,被委託人:比如:甲委託乙辦理某件事。那麼甲就是委託人,乙就是被委託人。

代理人,被代理人:比如:甲要求乙代理辦某件事。那麼甲為被代理人,乙就是代理人。

(9)合同法中的代理人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委託:把事情託付給別人或別的機構辦理。

法律概念:委託他人代表自己行使自己的合法權益,委託人在行使權力時需出具委託人的法律文書。而委託人不得以任何理由反悔委託事項。被委託人如果做出違背國家法律的任何權益,委託人有權終止委託協議,在委託人的委託書上的合法權益內,被委託人行使的全部職責和責任都將由委託人承擔,被委託人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

代理:

在國際貿易中,商業上的代理是指貨主或生產廠商(委託人),在規定的地區和期限內,將指定商品交由國外客戶代銷的一種貿易方式。其作法是由委託人與代理人簽訂代理協議,授權代理人在一定范圍內代表他向第三者進行商品買賣或處理有關事務,如簽訂合同及其它與交易有關的事務等;代理人在委託人授權范圍所作的行為所產生的權利和義務,直接對委託人發生效力,即代理人是在授權范圍內以委託人的名義行事。代理雙方屬於一種委託和被委託的代銷關系,而不是買賣關系。

委託 網路

代理 網路

閱讀全文

與合同法中的代理人什麼意思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股市一天交易量哪裡看 瀏覽:617
濱州哪裡有信息發布市場 瀏覽:124
成都信息工程大學在江西招生多少人 瀏覽:704
如何轉發信息給一部分人 瀏覽:954
大灣區財務代理記賬服務多少錢 瀏覽:317
如何看車玻璃上的信息 瀏覽:775
深圳貨運代理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289
中東市場哪個地方有人參賣 瀏覽:460
不還錢怎麼利用法律程序要回 瀏覽:162
代理一個房產中介需要多少錢 瀏覽:514
v10的系統怎麼看安裝程序 瀏覽:605
什麼技術能業余賺錢 瀏覽:685
龍岩二手車交易市場在什麼地方 瀏覽:467
什麼是二清代理 瀏覽:176
原素材剪輯如何改成代理剪輯 瀏覽:573
藍牙調制數據的頻寬是多少 瀏覽:236
如何創建抖音企業號產品化頁面 瀏覽:736
數字交易所api是什麼 瀏覽:567
陽江職業技術學院的中文系怎麼樣 瀏覽:277
地鐵一號線哪個站有菜市場 瀏覽:6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