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跟廠家代表談判有什麼技巧么
一、明確談判中的拉鋸點 1.產品價位和利潤空間。作為經銷商來說,與廠家之間最敏感的無疑就是價格和利潤空間了。多數經銷商選擇產品總是要選擇在同類、同等檔次的產品中價位較低的,但廠商雙方掌握的信息很可能是不對稱的,這就造成經銷商認為廠家太黑,出廠價太高,留給經銷商的操作空間太小;廠家認為經銷商沒素質,不懂產品,只知道找便宜貨賺足自己的腰包。 一方面,廠家不願意將成本向經銷商解釋。另一方面,經銷商以為廠家想讓自己賣高價產品。經銷商和廠家都從自己的利益出發,把對方想像成是貪婪的,導致談判價格拉鋸戰。 2.貨款問題。廠家為了規避風險,要求經銷商現款現貨;經銷商為了避免資金壓力和市場風險,要廠家賒銷或鋪貨。這樣雙方在貨款風險方面的對峙,往往構成廠商談判的障礙。 3.代理權變更。廠家受各種利益驅動,經銷商自身能力欠缺或過剩等,都有可能造成在關於代理權上的矛盾。廠家可能嫌經銷商不聽話想再找個聽話的,經銷商迅速膨脹也可能把廠家甩掉,還有一些人為的問題,比如說客戶關系處理不當。 4.人際關系。廠家的業務代表和經銷商之間的交往多,出現問題的幾率也較大。在經銷商與廠家打交道的過程中,可能會有很多的層級,業務員、片區經理、省區經理、大區經理、銷售公司經理和廠家老總等等,各個層級的利益點不同,考慮問題與行動自然也會有很多差異。經銷商和各個層面的關系如何,以及各方面關系如何調和,也是出現拉鋸點的原因。 5.「階段」問題。表面看廠商關系,主動權似乎完全在廠家,而實際上經銷商也在選擇廠家,廠商合作關系的確立是廠家與經銷商雙向選擇的結果,並不是廠家控盤的單向選擇。小品牌找大經銷商,肯定不會被商家重視,在產品推廣上不會受到「關愛」;小商家找大品牌,多半不能及時跟上產品的發展,落個半路被拋棄的下場。 二、談判中占據主動的技巧 1.理性考慮產品價格。在選擇產品時,經銷商不要盲目地比較產品的市場價格以及自己能從中賺多少錢。選擇產品時要綜合考慮產品的各項指標:價位、利潤空間、包裝、質量,以及廠家的各項支持措施等。通過綜合考慮,經銷商先對產品的價位和市場前景有個譜兒,到時候與廠家談價格也就有的放矢了。 2.合理解決貨款沖突。對於貨款方面的拉鋸戰,誰也別遷就誰,找個第三方來協調就可以解決,比如以擔當運輸的貨運部門為第三方,廠家和貨運交易貨款,經銷商也和貨運交易貨款,雙方之間完全沒有貨款交易,也就避免了沖突。 當廠家對市場的投入力度不大時,經銷商對市場的投放更要謹慎,不要在產品前程未卜時加大資金投入。代理產品之初不要太賣力氣,最好留一手,比如說上個月你銷1萬元的貨,這個月你可以銷3萬元,別那麼賣命,做到1.5萬元就夠了,使銷售額保持在一個穩定增長的勢頭上,讓廠家看到希望,給予你足夠的重視和支持。 4.長遠考慮雙方關系。在人際關系方面,應該本著「生意場上,有錢大家賺」的原則。在生活方面,對幫助你運作市場的廠家業務代表多加關照是應該的,但關系再好也不能跟他合夥搞一些不正當的活動,比如聯合倒貨沖銷量等。一旦貪圖一時的利益,把柄被廠家抓到,就到了他們獅子大開口的索取或者威脅的時候,你就會很被動了。 5.以廠家為主體。廠家業務員的意見有時只代表他個人,並不一定能完全代表廠家。經銷商的合作對象是廠家,而不是某一個人,所以要盡量尋找機會,多與廠家的決策層溝通交流。一定要注意認企業不認個人,不要被廠家某個業務員所左右。 6.門當戶對。在選擇產品和廠家時,記住「最好的不一定是最適合的」,「門當戶對」才能「百年好合、天長地久」。 三、關於談判的深度思考 1.談判地位決定一切。廠商之間,誰的地位高,誰就掌握話語權。小廠家找上門來,經銷商可能愛理不理;對大廠家,經銷商可能親自找上門去,接受別人的愛理不理。 2.經銷商砝碼是什麼。經銷商與廠家討價還價,手中必須握有砝碼。不同時期,砝碼不一樣。早些年,旺鋪是經銷商手中的砝碼、二批就是經銷商手中的砝碼。現在,終端是經銷商手中的砝碼,盡管不少廠家一直嚷嚷要「決勝終端」,但現實教育了他們,還得靠經銷商來做終端。經銷商手中有談判的砝碼,可以在需要的時候「暗示」或者明明白白亮出來。但切忌以手中的砝碼去威脅廠家。 以前的經銷商大多數是全職全能的,廠家除了做大眾廣告外,把什麼都交給經銷商了。現在廠家對經銷商普遍實行「嵌入式」管理,已經不再需要全能經銷商,現在最需要的是具備有限服務職能的經銷商。有的廠家僅僅借用經銷商的資金完成進貨就行了;有的廠家僅僅借用經銷商的分銷能力,經銷商承擔配送中心的職能;有的廠家採用「借殼經銷」的方式,借用經銷商招牌,由廠家獨立做市場藉以降低稅費;有的廠家只希望經銷商做終端;有的廠家只希望經銷商做零售店;有的廠家只希望經銷商做小批發。 4.充分了解廠家。成功的討價還價建立在知己知彼的基礎之上,經銷商至少應該知道廠家下列各項內容: 各級銷售經理、業務經理的許可權。一般來說,級別越高,許可權越大。不要向業務員提他不可能承諾的條件。 摸清廠家給其他經銷商的許可權,然後要求享受同等許可權。摸清廠家對經銷商的「底線」和「最高要求」。千萬不要提超出底線的條件和做超出底線的事,那意味著談判破裂;也盡可能不要滿足廠家的「最高要求」,那意味著自己吃虧。
② 銷售中什麼叫做回款方法是什麼
回款是一種資金流動形式,也是銷售中的一種業務模式。商家通過先銷售後收款的方式提高銷量,通過催繳回款用於再生產或投資,以實現第二次銷售業務。回款通常屬於流動資金的一種,開展回款業務對賣方的資金要求較大,風險較高,易造成資金鏈斷裂。如加入承付、保兌、保險等第三方信用支持,則風險大大降低。
回款是指有些企業是以代銷的形式銷售商品,銷售商品並不立即結款,而是打欠條,以後定期結款,業務員拿回來的錢就叫回款。或者企業銷售商品直接結回來的錢也可叫回款。
(2)廠方代表如何跟代理商要回款擴展閱讀:
回款方法-限量發貨法
通過對貨物的限量供應,迫使客戶妥協進行回款,從事過葯品銷售的同仁對醫葯公司的回款都深有同感,就是門難進款難結,筆者在葯品行業工作期間同樣也遇到這樣的情況,在給一醫葯公司供貨期間,雖然該醫葯公司貨物需求量較大但接款時卻很困難,要麼老總不在、要麼資金緊張,總之理由很多、就是不回款。
為了解決這一矛盾,同時還要保持關系,不能緊張。在該公司後期要貨時,對部分暢銷產品您要多少都答應。但在實際操作中採取限量供貨的方法要10件只給5件,同時對其的的零售點採取獎勵辦法鼓勵其多銷該產品。這樣,一方面終端總是要貨而另一方面庫房貨總是供不上,一來二去老總知道了就問原因。筆者告訴老總該公司欠了多少款,我們公司已發出風險警告,所以供貨量就減少了,同時也扣發了我的工資,最終回款問題得到解決。
③ 如何和經銷商談判
如何和經銷商談判
在區域市場實戰中,銷售人員如何在與經銷商的首次談判或者見面中,留下深刻的印象或者談判首戰成功呢?下文,我為大家整理了如何和經銷商談判,歡迎借鑒參考。
一、談判前的准備
大家都知道,選擇經銷商最困難的工作是如何促成經銷商的合作意願,但在這一環節上很多業務人員缺乏足夠的重視和充分的准備。在鎖定經銷商候選人目標之後,只簡單把公司的產品、政策向對方介紹一遍,怎麼會輕易取得成功。
所以,在區域市場實戰中找准攻擊的目標固然重要,但如何花最少的代價佔領陣地更重要—贏得初始談判的勝利?如何在消除初次合作中目標客戶不信任品牌、懷疑產品質量、質疑銷售保障、擔憂廠家服務等情況? 這時,營銷人員要根據自己企業的實際情況,針對經銷商最感興趣與敏感的話題,做好充分的素材、話術准備和演練,然後對經銷商進行談判、煽動。相對那種簡單直白的把公司政策講一遍的做法、前者往往會收到意想不到的好效果。這就告訴我們銷售人員在與經銷商談判前,首先要做到知己、知彼、知市場、知競品,才能輕松取得首戰必勝。
那麼,我們來看看知己、知彼、知市場、知競品的內容主要表現在哪些方面。
1、知己:
就是充分了解自身的企業情況、產品情況、政策情況、市場策略、營銷扶持培訓等。 如企業榮譽、企業實力、產品品種組合、價格與返利政策、渠道模式、銷售人員的布署、營銷推廣計劃、促銷品計劃、廣告計劃、客戶培訓等內容。讓客戶感覺企業市場營銷方案系統與合理,增強可信度。
2、知彼
經營情況(品牌、資金實力、主營業務、銷售能力、營銷意識、促銷能力商圈地位等);人脈關系(與所經營品牌的廠商關系、社會關系、團購網路等);個人信息(性格、愛好、禁忌、生日)進行整理,綜合分析,找出談判突破口。根據掌握的信息和談判的目的,分析權衡雙方利益,准備三套談判時雙方所能接受的備用方案。
3、知市場
當地人口數,行政區劃,收入水平,當地支柱產業;有多少個批發市場,多少個終端,分布在哪裡,各個批發市場的貨物流向所在(有的批發市場專走外埠、有的批發市場專覆蓋市區); 大約有多少零店、超市、酒店、進店費等渠道費用的大致情況;當地其他市場特點(如:有幾個購買力極強的大家屬區、大單位等)。讓經銷商感受到自己的專業性。
4、知競品:
充分掌握主要競爭品牌的產品包裝、價格、功能賣點、銷售利潤情況;了解競品哪個渠道銷量最好、哪個渠道最差?哪個渠道尚有空白?了解競爭品牌哪個產品品項賣的最好和最差?了解競爭品牌採取的什麼助銷模式,派駐有多少人駐守在這里?有沒有設辦事處、分公司?他們已經直接拜訪到哪一層通路?充分把握競爭品牌優劣勢,找到支撐本品成功上市的著力點、抓住切入機會,打動經銷商的心。
所以,銷售人員在與經銷商談判只有做好了充分准備工作,做到知己、知彼、知市場、知競品等,拿出一份系統的廠商合作方案,這樣才能讓經銷商真正的折服,心情愉悅的和你達成交易。
二、創造良好的第一印象
區域市場的客戶大多都文化素質基本不是怎麼特別高,自我保護意識也較強,這種特徵決定了第一次交往的時候,在客戶心裡建立起踏實可信的形象是比較關鍵的。
很多銷售人員在和客戶第一次交往的時候,因為太善於表達而不知不覺地給對方造成“這個人不太誠實”的印象,還有的銷售人員在第一次拜訪客戶的時穿著過於光鮮,而給客戶留下了不是美麗的距離。這些現象都是人之常情,人們總習慣拿對方跟自己的經驗相比較,並以外貌、服裝等為基準,對對方產生一種感觀上的認識。如果給客戶造成錯覺的話,就很難修正在客戶心中的第一印象。即使能修正過來,也要花費很長時間,很大力氣。所以,在進行第一次談判准備中,要想創造良好的第一印象,需要根據客戶的情況來量身定做一次完美的亮相。如客戶是比較“大哥”式江湖味濃厚的類型,在首次亮相的過程中就需要給客戶以“夠義氣”的印象。
案例:
王建為畢業於某名牌大學的MBA,被某公司聘為營銷幹部儲備人才。根據某公司的要求曉凱必須先從市場一線開始學習,根據公司領導的指示,他首先要做的工作便是到區域市場開發三個以上的成功網點。王建見到來接自己的公司負責M市銷售工作的李經理後,便擺出一副專家和領導的樣子開始給李經理說教開了,礙於禮貌和工作職責王經理給王建大概的介紹了一下當地市場的情況之後便不快的離去了。王建滿懷信心的去拜訪甲經銷商,甲經銷商接過名片一看上邊除了常規的電話、姓名、公司名稱、職務而外,還有一個MBA的字樣。再經過寒暄之後曉凱就開始大談將來中國營銷發展的模式及甲經銷商應如何改進觀念等。聽了不到一分鍾甲經銷商就開始面呈赤色,便托詞說有急事溜走了。王建就這樣結束了第一次客戶拜訪,之後王建打了好幾次電話打算再約甲老闆談判但都被對方以各種借口拒絕了。三個月過去了王建沒能實現領導給的開發五個有效網點的任務。
從王建的失敗案例可以看出在首次拜訪客戶的過程中,由於其自身沒有因地因人的制定完美的第一次亮相,給客戶留下了糟糕的第一印象,導致了與客戶再次溝通的障礙,最終失去了與客戶坐下來談的機會。創造一個好的第一印象是每一個營銷人員都必修的課,在拜訪客戶之前應先了解一些對方基本的信息,然後根據其喜好設定首次亮相的形式,這也是獲得首次談判成功的關鍵。
三、談判的把握
一個成功銷售人員在談判過程中,必須要充分把握談判過程中一些細節,有張有弛與客戶溝通談判,消除對方的疑慮,破解對方的“圈套”。那麼,作為一個銷售人員究竟應該如何作呢?
1、 熱情大方、不卑不亢,給客戶留下較好的第一印象。
2、 鼓勵客戶談一下自己的創業史、公司發展的現狀、對當地市場的看法,一般大多數經銷商談起自己的“當年勇”都會滔滔不絕,在這個過程中既能拉進與客戶的關系,同時也能更全面地掌握該客戶的第一手資料,以及找出該客戶對於新產品的需求是哪一方面,從而有針對性的介紹產品的賣點(不同的客戶對於新產品的需求是不一樣的:有的想找一個高利潤的產品以提高成熟渠道的贏利;有的是想彌補產品組合的缺陷;有的是想借新產品開發新渠道等等)。
3、根據客戶的需求來介紹產品的'賣點和競爭優勢。一般來說能夠引起經銷商關注的因素主要表現在四個方面:
⑴、 經銷商認為產品不錯,能夠輕松打開銷路,減少經營風險。
⑵、 經銷商認為經營該產品能夠輕松賺錢,且利潤不錯,很有經營價值。
⑶、 經銷商認為公司營銷思路恰與自己的需求不謀而合,相見恨晚。
⑷、經銷商能帶給他除利潤之外的收益(如:培訓、網路擴張等)。
4、打消客戶的初級顧慮:一般來說經銷商的抗風險能力不是那麼強,很多的經銷商都是從個體戶發展而來,掙的都是血汗錢,對銷售新產品都很慎重。他們一般會先考慮經營風險,才考慮賺錢,而且喜歡和大企業合作,總想把自己經營的風險讓廠家來承擔。一般來說,經銷商的顧慮主要有以下幾點:
⑴、產品質量怎麼樣,是不是正規企業生產的產品。
⑵、快消品一般都有保質期,好不好賣還不知道,滯銷了怎麼辦,過期了怎麼辦?
貨源是否穩定,市場服務是否能跟得上,要是產品賣完了供應跟不上怎麼辦?
⑶、廠方的信譽怎麼樣,打完款會不會按時發貨,承諾的費用到時是否能兌現?
這時就要看業務員的前期准備是否充分了:
①、 出示“三證”、“經銷協議”等相關的銷售資料,說明我們是正規生產企業。
②、品嘗法——讓客戶親自品嘗,用產品質量打動客戶。
③、事先說明是否負責調換貨及退貨。
④、跟客戶介紹企業的歷史、發展現狀、成功的樣板市場、信譽度,以及可持續發展的經營實力。
5、應付客戶的討價還價:一般經銷商對新產品感興趣以後,就會開始想辦法從廠方爭取到更多的費用支持和資源,常見的話題一般有以下幾種:
⑴、廠家的的廣告投放力度。
⑵、可否鋪貨延期結算,
⑶、損耗產品及過期產品的處理。
⑷、 賣場費用的承擔問題。
⑸、獨家經營問題。
⑹、促銷費用支持。
⑺、有無人員支持。
只要是能想得到的費用或者好處,經銷商都忘不了跟你糾纏一番,可謂是“毫釐必爭”啊。可是,客戶如果跟你討價還價了,那麼就說明他已經對產品動心了。此時,你不要認為客戶是無理取鬧,一定要沉住氣,這時就要看你的談判技巧了。針對客戶提出的一些過分要求,只用一句話就可以全部擋下了——羊毛出在羊身上!
6、確認談判目標
“爬了一輩子樓梯到頂後才知道樓梯靠錯了牆”這個觀點告訴我們確立一個正確的目標,然後在正確目標的驅使下以正確的方法才能達成最終的目標,如在錯誤目標的指導下,即使有正確方法也只會是差之毫釐、謬以千里。正確的目標分解是談判順利推進的前提,瞄準目標、看透問題點、找對方法是我們談判高效化的主要核心,現就針對區域市場談判的實際情況做如下目標細分:
序號 客戶目標 客戶關注點 談判目標
1 爭取區域總經銷權權 總經銷權是否能放給自己,范圍是多大?業代是否有權決定?廠家的要求? 客戶有多少網路?能否上量?各種銷售活動的配合能力? 力爭符合廠家的區域代理商要求,實現首期回款
2 要求獨家經銷 能否保證在本區域市場獨家經銷,以獲取較好的支持 能否滿足搶占市場份額的需求 如客戶在當地市場擁有絕對的佔有量,可獨家經營,反之則要達到讓客戶經營但不獨家經營
3 給予一定額度的鋪貨 是否能保證一定額度的鋪貨 鋪貨後能否實現快速銷售? 首先保證不鋪貨,如確實需要就要協調好鋪貨的額度及對其的任務控制
4 自身擴張的需求 能否提供更大的支持實現自我市場擴張,是否能保證市場秩序的良性運轉 可以進入,但需簽署市場管控協議
5 只追求單台利潤 每一單銷售能賺多少錢? 不能上量,進入但需要在同市場引入競爭對手
7、找尋共同利益基礎
找到談判雙方的共同利益基礎是什麼?各自可能堅持的部分和可以讓步的部分是什麼?最好將其劃分為幾個台階,並制訂好底線,預計好每一個台階所能獲取的籌碼。
8、找尋雙方可接受方案
根據制定好的談判各階段的重點,分析可能出現的沖突,分析沖突的真正原因然後制定針對性的解決方案,方案一定是雙方都可以接受的。
三、促成談判應具備的意識
區域市場經銷商有其自身的特點,在首次談判中重點需要從細節入手建立客戶的安全感,談判的過程中須根據其特點和核心利益點構建每一個談判沖突的解決方案。談判的階段不同關注的點也不同,故談判要緊抓每一個關鍵點,了解分歧的真正原因,才能為下一次的成功找到換取最大勝利的籌碼。要想獲得首次談判的成功營銷人員還必須具有以下的意識:
說好每一句話:怎麼開場?在談判的過程中如何把握好節奏?談判出現沖突的時候如何及時迴旋?如何讓步?如何逼對手讓步?說好每一句話才能保證順利達成談判目標。
細節決定成敗:注意談判環境的營造,談判資料的准備,談判參與人員的確定等。如筆者經常看到這樣的現象,一些業務代表踏進客戶辦公室也不看旁邊是否有競爭對手的人或者是其他就開始談判。
鬥智斗勇:談判的過程是“施”與“舍”,“合作”與“沖突”的過程,是互惠的但不一定平等,不一定平等但一定公平。所以談判的人要有鬥智斗勇的意識。
注意總結:談判每一個階段結束後都需要進行對改階段進行總結,哪些是雙方能達成共識的?哪些是對方能再次讓步的?那些是自己可以讓步的?進行充分的總結後,在對下一階段談判的成功提交可行型方案從而最終實現談判的目標。
四、談判的解析
1、區域市場首戰談判技巧模擬
筆者在實際工作中常常看到,營銷人員在進行新客戶談判之前因為沒有做好充分的准備和模擬演練,往往是三個回合就敗下陣來。究其根源在於營銷人員在進行客戶拜訪之前沒能將准備的資料在實戰模擬中靈活運用,如筆者曾見一營銷人在與客戶的首次談判中,在合作方式、進貨數量、促銷支持等方面都達成了一致,剛打算簽協議這時客戶提出降價是否補差的問題,該營銷人員的臉上浮現出了驚訝的表情,顯然他沒有料到客戶會問這個問題,談判的結果也不言而喻。如何取得首次談判的成功關鍵在於將准備的資料靈活運用,達到爐火純青的程度。
新客戶談判常見表現形式及應對方案對應表
序號 客戶表現 客戶托詞 應對方案
1
懷疑品牌 品牌在當地市場沒有地位(沒聽過,沒拉力) 企業宣傳,品牌宣傳,行業形勢分析;善於借勢,利用其他經銷商的客情和資源。
2
懷疑產品 產品質量怎麼樣(產品好不好賣),服務能不能保障 專業的產品講解,公司的技術、實力宣講;利用其他經銷商口碑傳播及公司獲得的技術證據。
3
銷售擔憂 能不能保證我獨家做?產品有問題能不能先退?旺季結束後能不能退貨?降價補不補差? 缺少安全感看重單台利潤,故詳細講解公司產品管理制度,市場管控協議,售後服務政策,有利的銷售政策;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與競爭對手對比分析。
4
討價還價 我出款20萬,能不能給我展櫃、門頭、促銷、促銷員?型號買斷操作,能不能給追加一個點的返利? 講解公司政策,利潤來自於銷量;巧妙包裝,手裡留餌;設好底線,迂迴補償。
5
對比拖延 你看××品牌的支持力度比你們大,我在想想看 將自己優勢與客戶所說的××品牌進行綜合對比,以己長比其短;採用激將或借力定決心(如:請上一級領導或其朋友與對方面談促成合作)等方法。
五、談判沖突破解
區域市場開發的過程中業代在信息的搜集、分析、整合到對象的選定做了大量的工作,可往往在首次談判的過程中會遇到對方突然發難讓談判陷入僵局,還可能陷入純粹單相思的尷尬境地,如何才能做到談判的效益最大化呢? 下面提供幾種破解談判沖突的小技巧。
1、突出安全
對於經銷商,由於其自身的特點決定了對安全感的需求,所以在與其進行首次談判的時候需假移借位,提前預測經銷商在談判過程中可能出現的憂慮,並搶先說出經銷商的憂慮。這種談判技巧首先從心理上就佔了上風,
2、一心二用
市場調研階段結束後在選擇對象的時候,在進行嚴格的篩選鎖定一個對象的同時,需找2個對象作為候補,一方面可以增加談判的砝碼,另一方面可以避免談判失敗後一無所獲。
3、 剛柔相濟
在談判程中,談判者的態度既不過分強硬,也不可過於軟弱,前者容易刺傷對方,導致雙方關系破裂,後者則容易受制於人,而採取“剛柔相濟”的策略比較奏效。談判中有人充當“紅臉”角色,持強硬立場,有人扮演“白臉”角色,取溫和態度。“紅臉”是獅子大開口,大刀闊斧地直捅對方敏感部位,不留情面,爭得面紅耳赤也不讓步。“白臉”則態度和藹,語言溫和,處處留有餘地,一旦出現僵局,便於從中斡旋挽回。
4、拖延迴旋
在貿易談判中,有時會遇到一種態度強硬、咄咄逼人的對手,他們以各種方式表現其居高臨下。對於這類談判者,採取拖延交戰、虛與周旋的策略往往十分有效,即通過許多回合的拉鋸戰, 使趾高氣揚的談判者感到疲勞生厭,逐漸喪失銳氣,同時使自己的談判地位從被動中扭轉過來,等對手精疲力竭的時候再反守為攻。
5、留有餘地
在談判中,如果對方向你提出某項要求,即使你能全部滿足,也不必馬上和盤托出你的答復,而是先答應其大部分要求,留有餘地,以備討價還價之用。
6、以退為進
讓對方先開口說話,表明所有的要求,我方耐心聽完後,抓住其破綻,再發起進攻,迫其就範。有時在局部問題上可首先做出讓步,以換取對方在重大問題上的讓步。
7、利而誘之
根據談判對手的情況,投其所好,施以小恩小惠,促其讓步或最終達成協議。請客吃飯、觀光旅遊、饋贈禮品等雖然是社會生活中的家常便飯,但實際上是在向對方傳遞友好訊號,是一種微妙的潤滑劑。
;④ 一個銷售整了一個靠譜的單子,想找一個代理商過一下單,應該如何跟代理商談呢給代理商多少過單費合適呢
首先說明一下,我本人就是一個代理商,代理了好幾個品牌,行業經驗10年,以上是分割線。。。。。。這個事我用代理商的思維分析一下哈,第一點,先說意向,如果是我代理的品牌廠家找到我,說有一個單子,我肯定是感興趣的,兩個方面,一個是銷售,一個是利潤,就算沒有利潤只有個銷售也是好的。第二點,再說怎麼分成,這個取決於我目前的銷售體量和你這個單子的體量,如果你的單子對於我的銷售額影響很大,不賺錢走個量也是可以的,如果只是個小單子,我這邊肯定就要談分成了,這個都可以談,可以按照利潤比例也可以按照絕對值也可以一口價,如果10萬的單子,利潤是1萬,怎麼著也要給我個2到3千吧,如果100萬的單子,利潤10萬,給我個1萬我也可以接受,也就是說我忙活一大頓怎麼也得有個功夫錢吧,利潤少的話至少給個20%,利潤大的,至少1萬起,具體比例和金額你自己把握,錢永遠沒有一個人賺的,大家都得有搞頭。第三,怎麼接觸。聽你的情況你應該是廠方,畢竟有公職在身,還要吃這碗飯,所以建議找個中間人,熟悉這個行業的,比如說別的廠家的,或者別的區域的代理商朋友,去找這個代理商貿易一下,建議你不要露頭,哪怕分出去一部分利益,沒那麼復雜,有錢賺大家不會往外推的,這個年頭誰手裡有單子才是王道,希望能幫到你!