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剃頭匠的歷史
漢朝時期出現了以修理頭發為職業的工匠。南北朝時期,南朝梁的貴族子弟都理發剃面,出現了專職的理發師。
宋朝時期理發業已比較發達,有了專門製造理發工具的作坊。那時,對理發師有個特殊的稱呼叫「待詔」。後來,逐漸發展成一種技藝,一個行業。宋代時,私家理發業已形成了規模。當時的備鏈理發匠不但有店鋪,而且也有了行會,理發行會一直延續到上個世紀四十年代。
明朝時期,由於社會活動增多,人們便注重自己的形象。理發業空前發達。辛亥革命後,臨時政府明令剪辮。漢族的頭發與發式,也曾經歷過血風腥雨的考驗。從此以後,許多在日本的中國理發師紛紛回國開設理發店。
(1)古代理發行業是怎麼生存的擴展閱讀
我國很久以前是沒有「理發」一詞的,認為「頭發」受之於父母,不能隨便剃除。故當時男女都留長發,只是盤發的方式不同。
理發的工匠稱為理發師,古時候稱作待詔、鑷工,俗呼為理發匠、剃頭匠等。古時的理發就是沐發與鬧世梳櫛。男女梳櫛,都得用梳子和篦液滾肢子。
直到滿清入關以前。古人挽發為髻古代男女到了成年,要行加冠與及笄之禮,要束發;對罪犯施髡刑,還有僅去須鬢的刑罰,這都需要專門的「櫛工」。由於各朝代對頭發的清潔衛生處理方法不同,所以有不同的稱呼,明代叫「篦頭」,清代叫「剃頭」,還有叫「剪頭」、「推頭」等。
㈡ 古代美發行業的發展是什麼樣的
在當今社會,美容美發行業可謂是發展極為迅速。尤其是發型,也成為了當下很多人關注的重點,發型美不美完全影響著個人形象的好壞,尤其是女孩子,在發型方面的要求更高,甚至做一個頭發竟然能耗去整整一天的時間,那麼在古代,美發行業的發展是怎樣的呢?這個職業是否也像現在這樣非常受歡迎?
古代美發行業的發展
其實,中國自古以來就有一種思想,那就是身體發膚受之父母,古代有個人因為手指劃破流血,就嚎啕大哭,別人問他原因,他說因為自己的頭發和身體都是父母給的,而今沒有保護好,所以很難過。
當然,這是個非常極端的案例,相信即便在古代,這個故事也定然被極端化了,因為哪有這么不真實的例子呢?但是在古代,人們不經常理發的原因確實是因為孝道。首先來看一下古代理發行業的鼻祖到底是誰?相傳武則天的兒子驢頭太子性格暴躁,尤其是在剃頭方面,他幾乎對所有的理發師都不滿意,所以也是殺了一個又一個,有一天,盧天?D親自要求為驢頭太子剃頭,但是沒想到他給太子伺候的非常舒服,所以他也挽救了全天下的剃頭師傅,於是在理發行業,公認為盧天?D為祖師爺。
但是盧天?D並不是公認的鼻祖,有人認為是呂洞賓,這就有點玄幻了。因為當時朱洪武頭上長癩疤,一位到人主動要求為皇帝剃頭,但是剃完後,竟然在脖子上出現了一道紅圈,便被拉出去砍頭三次,但是這腦袋就是砍不掉,砍完又長出來。後來人們才知道這就是八仙之一的呂洞賓。不過這兩個故事都沒有得到印證,至少這兩個故事看起來第一個還是比較靠譜的。
其實,理發行業真正的興旺是在清朝。因為清朝要求男子一律剃頭梳辮,清兵入關的時候,就下了「剃發令」,所有人都要模仿滿族人,頭發前面一圈剃掉,後面梳一條長辮子,那時不剃頭就要被砍頭。當時有一個職業就是專門監督人剃頭的,他們挑著一個剃頭的擔子,掛鐵鏈的地方原來是掛刀的,如果不理發那麼就立即被砍頭,也正是在這樣的環境下,理發行業空前發展,強制性理發誰敢不理,所以生意自然就好。
據歷史記載,當時的剃頭匠也並不是那麼好乾的,為皇帝剃頭就是一件隨時掉腦袋的事。每逢初一、十一、二十一、每隔十天皇帝就要理一次發,而且理發也必須要在上午10點開始。剃頭前,剃頭匠必須要經過層層案件,以防成為清朝的荊軻,然後換上特製制服。
宮里明文規定,剃頭匠只能挨著皇帝的頭皮,我們可以理解為懸空幹活,手是絕對不能碰到皇帝的腦袋的,如果違反了規定,輕則一頓毒打,重則直接削掉腦袋。在為皇帝刮鬍子的時候也只能順刮不能逆掛。就這樣,清朝的剃頭匠也不知道死了多少車。但是對於剃頭匠來說,這是一個收益和風險並存的行業,因為皇帝如果高興了,就會賞賜很多錢。
所以可見,其實理發在古代的發展是比較坎坷的,受傳統禮教影響,理發行業一直都不被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