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中餐最常用的調料品是什麼
中餐調味:醬油:可使菜餚入味,更能增加食物的色澤。適合紅燒及製作鹵味。
蚝油:蚝油本身很咸,可以加糖稍微中和其鹹度。
沙拉油:常見的烹調用油,亦可用於烹制糕點。
麻油(香油):菜餚起鍋前淋上,可增香味。腌制食物時,亦可加入以增添香味。
米酒:烹調魚、肉類時添加少許的酒,可去腥味。
辣椒醬:紅辣椒磨碎製成的醬,呈赤紅色黏稠狀,又稱辣醬。可增添辣味,並增加菜餚色澤。
甜面醬:本身味咸。用油以小火炒過可去醬酸味。亦可用水調稀,並加少許糖調味,風味更佳。
『貳』 中餐食材和配料
在家做飯,除了平常經常用到的鹽、醬油、豆醬等調味,也可以常備用一些最基本的配菜調味。這些配菜和調味料,可以搭配多種肉類和蔬菜,無論炒菜或燉湯,有了它們,做出來的菜,有時候不加其他調料,也能做出美味來。
一、姜
姜
生薑(Zingiber officinale)生薑屬於姜科植物,多年生草本開花植物, 其根莖,生薑被廣泛用作香料。起源於東南亞沿海,而被世界各地廣泛使用的食材。
無論炒肉、做海鮮、燉雞湯、肉湯、炒蔬菜或焯水,加了一些姜,可以去除肉的腥味,有特殊的芳香,讓食物更加鮮美。
二、蔥
蔥
蔥是源自蔥屬各種物種的蔬菜。蔥的味道比大多數洋蔥要溫和。蔥的近親有大蒜,蔥,韭菜,細香蔥和大蔥。盡管許多蔥屬種的鱗莖被用作食材,我們常吃的蔥缺少完全發達的鱗莖,葉子被用作蔬菜。可以生吃或煮熟。
在焯水時,往往會放入一根蔥結,去除肉或海鮮的腥味。炒肉或炒菜時,將蔥白爆香,再炒肉菜,讓蔥的香味充分融入肉菜之中。涼拌菜時,將蔥花撒在菜上,既可以調味,也可以起到裝飾作用。調肉餡時,加入蔥花,讓肉餡變得更加鮮美和香氣十足。傳統的蔥油餅,離開了蔥,就不能稱之為蔥油餅,而其味道也遜色很多。
三、洋蔥
洋蔥
洋蔥也稱為鱗莖洋蔥或普通洋蔥,是最廣泛種植的蔥屬植物。近親有大蒜,蔥,蔥,韭菜,細香蔥和大蔥。洋蔥在世界各地廣泛栽培並且作為食物。
洋蔥作為蔬菜或調味料。既可以生吃,比如沙拉,或用來做鹹菜或酸辣醬,或作為油炸食品的原材料。比如炸洋蔥圈、炸洋蔥酥等。洋蔥比青蔥耐儲存。有時在青蔥缺乏的時候,可以用洋蔥代替調味。
四、大蒜
大蒜
蒜(學名:Allium sativum),亦名大蒜。地下鱗莖味道辣,有刺激性氣味,稱為蒜頭,可作調味料。蒜葉稱為青蒜或蒜苗,花薹稱為蒜薹,均可作蔬菜食用。蒜為五辛之一,是世界范圍內的常見調味料,被用作傳統食品調味劑。
大蒜是人類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調料,在製作魚、肉、禽類和蔬菜時有去腥增味的作用,特別是在涼拌菜中,既可增味,又可殺菌。我們常常用蒜蓉來調冷盤,炒蒜蓉菜心、蒜香排骨等。
在家做飯,除了上述四種調味菜,以下四種調味料也必不可少。
一、花椒
花椒,又稱秦椒、蜀椒、川椒,是芸香科花椒屬(學名:Zanthoxylum)植物的種子。花椒形狀球形,外表呈紅楬色,曬干後呈黑色。花椒含有揮發性物質,具有獨特濃烈的香氣。
花椒按大小分為大椒(大紅袍、獅子頭,果粒大,艷紅或紫紅)和小椒(小黃金,色紅,粒小,味麻,香味次於大椒。)
做肉菜需要焯水時,在水中加入幾顆花椒,可以很好地去除肉的腥味,而且肉會變得更香。炒蔬菜或炒回鍋肉的時候,先將花椒、八角、干辣椒爆香,再炒肉菜,會有意想不到的香味。
花椒
二、八角
八角
八角(學名:Illicium verum),又稱八角茴香、大料和大茴香,是中國菜和東南亞地區烹飪的調味料之一。
在做中國菜時,常用少量的八角加在魚肉中用來烹飪紅燒、鹵制和五香等燉制的菜餚,也是五香粉的主要成分之一。也我國南方的米粉湯的調味料之一。焯水時,放一到二粒八角。肉味會變得芳香而誘人食慾。
三、胡椒
胡椒(學名:Piper nigrum),果實在曬干後通常可作為香料和調味料。同樣的果實還是白鬍椒、、黑胡椒、紅胡椒與綠胡椒的製作原料。
白鬍椒
胡椒食用部位是乾燥後的胡椒子(peppercorns)。未成熟的果實乾燥後,果皮皺縮變成黑色,就是黑胡椒;成熟後去掉果皮,做成白鬍椒;尚未成熟的時採下用冷凍乾燥法處理的成品為綠胡椒;紅胡椒是另一個品種。
白鬍椒是中餐的常用調味料,調餡、燉湯、腌制肉類,常常用到白鬍椒。
黑胡椒
黑胡椒磨成粉是西式菜餚的常用香料,是全世界最廣泛的香料之一,在世界各地的餐桌上都可見到,通常會和食鹽放在一起。比如,煎牛排最重要的兩種調料就是:鹽和黑胡椒。
四、辣椒
辣椒是辣椒屬(學名:Capsicum)植物果實的一種廣泛叫法。最常見的有菜椒和朝天椒等等。
辣椒粉
辣味的辣椒,曬干後,磨成粉,可以用來調節菜餚的辣味。比如做燒烤、調酸辣湯、面條或作涼拌菜的調味等,都離不開辣椒粉。
紅甜椒粉(Paprika),是用紅色的甜椒加工而成的調味料。紅椒粉雖然不辣,但色澤鮮紅。在腌肉、做湯、熬醬時,加入適量的紅椒粉,改變了菜餚的顏色,從而讓菜品更加美觀和誘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