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代理商如何規劃自身發展
營銷環境在變化,渠道格局在變革,終端模式在轉型,超級連鎖在瘋狂,廠家營銷在扁平,市場競爭在無序,代理商存活很勞累,但是否隨著批發市場的萎縮而最終消失已經成為最熱門的話題。今天單就代理商如何規劃自身發展聊聊。 一、整合各環節,讓系統發揮升值能量 代理商必須要擁有自己的先進的營銷管理系統。這不僅是一支先進的營銷隊伍,雄厚的周轉資金,妥當的運營架構,突出的公關優勢、專業的物流平台、健康的企業思想等企業核心競爭力,還要執行的連貫性、合理性、制度性,系統性,例如,財務部門不僅要負責資金運作,更要做好帳期管理,協助業務;商務部不僅要做好客戶管理,還要做好訂貨管理、品項管理;倉儲部不僅要做好暢銷品、滯銷品、殘損品的庫存管理,還要及時歸納反饋;物流部不僅僅是配送工作,還要懂得訂單規劃,合理安排單品配送、多品配送的利害關系。雖然表面上看,每個部門是相互獨立的,但實際工作中,必須及時溝通,相互協助,相互合作,不可出現推委現象。這樣才有機會由原來中轉運營商(某些流通商僅是廠家的中轉站、異地庫)轉型為營銷運營商。為製造商、下游網點提供專業服務體系,成為市場的管理者和主導者。用綜合能力、系統能量加速資金運轉率,擴大銷售規模,節省運營成本,贏取利潤空間。 二、市場聯盟,增大進攻的砝碼 一個成熟的商業批發市場,為了經濟的長遠性發展,為了避免競爭矛盾的惡化,一般都會設有這種專門的委員會,平時互通信息,交流思想,勾畫發展藍圖,協調內部矛盾,或關鍵時刻處理突發事件。而面對單一品牌代理的代理商,在市場競爭中的競爭優勢,相對來講就比較薄弱一些,這時就要充分利用集體力量,合作一些沒有厲害沖突的夥伴,形成各品牌之間聯盟,面對事情可以規模出現,作為一個整體的團隊處理問題。例如統一談判進場,統一免費的配送貨,統一促銷活動支持,統一人員管理等結合起來互幫互助,共同扶持下游經銷網點,使資源優勢充分聚焦起來,才能產生更大的威懾力,才能彼此更加節省資源。戰爭中總喜歡運用「各個擊破」的戰術,證明著團結的力量,團隊的優勢。 三、」地方軍團」,增強業務效率 我個人認為優秀的業務不僅要具有優秀導購的素質,能現場把產品賣出去,還要能開發市場、培訓別人,管理客戶,所以對於代理商的業務,不僅要充當業務的角色,還要是產品專家,營銷高手,培訓師,財務能手。這種人才哪裡有呢?所以流通商在招聘業務時,為了節省開支,最好當地尋找業務,挖掘、培養一批願意從事業務工作的終端優秀導購,作為終端主管或著業務人員。並且以就近原則選擇區域為其負責范圍,這樣避免為了出差長途跋涉,為客戶的服務就僅僅是看看、問問、動動了,而且出差的頻率也低,造成工作的效率基本上毫無價值。所以代理商千萬不要因為區域劃分的不合理,把業務人員的時間都浪費在車上。只有這樣,業務才能勤出差,為客戶服務,成績是建立在勤奮的基礎上。 四、「傍個大款」,發揮交融優勢 對於偏遠區域,代理商為了節省渠道運營成本,在運作上不妨可以考慮實行「大區域代理,小區域代理」的復合渠道結構。同廠家協議,實行產品廠家統一供價,統一發貨,綜合返利台階模式,讓小區域代理實際回款並軌到大區代理的回款額度內,使雙方代理商都能獲得更大返利空間,刺激銷售的積極性。這樣廠家、大代商、小代理都沒有多少損失,並使小區域代理商自覺遵守游戲規則,協同發展,共同增長,避免反水、竄貨。徹底發揮小區域代理商利用自身在當地的一系列管理優勢、地理優勢、經銷優勢、網路優勢和資源共享等優勢,在銷售通路上建設最核心的分銷網點,做好市場維護工作,終端管理工作等,增加銷售回款。其實這種操作模式,應該最符合廠家的心思,把渠道扁平化,終端精細化工程,做到了點子上,更注重了細節。(這種情況的發生,一般是因為該區域的實際銷售狀況,讓人費事費力,投入和產出不成正比,擁有不如放棄) 五、「夥伴經營」,彼此共存亡 代理商要時刻想著與經銷商的利益維系在一起,與網點共存亡,把自己下游網點當作自己的分支機構,或連鎖分銷網點進行打理、經營。代理商可以試著入股或者加盟的形式來管理你的經銷網點。不管怎樣的操作模式,只要擁有這種夥伴式服務意識,就極可能與經銷網點形成一個利益的共同體,避免代理商與經銷商之間明爭暗鬥,貌合神離,價格交易,唯利是圖,有奶便是娘,互為生意上的擠榨對象。代理商對自己的強勢網點,無論在人力、物力、資源上都要給於最大扶持,哪怕自己利潤僅僅是年終一點返利,也要一如既往,讓規模產生效益。網點活的更好,你才能活的更加出色,利潤點才能更多。所以建立了堅不可摧的夥伴營銷關系,對競爭對手而言,必將是一種成本最昂貴的通路壁壘,對代理商和經銷商雙方的交易成本而言,彼此都會降低。 毫無疑問,代理商為了生存,為了活的更好,改造客戶結構,提高客戶質量,徹底改變當下盛行的交易型營銷的模式,走向以誠信和雙贏為內涵的夥伴營銷。 六、合理分類,組合產品魄力 在4P營銷理論中,為什麼產品是排在首要位置的,因為它的能量太強大了。運用的好,不僅可以防止價格戰、竄貨、維護渠道、管理市場,還可以凝聚網路的向心力、加強終端的影響力,促進客戶的銷售力等。所以在商家所代理的多種產品之間,最重要的就是要考慮產品間的組合。這樣在銷售時,能夠互相拉動和促進銷售,還可以利用產品之間互補力、組合力,調節商品周轉速度、加速資金回籠運轉,或著開發韌性地帶市場,或者和當地終端形成良好關系。代理商的產品組合越周密,越能加強渠道運營能力,豐富渠道資源、把握渠道掌控力,越能產生規模效力,越能節省成本,創造利潤。(至於如何組合,要看代理商在實際運營中適時、適地的操作。) 市場是人做出來的,模式也人創造出來的,願代理商們面對市場變化,綜合自我資源優勢,設計適合自我企業發展方案來挑戰變革,規劃屬於自身發展經營模式。市場的脈搏就是營銷專家、高手也是無法把握的,即使美國的先進模式,也不一定適應中國的營銷環境。所以代理商只要抓住市場的動向,根據自身的能力,根據當時的環境,根據當地的情況把工作做深一點,做細一點,做周密一點,還是有著很大的生存空間的。
『貳』 經銷商與代理商應該做渠道營銷的技巧
在產品的銷售過程中,我們經常都會提起“經銷商“和“代理商”的概念。下面我給大家分享經銷商與代理商應該如何做 渠道 營銷,歡迎參閱。
經銷商與代理商應該做渠道營銷的技巧
渠道里有什麼?
1、比較簡單的說法是由一些機構組成的,例如經銷商,分銷商,零售商.
2、嚴格的來說,渠道中的每個機構,又是由若幹人等組成的,這些人,都是渠道成員,也可以說,在渠道中,所以涉及到產品工作的人(從廠家的業務人員,到經銷商公司的倉庫主管),都屬於渠道成員。
經銷商與代理商
1、經銷商,花錢在上游廠家進貨,再把貨賣給下遊客戶,從中賺取差價。
2、代理商,幫助廠家建立渠道,開發客戶,但不進貨,而是輔助廠家直接把產品銷售給下級渠道和客戶,賺取廠家所給予的服務費用或是傭金。
3、渠道中有眾多的渠道成員,廠家的業務人員,是第一渠道成員。
廠家為什麼要找經銷商
不是廠家不會做市場做生意,之所以找經銷商合作,無非是利用經銷商已有人力,物力,儲運,資金,銷售網路,運作 經驗 ,社會關系等等資源,減少廠家自己的成本而已。 渠道的組建形式:
1、完全廠家自建渠道,例如在各區域市場設置具備直營資質的分公司,開設直屬零售終端,或與當地零售商直接合作。
2、完全依託經銷商建立渠道,讓經銷商來負責建立二級分銷商,以及與零售商之間的銷售渠道。
3、廠家自建和與經銷商合作同步進行的混合模式,某些市場(例如廠家所在地或是重要市場)由廠家自己直營,而其他區域則放出來,讓經銷商去做。
廠家對渠道建設的介入方式:
1、完全放手
只對經銷商有業績要求,經銷商如何去建立下一級渠道,廠家基本不管。
2、提供輔助
出於廠家自身的市場建設目的考慮,廠家會投入人力物力,協助經銷商進行下級渠道的建設工作,並協助進行市場動銷工作,謂之“助銷”。
3、完全主導
廠家的產品,品牌,市場運營體系高度成熟,直接指揮市場運行,經銷商只是出錢出人,在配合層面執行幹活。
渠道組建的層級:
1、最簡單,就設立一個全國總經銷商
2、分區總經銷商,例如華北一個,東北一個,西北一個
3、設置省級總經銷商,一個經銷商就是一個省長
4、地級市級經銷商,比較主流的做法
5、縣級經銷商,這已經是比較深入的設置層級了,一般廠家在縣級也就設立個二級分銷什麼的。
渠道運行的機制:
產品利潤,在渠道成員中的分配機制。
渠道運行的基本工作形式:
溝通,渠道成員之間的溝通
渠道的加速模式:
1、多種形式的利潤模式
2、不斷增加力度的投入模式
3、差異化的運行或是利益模式
成功開發渠道新經銷商一:企業選擇代理商的優勢和劣勢
企業營銷作得好,肯定離不開一支通路能力強、終端運作扎實的經銷商隊伍。那麼企業選擇代理商的目的是什麼呢?
1:讓製造和營銷分流
企業負責打造良好的品牌載體。給予代理商合理的銷售政策。而代理商在企業整體品牌戰略的前提下來進行區域品牌運營,做好產品的分銷、品牌推廣、 售後服務等,共同操作市場。
2:降低企業風險,減少市場開發費用
選擇代理商共同操作市場可以減少機構的重復設置;利用代理商的銷售網路,減少 渠道建設費。廠家和 代理商是一個利益共同體,進場費、終端建設費、 促銷費、導購員工資等 其它 銷售費用可以和代理商進行費用分攤,減少企業的 市場開發費用。
3:戰略協同難度大。
廠家希望代理商多打款進貨,加強 渠道建設、少向廠家要費用;而代理商則希望 產品質量要最好、供貨價格要最低、 利潤要高、支持要大、風險要低。由於有的代理商的實力不夠、對廠家不忠誠或者是對廠家投入的精力不夠從而不執行廠家的銷售政策或者雙方的思路出現分岐。
4:利潤分配空間不足。
廠家和代理商都是一個獨立的經濟個體,都在追求自我的利潤最大化,隨著市場競爭激烈和渠道格局的改變,導致市場開發費用增大,利潤空間減小,從而導致利潤分配空間不足廠商矛盾重重。下面我談談如何成功的選擇好渠道代理商。
二:知己:
1:了解 企業戰略 :
只有了解企業的戰略,企業的背景和資金實力情況下你對才對企業有歸屬感,才能富有激情的把你的企業背景和銷售政策說給他聽,他也會被你的熱情所感染,作為經銷商代理你的產品才會心裡有底。,俗話說“要銷售產品,首先把自己推銷出去”。
2了解產品知識、市場定位及市場開發思路。
你要知道你公司開發市場的思路市場定位,產品檔次,性價比 ,產品的生產工藝,性能配置,使用 方法 等。以免和代理商交談時出現尷尬。
3了解自己公司銷售政策
1)經銷區域
2)銷售任務
3)付款方式(包括運費)
4)推廣力度(包括鋪底 廣告 和促銷)
5)售後服務(退換貨)
6)銷售政策(包括年終返點)
7)質量和價格
了解了公司的銷售政策才能做好市場的布局,合理的簽定銷售區域和任務。
三:知彼
大的經銷商不是選出來的,而是競爭出來的。銷售人員要經常站在經銷商的角度來看待這些問題。對企業來說,找到一個適合的經銷商是比較困難的事。經銷商商不願意為一個知名度低的品牌承擔開拓市場的風險。
1:經銷商是一個獨立的、以實現自己的目標為最高職能、可以自由地制定政策而不受他人干涉的 市場營銷 機構;而不是公司僱傭的銷售鏈中的一環。公司的政策和要求要是符合他的利益的,他就會積極地去執行;要是對他沒有利益的,他就不會積極去執行。
2:經銷商首先是根據市場的需求來進行營銷活動,然後再顧及到公司的要求。經銷商積極賣的產品一定是顧客願意買的產品,而不是公司要他賣的產品。
3:經銷商不是僅僅經營一個公司的產品。所以他不能把所有的資源和精力放在一邊。
4:經銷商的資源、實力和經營管理能力有限。所以他有一些行為會達不到公司的要求。
四:優秀代理商具備的條件和選擇代理商的標准
衡量優秀代理商的標准很多,但總的標准只有一條:在特定的時期內適合與企業合
作的 代理商就是優秀代理商。選擇他們時我們要注意優秀代理商所具備的特點。
1:代理商的 經營理念能夠和廠家高度統一。能夠充分認識和理解廠家的 企業 文化 、
產品定位,企業中長期的發展戰略、區域 市場銷售目標及市場運作方案;能夠切實執行廠家的各項銷售政策。
2:具有開發市場所需要的資金
代理商擁有足夠的資金,能夠滿足廠家的 市場開發需求,進行市場投入,按照廠家的要求配備相關的人力資源、車輛、倉庫。進入區域市場內各類渠道、進行 品牌推廣、准備充足的貨源。
3:具備和市場相匹配的銷售網路
代理商的銷售網路能夠覆蓋整個 區域市場,各類渠道橫向和縱向有機結合。擁有強大的批發渠道和零售渠道;渠道的深度和寬度能夠充分滿足廠家的要求,減少廠家的網路建設費用;能夠迅速滲透整個市場,提高市場佔有率和鋪貨率,實現對整個區域市場的深耕細作。
4:完善的 售後服務體系
售後服務的好壞直接影響著品牌的生命力,而現在的大多數企業都把售後服務交給 代理商來做。因此一個優秀的 代理商應具有良好的售後服務意識,把 售後服務當成一項長期的戰略,組建一支專業的 售後服務隊伍解決區域內的 售後服務問題。
但具備了這四個特點的代理商都是資金實力雄厚往往是行業裡面的領袖,這是我們首先尋找的目標。但這類客戶往往對廠家銷售政策要求苛刻,而且他手中有很多品牌,往往不會把你的產品放在重要位置上的這點你要有充分的認識。有一種情況是往往做的相關聯的產業,現在剛想進入本行業。這一類客戶是我們也是選擇的目標,他現在雖然剛進入該行業但他在其他的行業是有許多網路的。還有一種情況是,沒有資金但有先進的經營理念,這一種情況往往是進入這個行業不久,要麼以前給其他的經商商打工的,要麼是廠家的銷售人員現在自己開店了,這類人很有想法但就缺資金,如果廠家支持力度大找這種經銷商也是一種選擇。最後一種情況是經銷商給你說的一句話就是,我先打的款試試。這不是選擇的目標。
經銷商和代理商之間有什麼區別一、經銷與代理的概念:
經銷的概念:
經銷,一般是指經銷商與生產廠家或供貨商達成協議,在規定的期限和地域內購銷指定的商品。在經銷情形,供貨商和經銷商之間是一種買賣關系。從法律關繫上講,供貨商和經銷商之間是本人對本人的關系,經銷商是以自己的名義購進貨物,在規定的區域內轉售時,也是以自己的名義進行,貨價漲落等經營風險要由經銷商自己承擔。一般而言,經銷可以分為一般經銷與獨家經銷。在獨家經銷情形,一般會規定經銷商最低交易數量、不得經銷相競爭的其他供貨商產品等。
代理的概念:
代理,指被代理人或委託人授予代理商以“銷售商品的代理權”,在銷售代理許可權內代理商代理委託人搜集訂單、銷售以及辦理銷售有關事務。代理與經銷在合同關系的連續性和長期性、銷售區域的固定性、交易量限制、對惡性競爭的限制等方面均有相同之處,所以在實際業務中,有的人會錯誤地將代理與經銷混為一談。對於代理而言,則可分為總代理、區域與分品牌代理、總代理自己建立的省級分公司等。代理商的建立,可以分擔廠商的風險,使廠商與代理商共同拉動市場從而降低廠商的經營風險。
二、經銷與代理的區別:
1、商品所有權不同,代理只是在買賣雙方之間起到媒介作用,組成交易,從中賺取傭金。而經銷指對所經營的商品有產權的獨立經營。
2、利潤獲取方式不同,前者是加價銷售,獲得經營利潤.後者按照規定價格售賣,賺取傭金也就是所謂的提成。
3、經營許可權也有所不同,前者可以經營多品種——甚至經營競品,後者經營品類較少,一般不經營競爭品牌。
至此,代理商和經銷商分別指的是什麼呢?代理商和經銷商的區別有哪些呢?通過我的以上介紹,相信大家都已經心中有數,其實,不管是代理商還是經銷商,都是時代的產物,大家完全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進行選擇!
猜你喜歡:
1. 發展代理商的渠道
2. 影響渠道經銷商的發展因素是什麼
3. 企業如何做渠道規劃
4. 子公司如何管理經銷商
5. 經銷商管理的心得和體會
6. 渠道建設的方法有哪些
7. 經銷商管理心得3篇
8. 經銷商營銷方案範文
『叄』 代理商怎樣打開自己的市場
不斷提出新產品,才能使企業實驗永續經營和可持續發展。但實踐表明,大約五分之三的新品上市慘遭敗績。有沒有什麼辦法能幫助新品跨過這道「生死關」呢?
法則一:讓牛口渴
俗話說:「牛不喝水別按頭」。面對毫無知名度的新產品,「牛」(消費者)一般情況下是不會主動「喝水」的。這時,企業不可能去主動「喝水」的。這時,企業不可能去「按頭」,強迫其「喝水」,怎麼辦?精明的企業往往想方設法先讓牛口渴,是牛自發地產生喝水慾望。這樣,不必強迫,牛自然會喝你的水。
怎樣才能讓牛口渴?(1)培訓。例如家用電腦,許多人不會操作,也就覺得買不買無所謂。而一旦廠家先對他們進行培訓,是其學會基本操作,明白各種「滋味」而上癮,購買就是遲早的事了。(2)派送。免費贈送樣品,讓消費者親身體驗到新品的妙處,是最生動有力的促銷方式。所謂「百聞不如一見,百見不如一驗(實驗、試用)」。(3)示範。示範是把樣品擺在公共場所,由廠家促銷員示範給消費者看,也可以鼓勵客戶親自操作。若企業沒有雄厚資金去大搞派發活動,可以通過這一方式達到目的。(4)以舊兌新。讓消費者拿著舊產品來折價兌換新產品,既解決了廢舊品回收利用問題,又能達到「讓牛口渴」的目的。(5)先使用後付款。有條件和信譽保證的話,這到不失為一種兩全其美的辦法。而且,消費者一般認為敢於「先用後買」的,應該是質量過硬的信得過產品。這無疑增加了新品的說服力。
法則二:消費也有「跳槽成本」
從消費會計學原理的角度來分析,消費者決定購買新產品時,是要付出「跳槽成本」,因為從老產品「跳槽」到新產品,顧客需要付出下列轉購成本(物質的或精神的):老產品的報廢棄用成本、新產品的購買成本、新老產品之間過渡對接的費用成本、擔心新產品質量及信譽的心理負擔成本等等。
所以,新產品上市絕不是簡單的工作,它是一個新老兼顧的復雜工程。如果只為了新品之考慮,而不顧老產品的「善後問題」,導致新產品與老產品之間的嚴重沖突和排斥。那麼,就會大大增加消費者的跳槽成本,會令消費者對新產品望而生畏,不敢輕易下決心。
法則三:把握「生死時速」
新品的市場推廣速度,在傳統經濟里只是一個重要的因素,但在當今的新經濟時代中,它已經成為決定新品上市生死成敗的「生死時速」。比爾.蓋茨在《未來之路》中肯定地說:「過去,資金、技術、資源等決定著企業的成敗;而展望未來,速度將成為最關鍵的因素 ....」連銥星公司這種才大氣粗的企業,雖由摩托羅拉等恐龍級企業擔綱承辦,但由於思想保守、決策拖拉、行動緩慢,也逃不脫「生死時速」法則的無情淘汰。
國內比較典型的例子是VCD。當時,第一家研製生產VCD的廠家是安徽萬燕公司,惜乎它沒有注重產品的上市速度,只落得個「無可奈何花落去,沒有相識燕(生產)出來」的可憐結局。與之相反的是愛多掌握了生死時速,迅速崛起,一躍成為當時獨步天下的VCD霸主。雖然愛多後來因為其他原因倒下了,但不容置疑,它在新品上市營銷方面是十分成功的。
企業在新品上市時,切記,過去的那種「蝸牛跑萬米」式的觀念和速度,已經不合乎新經濟的要求了。只有抓住時機,先快速「飛天」,上市成功後再「軟著陸」,才有可能「笑傲商湖」。
法則四:好名行天下
在營銷策劃業界,有句話叫「好名行天下,凡名做不大,差名去死吧」,說的正是這個道理。試看:同是補血品,為什麼只有紅桃K成了超級名牌?同時婦女保健品,為什麼太太口服液一炮打響,且「長銷」不衰?同是PDA,為什麼商務通後來居上、力挫群雄?同是教育軟體,為什麼翰林匯備受歡迎?如此等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它們的「名」好。
的確如此,一個好名稱,能起到倍乘效應,使廣告宣傳和市場推廣取得若干倍的效果。比如,某餐飲企業的一種菜餚使用雞掌(爪)、豬掌(蹄)、牛掌(腳)等動物下肢做成的,以前總是打不響、無人問津,為什麼?因為它的名字不好。後經策劃,取名為「降龍十八掌」,重新包裝上市,結果極短的時間內就大獲成功。
法則五:先打雷再下雨
新品上市之前,預計展開宣傳攻勢,能為上市成功打下良好的基礎。在當今供大於求的市場「滯脹」時代,銷售就是「存在即被感知」——顧客只相信、購買他們所「感知」(見到、聽說)的產品。不論產品多麼優秀,如果不善於廣告宣傳,沒被顧客「感知」,還是很難銷售出東西,就等於「不存在」。那種「先上市再慢慢宣傳」的想法和做法,都已經落伍成舊石器時代的生意經了。縱觀所有成功的新品上市案例,會發現無一不是先打雷後下雨的。
先期的宣傳,能預先告知消費者,讓他們較詳盡地了解新品的有關信息,激發消費慾望,培育市場需求。同時,廣告所帶來的知名度、美譽度和吸引力,能夠說服經銷商,增強他們的經銷熱情和信心、利於通路的順利構建。
『肆』 怎樣才能做好市場營銷
怎樣做到這一點?筆者從事營銷行業6年有餘,瑾送營銷行業正迷茫的人或准備升級的人們一句話:「如果想在營銷行業發展的更好、走的更遠,那麼請記住,你所負責的市場一定要像養孩子一樣慎重! 案例:在農村,有一對夫婦,養了三個孩子,三個孩子的年齡都差不多,老大、老二、老三準備同時入學,可是面對臨的問題是,家庭條件比較差,經濟條件只能供得起一個孩子上學,另外兩個孩子呆家裡,等再長大一點後,幫助做家務。夫婦倆,一直在商量,到底讓老幾上學?最後出了一道題,等一年以後再決定讓誰上學?辦法是:「夫婦倆借高利貸讓三個孩子一起上學,一年以後,夫婦倆的答案出來了,決定讓老三上學!原因有以下三點,在一年的上學中,三個孩子表現出來不同的性格,同時結合農村的俗語:「三歲看老」,夫婦倆看到和總結了第一個讓老三上學的理由,老大每天按時按點的上學,在教室里也很聽話,但每次考試成績都在班裡排名靠後;老二每天上學,不是睡覺,就是看童話小書本,每次考試成績在班級排名在中間;老三呢,每天上學,不是在路上玩到遲到,就是提前早退,要麼是在班級搗亂,老師天天都很頭痛,但是,每次考試成績在班級排名都是前幾名!夫婦倆認為,老三頭腦靈活,適合上學,以後也適合在社會上發展! 最終,夫婦倆這個設這個賭局,賭對了,在以過30年後,老三成立了一家自已的公司,而且贏利也非常好,老三為了報答大哥和二哥放棄學業和父母一塊供自已上學(實際上,老三不知道這是夫婦倆做的一生的賭注),將大哥安排在公司負責倉庫管理,而且為了大哥知識上的不足,給大哥配了一個助理;給二哥投資一些錢,在家鄉開了一個小飯館! 上面這個案例,是發生在我農村鄰居家庭的一個真實故事!從這個案例中,我總結出幾點,那麼延伸到我們做市場上來說,作為一個有思想的營銷人員,就是要做到以下幾點:「 一、首先看手裡有多少資源 不管是銷售經理、城市經理、營銷主管還是基層的營銷人員,一個市場交給你後,如何讓市場在三個月、半年後銷量有所提升?來證明自已的價值,那麼你首先要看你自已手裡掌控著多少資源?就像上面那個案例所說,夫婦倆的錢不多,只有供一個孩子上學的錢!那麼作為營銷人員,接手一個市場後,要看看當前手裡有多少資源來運作這個市場,正常來說,每個企業在每個市場投入的資源是有限的,但是,市場既然交到你手裡,如何使用有限的資源?當然資源與銷量是掛鉤的,沒有一個老闆做賠錢的生意!以奶粉市場為例:接受一個市場後,看當前銷量是多少?當前公司給的資源如:商超費用、推廣費用、人力費用、促銷品配備的費用各是多少?如果這些費用能滿足當前市場需求,還算良性,但是據經驗而論,90%的市場都是感覺資源根本不夠,但是公司還在要銷量,怎麼辦?這是大部分營銷人員剛接手一個市場面臨的較棘手的問題,第一步肯定是與上級商討,談判,但最終的結果大都是:「費用不可能再追加了,要追加也只能等銷量增長後再追加」!即要要銷量,又不給費用,就像上面那個案例一樣,必須要養孩子上學,但就是沒錢!那麼既然是這樣,只能往下走了,也就是要選擇什麼樣的市場來作為重點投資的市場,而且投資後必須要見效益,長銷量?也就是怎樣有效整合這些有限的資源? 二、選准什麼樣的市場作為投資點? 作為一名職業和營銷人員,面對市場困境,不可能想到去逃避,如果逃避的話,到那個公司也幹不成,更成長不了!只有一個辦法,就是有效整合資源?營銷書上,企業管理的書上,天天都叫著說要整合資源?別天天談空話,究竟怎樣來整合?這就和上面那個案例一樣,就這么多錢,不可能供三個孩子都上學,只能供一個孩子上學,那麼如何選擇讓老幾上學?夫婦倆用了一年的考察時間。但是作為市場來講,不可能等一年,一個月都等不了,市場問題爭需處理。怎麼快速有效來判斷把這有效的費用投入那幾個市場才是至關重要的?大多人判斷的依據是給營銷人員開會,讓他們說說那些市場可以作為重點投資的市場,但這種效果,很多時候不湊效!原因有二:第一,如果下面有幾個區域市場,還是先以一個地區為例吧,一個地區下面管著幾個縣城,每個縣城都有各自的營銷人員,而各個市場的營銷人員都想讓自已的市場作為重點投資的市場,所以,各自為利,不會顧全大局,所以很難判斷;第二、很多營銷人員在一個市場呆了兩年了、甚至更長,這么久了,市場都沒做起來,現在要在三個月內銷量提升到某一個指標上,他們根本不信,同時,還可能在會議上給你潑冷水,也不利於團結呀。鑒於這兩種情形,開會可以,但是只做為判斷的素材,而不能做為判斷的依據!那麼有效的方法是什麼? 1、看下公司的報表 我們還以奶粉市場為例,正常來講,市場的人口多,自然市場的容量也大,這是顯而易見的;所以,要看公司做這個市場前,或是公司在運作市場後基礎報表數據,需要看的是:人口、該市場調研出的總櫃台數,各個櫃台容量是多少?各個櫃台對我產品來講,主要競品是那兩家?各個櫃台競品銷量是多少(占總容量的多少)?這些數據看完後,會做一個最基本的判斷結果就是,那個市場容量大?是否能作為投資來運作這個市場?這只是一個表面現象,還需要第二步,就是走訪市場! 2、親自走訪下市場(最准確、務實的判斷依據) 親自走訪市場一個最務實判斷方法,通過市場的走訪,可得出: A 各櫃台數據的真實性(特別是櫃台容量、競品銷量) B 現有人員的工作狀態 C 主競品的銷量在整個市場的佔比是多少?特別是第一品牌、第二品牌的銷量佔比是多少?這個直接決定著是否在這個市場投資?為什麼?因為,就奶粉來說,如果第一、第二品牌的銷量如果占總容量的50%以上,那麼,肯定不能在這個市場作為投資點,否則會死的很慘! D 各櫃台老闆對我品的認識度有多高?如果沒有一點認識度,重新來啟動的話,很費力,3個月以後不一定見效果,這種市場也不能作為投資點! 3、和客戶再溝通 通過對市場的走訪、基本上可以判斷出在那個市場上投資來大幹一場了,但是還是需要和客戶進行深入的溝通,最重要是讓客戶認可你的想法,認為你這樣想是很有道理的,為什麼這樣說?這裡面還有一些客觀的因素在裡面,如:如果一個市場的商超結賬周期很長或是一直拖著,既是量再大,客戶也不願意供貨;因此,和客戶進行客觀、務實的溝能,一是讓他覺得你有誠意;二是讓他完全認可你的想法才能有效的配合,因為再好做的市場,客戶不配合,所有的方案等於一張白紙! 4、最終確定投資那個市場? 確定最終投資的市場至少有幾下優勢: A、當前,三到五個競品在該市場的銷量較平均、暫時沒有形成壟斷性銷量; B、該市場的店老闆們對我品牌有一定的認識度或認識度雖然不高,但是也不排斥; C、該市場的商超或是櫃台,在結賬上問題上,在代理商的承受范圍之內,客戶願意有暢性供貸; D、當前,該市場的營銷人員工作狀態還行,只是需要引導,或是人員編織上夠用,沒有大的缺口! 三、拿出務實的行銷方案(至少是一個月的) 像上面的案例一樣,最終決定讓老二上學,但是如果不能給老二合理的管控,那麼,最終花這個錢也有可能落空,所以市場確定後,需要拿出務實的行銷方案,怎樣來做這個務實的行銷方案: 1、再次開會:客戶、營銷人員、該市場的終端導購員、針對該市場的所有櫃台,進行逐個討論;最終確立那些櫃台是我們第一批要重點支持的櫃台? 2、將第一批要打造的重點櫃台確立後,拿出促銷活動方案,一定要標注,這次促銷活動做多久?正常來說,先做一星期使用一下,通過發現問題,再糾錯,整改! 3、確定合適的人選來跟蹤這次促銷活動,如何來跟蹤? A、做氣勢:由負責這次活動的一位或幾位營銷人員,對該活動的所有內容,進行現場培訓、對櫃台老闆講解清楚這次活動的目的?總之,動員大會,先把氣勢做上去! B、 每天日匯報,三天一討論,及時整改不足之處,或是處理事先未想到的突發事件! 四、跟蹤花錢的過程! 作為一名管理者、策劃者,既然所有東西都到位後,一定要跟蹤整個花錢的過程,如何來跟蹤? 1、每天匯總當日情況,主要是銷量、消費者的反應、各人員的工作狀態; 2、對於營銷人員反應出的問題,必須保證在24小時內給予回復,以保證人員的積極性與鬥志 3、每天和客戶(代理商)溝通關於當天情況並事先預料或做好第二天的准備工作(特別是重大的宣傳促銷活動); 4、一星期後,第一輪促銷活動做完後,開一次總結大會,對所有出現的問題或是第二輪促銷活動可能發生的問題做到防患於未然; 5、制定第二輪促銷活動方案,並根據實際情況,調整部分人員的工作職責; 五、共享經驗,變通運作市場�6�1 正常來講,一個市場,在經過一個月運作後,所有工作走入正常化規道,那麼第二個月、第三個月做起來會順暢,但是要注意,市場每天都在變化,要及時匯總下屬所反應的問題;就這樣日跟蹤、周總結、月匯總,那麼,三個月後市場、絕對有起色!
『伍』 如何做好總代理
以下為如何做好總代理的方法:
1、會市場定位,拆皮慧根據自己的產品,選擇合適的消費群體和目標握陸市場;
2、產品定價原則,不同產品定不同價格;
3、有一定的管理制度;
4、定時傳授一些經驗分享;
5、經營好團隊需要有廣大的人脈;
6、開辟出自己的市場;
7、做到讓顧客信任自己,認同自己等。旅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